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中的水污染治理措施研讨
DOI: 10.12721/ccn.2023.157081, PDF, 下载: 125  浏览: 1342 
作者: ​邸胜娟
作者单位:
关键词: 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措施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方式日趋城镇化。但卫生设施的配套不足,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畜牧养殖缺乏约束和引导等,导致农村水环境污染程度也在不断加剧。近年来,“双碳目标”战略背景下,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黑臭水体治理、水环境治理等一系列工程项目的推进铺开,使水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控制并有所改善。但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环保意识不足、缺少维护资金和专业技术人员、治理工作脱离农村实际等各种问题,部分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流于形式,偏离水环境污染治理的初衷。

引言

水环境是指在自然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广泛分布于大地、河流甚至空气当中,可以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产生直接和间接作用的水体,对于城市水环境的治理工作千头万绪,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十四五”当中对于水环境治理应着重于生态的保护性修复和污染治理,最终实现“人水和谐”的工作目标,获得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针对当下我国城市水环境实际情况来看,其污染问题比较严重,甚至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阻碍之一。

1目前我国城市水污染分析

我国城市水污染主要来源可以分为如下方面:

生活污染。在日常生活当中,居民会因为生活的需要而消耗大量水资源,并伴随产生一些生活污水,如清洁用水等,经过排水系统进行排放。在此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容易导致一系列相关问题。例如,居民每日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如塑料制品、厨余垃圾、废旧电池等,如果这些物质进入河流、湖泊、海洋、地下水内,经过时间的积累,最终造成水环境的严重污染。

工业污染。工业生产、加工制造过程中,会排放出工业废气和工业废水。例如,在很多燃料的燃烧过程中会向大气释放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铅、汞等的污染物,这些物质在进入大气后伴随降雨继续污染水环境。有部分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将未处理的污水违规排放,会严重污染水环境。

农业污染。近年来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以此满足居民不断上涨的需求。在种植过程中会使用农药化肥等物质提升生产效率,但同时也会给土地环境带来负担,并使地下水质量进一步发生恶化。如某年降雨量较小或虫害严重,则采取增加化学物质满足作物生长需求。长此以往,水质污染将不可避免。

2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和污染控制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2.1贯彻落实水污染管理责任制

城市污水处理工作全面开展或提升之前需要有与之对应的具体规划措施,为了有的放矢的对不完善的方面进行改进,需要由相关部门主导安排专业人员对城市污水处理涉及的场所、区域进行现场考察,并结合收集的数据进行仔细论证,以便于做出正确的治理决策。与此同时,应当对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和重点任务等进行明确,使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能和其他种类污水、雨水处理系统进行有机融合、协调运作。另外,在实施城市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对于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也不能放松,水环境的综合整治需要有与之匹配的科学的组织管理和统筹协调机制。在此期间,还应当与涉及城市管理有关的其他各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如与城管、环保、规划、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以大幅降低水污染事故的发生概率。最后,为了确保城市水环境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应当加强相关工作的监管力度,对城市水污染排放、水污染治理等进行实施监督。进行有关城市水环境专项整治或相关工程建设时,应经过审计、招标等措施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提升工程品质,推动城市的生态建设和治理。

2.2坚持长期维护,重视生态修复

农村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需要长期的政策引导、技术支持和群众参与,不是单一的一次性工程。建设完成后,需要长期专业的管理与维护,以达到污染治理的效益最大化。例如污水收集管网需要定期巡查及维护,及时发现管网破损情况并及时更换维修,因农村污水量较少,污水中携带的悬浮物容易沉淀淤积,造成排水不畅,应及时进行清掏;污水处理设施应配置日常运维人员,定期巡检设施运行情况,及时更换设备,系统运行出现故障时及时通知专业人员维修;生态处理设施每年应定期收割功能性植物并及时外运,避免因植物腐败导致氮磷超标,二次污染水质;垃圾收集及转运设施应由专人进行负责,定时运送垃圾,维护转运车辆等。水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后,后期的生态修复工作尤为重要,生态修复是水环境恢复自净能力的重要措施。河道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河道基本形态保持、河道基底及岸坡修复、河道缓冲带构建、河道生物多样性修复及河道水质净化等。湖泊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湖滨带基底修复、湖滨带群落配置及相关的景观设计。生态修复技术并不承担污水处理的功能,其生态修复应从全河(湖)出发,重点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质净化、水土保持与护岸等生态功能,同时兼顾景观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修复完成后还应对工程区基底修复设施、湖滨植物群落进行相应的维护。

2.3加强污染源综合整治

强化监督,落实责任,全力推动水污染防控工作。要在城区建立起水污染防控工作一层抓上一级,层层抓实施的良性局面。区水污染防控办可以设立督查组、暗访组和考核组,通过自查与考察、明查与暗访、监督与考核有机地结合的方式,对各单位水污染防控职责和能力履行状况考核评价。要对城区水环境质量的状况进行监控,对各县区水环境保护管理的难题一对一监督分析。积极组织实施专项活动,与环境、公安、工商等有关单位制定了各项工作措施计划,并通过联合行动方式,对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等一批水环境热点区域突击检查,深入做好水污染专项活动,有效严厉打击了水污染违法活动。

2.4 改进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城市污水处置方法主要包括了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置,在具体的集中处理开放式的选择方面,必须根据各个城市各自的实际情况而加以调整选择。例如,若人口较为稠密区域适合于集中处理方式,若污水处理区较为散乱而无法建立收集体系,则可选择以分区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方式。在污水处理方法的选用上,最佳的方法是集中式处理过程与扩散处理过程的最有效组合。根据不同的区域经济、水质条件和排污标准,要比较灵活的选用污水处理工艺,在经济能力较强时也可选用排污条件更佳的处理工艺。至于新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在选择水处理技术上,则要参照过去先进的技术经验来选用,由于SBR技术较为简单,具备见效快、消除有机物速度较快等优点,在合流型工程方案中特别适宜,更有利于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改造。

结语

水环境的污染控制与治理工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工程,而是涵盖源头控制、过程治理、末端修复的系统污染治理工程,体现了“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五位一体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对策,包括了法律法规、政策机制、技术工艺、运营维护及生态修复各个方面,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最终达到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云南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征求意见稿),2019.

[2]黄英.云南省水环境状况及问题分析[J].人民长江,2002,33(7):23-24.

[3]侯娟,赵祥华,吴学灿,赖丹.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与形势分析[J].环境科学导刊,2020,39(6):6.

[4]赵祥华,侯娟,袁跃云,等.云南省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导刊,2016,35(3):74-79.

[5]刘会枝.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与控制[J].河南农业,2011(12):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