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主要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根据每组不同的情况,设置相应的教学任务,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能够把体育基础较差和体育基础好的同学同时兼顾起来。这种教学方式对体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体育分层教学的概述。
1、什么是分层教学。分层教育就是教师根据不同学生制定的不同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教师了解不同的性格特点、能力水平划分小组。教师根据这一条件,将能力相同的学生,或者有共同爱好的学生划分到一起,尽量不要让学生自动结组,有一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这一过程中难免自尊心受挫,导致学生讨厌上体育课。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划分小组,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2、分层教学法作用。分层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缓解学生在其他科目中所产生的压力感,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放松学生的心情,能够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很好地展现,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充分体现出来。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分层模式应用。
1、改变传统教学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思想与观念,有助于其在教学中分层模式的应用。在教育大改革背景下,教师也在逐渐地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新教学观念的催化剂就是分层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以学生作为主导,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来辅助学生的教育观念,以往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作为主体,学生在上课时,总是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学生为了早点解散,不得不应付我们亲爱的教师。学生本身学习压力大,体育课上又得不到身心的解放,身心俱疲,对体育课程何其厌倦,所以教师一定要改变教育观念,给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一个机会。
2、初中体育教学方案中教学过程的分层设计。初中生的体育教学活动必须与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相适应,并采用激励方式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举例来说,以羽毛球为例,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最高层次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进行高难度技术的指导和训练,并增加羽毛球训练的时间和难度,帮助学生掌握更为优秀的发球、扣球等技巧。中间层次的学生,让学生两两组队,掌握不同角度的发球以及接球的技巧,提升学生肢体协调能力以及羽毛球运动轨迹判断的能力。最低层次的学生,让学生观摩其他两个层次学生的练习,并着重练习发球技巧,增强对羽毛球的熟悉程度,并采取适当的练习。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能够让学生找到更为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因材施教。教师应根据学生特长和能力对学生进行安排,不能用大众的方法来让所有学生跟随,你不能让一个身高不占优势的学生去练习打篮球,那矮个子学生一定会自尊心受挫,从而讨厌体育课,尤其是现代社会环境下,父母对孩子的娇生惯养,学生弱不禁风。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长,根据每一个人的特长与爱好,针对性训练,让身高占优势,并且爱好打篮球的孩子,去打篮球;让身体灵活的并且喜欢乒乓球的去打乒乓球;让下半身力量大的去踢足球……例如:就比如踢足球,踢足球的孩子还得划分,踢得好的,自由训练,那些踢得不太好的,教师教授他们踢球的基本要领,告诉他们,如何才能更上一层楼,那些完全不懂的,教师在教育时候,要比前两种人更要用心,在叫他们时候要保护这些孩子的自尊心,教师只需要教授他们动作要领,如何在不犯规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这样才会让现代学生更好地适应课程安排。
4、创办体育比赛项目。教师在进行分层训练的情况下,开展不同项目的比赛,教师可以把学生选择学习的不同项目内容进行划分,然后制订计划,每一周举办一次不同项目比赛,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学生学习体育项目第二个星期后,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竞赛,然后设置奖励和惩罚措施,增加比赛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乒乓球一段时间,然后开展相关比赛,里面有不同模式的比赛“乒乓球单打、乒乓球混合双打,花样乒乓球,”这种不同形式的乒乓球比赛,当然奖励也不一样,比赛输的人接受惩罚。通过创办体育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让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5、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只会让学生先进行热身活动,然后在学校的准备活动中,教师都是看着学生先围着操场慢跑两圈,再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做热身操。在这样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时间久了,学生就会感到比较枯燥和乏味,最终导致其不愿意进行热身运动,以至于对体育课失去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采取创新的教学方式,在学生进行准备活动时,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来进行热身活动。例如,教师可以添加一些锻炼学生全身肌肉的运动,然后在当中增加一些有趣的动作,通过趣味性来吸引学生参与锻炼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原有的绕操场跑步改成奔跑类的游戏,让学生能够在进行游戏的同时做好准备活动。这样可以为学生学习后面的教学内容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也可以增加学生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兴趣。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会在体育当中进行学习,慢慢地融入和参加到体育活动当中,体会到体育课堂上的教育意义.
6、建立体育分层评价模式.教师在以往教学中,对待素质好的学生过分宠爱,而那些在体育中比较劣势的,教师的批评也比较多。学生能力有高低之分,评分系统不能让差生和尖子生相比。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不同的评分系统,要看到学生的进步,而不是用老师的标准来评价进步学生。分层评价能够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帮助他们认清自身存在的优势与劣势,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升。在其评价的主要标准并不是单一的体育成绩,而是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综合表现。对于综合素质较为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激励评价,提升该层次学生的拼搏精神和竞争意识,激励他们向着更高的层次前进。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当采用肯定评价,对该层次学生的体育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他们在练习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他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对于综合素质较为不足的学生,教师要采用表扬评价,对本层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综合素质较差,运动兴趣不足,采用不同评价方法对他们在练习活动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能够提升他们的自信,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初中体育教师不应当单单只进行运用基础技能的教授和培训,还应当对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在初中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运用分层教学模式,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运用不同的、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从而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同时,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跟随时代的脚步,及时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和核心素养,让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应柯忠. 初中体育课实施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9.
[2] 郭桂梅. 论初中体育如何开展分层教学[J]. 速读(上旬), 2019, 000(00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