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前预见性护理对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
摘要: 目的:分析对于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运用预见性护理对于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儿童运用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则运用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儿童接种不良反应率为5.00%,对照组为23.33%,且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8.26±1.17)分,对照组为(90.04±0.26)分,且P<0.05。结论:通过对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运用预见性护理,有利于预防儿童的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且有助于提升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通过接种百白破疫苗能够有效预防百日咳、破伤风与白喉疾病,主要的接种对象为3个月~6周岁的婴幼儿。然而儿童在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如注射局部红肿、硬结以及发热等,对于儿童的舒适度产生较大影响,与此同时也不利于改善护患关系,甚至可能诱发护患纠纷[1]。因此加强接种儿童的科学护理干预来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以下将探究通过对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开展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在预防不良反应发生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120名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依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分组,即观察组:60名,男/女:31/29;年龄3个月~1.5岁,均值为(5.2±0.2)个月。对照组:60名,男/女:28/32;年龄3个月~1.5岁,均值为(5.1±0.4)个月。2组临床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儿童运用常规护理,即儿童在接种前需要询问其近况,并严格依据无菌原则与疫苗接种的操作规范来为儿童进行疫苗接种,并在儿童接种结束后叮嘱家长对儿童进行密切观察,若30分钟后儿童无异常反应则可离院;对于儿童接种后发生的局部红肿和硬结等情况可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同期观察组则运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有:(1)接种前护理:制定儿童疫苗接种的护理计划方案,结合既往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对于儿童疫苗接种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并分析产生原因,从而制定具有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在接种之前,需要完善相关药品与设备的准备工作,例如需要准备退热剂、糖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等药物,还需准备吸氧气等,便于给予接种儿童对症护理。同时,在疫苗接种前还应与儿童及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特别是要向家长讲解关于百白破疫苗接种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接种后可能出现的身体发热、应激以及局部红肿等不良反应情况,从而确保儿童与家长能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2)接种过程中护理:接种时应合理选择接种部位,通常可选取患儿臀部为注射部位并保持垂直进针,在疫苗注射后需要持续按压一至两分钟。对于多次注射的儿童,则需要选择儿童的双臀来进行交替注射,避免出现局部硬结情况,而对疫苗药效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在接种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儿童的心理护理,保持温和的态度以及轻柔的语言,同时确保动作的和缓和轻柔,充分给于儿童鼓励和安慰,尽快取得儿童的信任感,从而帮助缓解儿童接种过程中的紧张害怕等不良情绪;(3)接种后护理:结束接种后,还需要对儿童及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同时加强健康知识宣教,使儿童与家长对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有科学正确的认知。叮嘱儿童家长做好儿童接种后的观察,若接种后出现局部应激疼痛以及红肿等现象需要及时做好患儿家长的解释工作,告知其该现象为接种后的正常反应,需加强儿童的密切监测,特别是要注意观察患儿体温情况以及红肿的面积是否继续扩大等,若症状加重需及早回院接受诊治,并叮嘱患儿家长勿给儿童食用辛辣、生冷的刺激性食物等。除此之外,还需综合运用宣传栏以及宣传资料发放等多种途径,来加强儿童家长的疫苗接种健康知识指导,使其了解接种后的活动、饮食和卫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从而预防儿童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

1.3评价标准

(1)比较2组疫苗接种儿童出现的发热、硬结以及局部红肿等不良反应情况。(2)运用问卷法对于2组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主要的调查内容有护士的服务态度、操作水平、不良反应预防等,满分为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涉及数据以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以(x̄±s)描述,组间数据t、χ2检验,P<0.05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儿童接种不良反应率对比

观察组儿童接种不良反应率为5.00%,对照组为23.33%,且P<0.05。

微信图片_20250226131946.png

2.2儿童家长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儿童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8.26±1.17)分,对照组为(90.04±0.26)分,且P<0.05。

3讨论

百日咳以及破伤风等疾病均是比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儿童感染此类疾病容易造成发育迟缓以及智力受损,对于儿童健康成长及生命安全均产生严重威胁。目前百白破疫苗接种是预防儿童患此类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然而接种后儿童可能出现发热、硬结以及红肿等不良反应情况[2]-[3]。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的运用,能够对儿童在疫苗接种期间可能发生的相关不良反应情况进行预见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分别在儿童疫苗接种前、接种过程中和接种后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4]。从本次的比较结果来看,观察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该组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预见性护理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百白破疫苗接种儿童的总体护理价值,可有效降低儿童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率。

综上所述,通过对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运用预见性护理,有利于预防儿童的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且有助于提升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扬.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及护理[J].健康之友,2019,26(22):230.

[2]安蒙.护理干预降低儿童免疫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1):195.

[3]吴珊珊.儿童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J].饮食保健,2019,6(31):137-138.

[4]王文聪,孟晓慧,李永红.儿童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2):122.

作者简介: 陈思思(1981-11),女,汉,江苏新沂,职称:主管护师,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预防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