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跨学科的学习,对其原则和路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融合的影响进行科学的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跨学科的研究,并非刻意去寻求跨学科的发展,而是在必要的情况下,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相关的扩展、迁移,将其它学科的知识技能、思维视角融入到跨领域。
一、时事与地理
在教授《祖国的心脏》这门课时,可以让同学们首先回顾一下2008年八月八日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同学们在课堂上查阅相关的材料,尽量多地了解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老师讲道:“北京是祖国的都城,是国家的政治、文化、对外交流的枢纽,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民所向往的,今天我们就来听讲《祖国的心脏》吧。”这样既能巩固当前的热点,又能凸显教材的重点,又能使同学们对北京的热爱和情感。
二、语文和地理
例如,“四月红花落,寺里桃花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一点,我们的老师和同学都很熟悉。这首诗,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通过对“地理学”的描述,将“地理学”的意境引入到“地势”与“气象”之间的联系,使抽象的概念更加直观,从而使学生对“地球”的运行过程进行更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同时也能激发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天气时间:用下面的句子概括,便于学生学习,便于记忆。“打湿了衣衫,打湿了杏花,杨柳风不冷。”“黄梅时节,家家户户都在下雨,青蛙在青草池塘里”(夏天);“望万山红,千山万水。”“一夜春风,千树梨花开”的例子比比皆是,老师的知识渊博,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上,就能更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
三、如何进行跨学科的教学?创造适当的教学环境
教学情景是具体的场域、场域、道具等环境,具有明显的预设性、针对性和现实性,教师和学生通过具体的“境”进行教学和学习。地理环境是一种非常现实的东西,它能够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学习是一个人在与环境的持续交互中,不断地解决问题,创造出新的意义。环境并不是测试你掌握某一学科的知识和技巧,而是一种学科观念、思维方式和探索能力的逐步形成,以及学科知识和技巧的不断建构。”多学科教学与情景相结合,能给学生带来生动、动态、逼真甚至是真实的现场体验,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对地理知识的全面提升。
参见以下“地形地势特征”的教学。老师:不久前,我的一位同事在新疆的支教回来了。他是从我们这里乘公交车去徐州,然后沿陇海铁路,一路往西。学生们,你猜他是怎么看待中国的地形地貌的?(设定讲故事的情景,让学生能有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选择熟悉的人的体验,增强生活的真实性,使学生更容易进入环境;故事的生动程度依赖于说话者的语言基础、交际技巧和表达技巧。)猜测,就是“道听途说”,或者是背诵。学生的视角是有限的)。老师:我的同事们说,一开始,到处都是熟悉的乡村,最多也就是一座小山,或者是一座小山,上面长满了茂密的树木,河面几乎和岸边齐平,野鸭和水禽时隐时现,我的故乡,再见了。徐州,离开徐州,景色就完全不同了,远处的山越来越多,风也越来越大,温度也越来越低,列车的两侧也越来越宽敞,有的人则是越山越岭。老师:各位同学,根据我刚才的叙述,我们国家的地形从东西到东的变化是怎样的?这片土地的特征是什么?(教学情景是以问题为主导的,它担负着传达教育方向,完成教育目的的重要任务。教师的问题与教学目的紧密相关,反映了地理学科的本体论。)推荐使用以下方法表达自己的认识:1.画图。用简单的线条表现中国的地貌特征。(运用基础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巧,科学直观地呈现地理现象。)2.导游语。把我们美丽的中国献给外国人。(这是一种以感性的方式,将地理知识的真实表达出来,并创造出有趣的东西,让学生们去探索中国的地貌特征。)3.用简短的文字总结归纳。(这是一种对地理现象的直接描述和表达。)4.从东到西选取有代表性的城市或省份。(这是对具体方法的指引,通过选择典型来表现地理认识,使其具有明显的地理学科性。)整体课程以地理学为主线,对其它科目进行适当的涉猎,使学生在地理知识方面的全面发展。在综合活动环境中,学生将会自觉、无意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进行各种活动,使各方面的知识融为一体。上述的例子表明,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融入到课堂活动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被感染,从而全方位地发展他们的综合素质、人格和素质。
作者设计了一项以“我的国家与世界”为主题的综合活动,其内容包括:
1.组织、讨论活动计划。(这是对学生组织和策划能力的一种考验。)
2.按项目进行分工,收集资料,充分认识中国在国际上的份量,并从地理学的视角来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与其它国家或地区的差距。(测试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和工具获取、加工和提炼信息的能力。从人文、自然科学等多方面全方位、立体地描绘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理位置。)
四、结语
总之,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纳入到地理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积极性,并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起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不同的思考习惯和能力,从而逐步建立起各个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培养和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和创造力,是值得在地理教学中大力推广的。地理学的跨学科整合是没有固定规律的,我们要照着做,不能拘泥于一端。只要坚持以地理为中心,做到适度,适时,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初级初中地理第一册至第四册教参.
[2]初中政史地.2010,(3-12).
[3]初中政史地.2012,(2-8).
[4]刘新民.核心素养之我见[J].地理教育,2020(01).
[5]刘桃.初中地理与其它学科融合教学刍议[J].地理教育,2020(13).
[6]陈彩霞,朱雪梅.跨学科教学视阈下的教师角色意识[J].江苏教育,2020(51):7-9.
[7]朱雪梅,张延福,陈冉.新时代背景下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的趋向思考[J].地理教育,2020(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