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水质检测技术探究
DOI: 10.12721/ccn.2023.157083, PDF, 下载: 120  浏览: 1343 
作者: ​徐雯雯
作者单位: ​淄博安瑞水质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环境水质;检测技术;水质检测
摘要: 伴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水资源的保护意识也逐渐加强,只有合理的使用水资源,才能保证水资源对于社会经济以及人类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水质检测可以提供精准的检测数据以及科学的技术支持,为相关的环保执法提供有效的证明,可以对环境监督起到促进作用。

引言

生活饮用水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质量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联系,对于生活饮用水的检测,可以直观的提升生活饮用水的质量,本篇文章对生活饮用水的质量检测的因素、生活饮用水的质量检测和质量管理的措施、水的质量检测设备、生活用水的检测团队的建设、水质的评价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相应的参考与借鉴。

1、水质检测技术在水环境保护中产生的作用

传统的水质检测技术无法让相关的工作人员实时了解水环境,这也就导致了相关的技术人员不能根据水的环境因素进行快速的判断。因为不能够实时的了解水环境的情况,就可能导致对水资源的管理工作或对于水资源的治理方针无法高效实施,现在的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可以连续的传回水环境的质量数据,对于以往的监控有着更高的准确性,并且可以将各个技术应用其中,这样不再是单独的对特定的参数进行监控,可以对水质的多项参数进行判断监控,而且相关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将这些数据通过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归类分析,进而上传至数据库中,这样也可以提高检测的效率,数据库中的数据还可以在监测中心进行集中的管理和判断,不仅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提高了工作效率。进行水环境的检测和治理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很繁琐,而且步骤很复杂,主要包括了水样的采集、运输、检验等方面。种种因素导致了资源的支出较大,自动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的减少人力和物力,当计算机获得水样本后,可以自动进行检测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水质检测工作的成本,与此同时计算机所产生的误差也会比人为计算所产生的误差小,检测工作的精准性和参考性都得到了提升。

2、环境水质检测技术分析

2.1物理分析技术

对环境水质检测的物理特性进行分析,可以分为几种方式,对水样进行物理影响和不进行物理影响形成对照分析方式。当水样受到物理影响时,可以通过加热、通电、照明等方式进行处理。经过处理后,可以通过分析样品的影响因素来获得物体的物理参数。利用这种物理分析方法检测和分析水质,只能实现定量和半定量的分析方法,没有办法对其内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

2.2高光谱分析技术

就我国当前的技术而言,较为常见的是高光谱分析技术。这种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通过环境与资源遥感卫星对水质的环境检测数据进行获取,然后将这些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得到更加系统的数据信息。水色高光谱遥感和高光遥感模型的建立对水质监测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数据采集和建模的方式,可以在大范围内实时监测和分析水中的微生物和污染物。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水污染发现以及进行控制。

2.3荧光分析技术

一般而言,我们也会通过荧光分析技术来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在对荧光进行分析的时候,大部分都会有一定的前提。分析荧光是否能够产生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点就是是分子结构中有一个共轭结构,它能够吸收激发的光;第二点就是存在更高的吸收水平,即由吸收激发光的荧光物质发射的荧光物质的量子数与吸收激发量子数的比值大。目前,分子荧光方法主要有荧光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荧光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法。原子荧光的基本原理是将待测物质的元素雾化后,在特定波长的激发光源作用下,使原子蒸气从低能态变为高能态。同时,特征波长的荧光被释放。通过检测释放的荧光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的基础是荧光的波长,而定量分析的基础则是荧光的强度。该方法具有样品体积小、干扰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水环境中的重金属检测。

2.4离子色谱检验技术

该技术主要用于测量雨、饮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氯离子,溴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使用离子交换原理,通过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可以连续观察负离子。通过树脂交换关系,基于树脂中离子亲和力的差异分离离子。当在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发生树脂反应时,形成的酸性碳酸盐具有强导电性。具有导电性的仪器用于检测氧在水中的溶解。同时,结合合理的稀释方法降低阴离子浓度;使用标准漂洗溶液稀释高浓度的有机酸。

2.5化学分析技术

环境水质检测中的化学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比色法、容量法和重量法,通过水质中的化学反应所产生的颜色变化、酸碱度变化、浑浊度等现象,再根据化学反应的公式来对水样中的物质的量或者浓度进行推导。化学分析方法相比于物理分析方法的精度更高,而且可以重复的进行操作,局限性比较小。但是化学分析方法进行的过程中会应用到一些反应试剂,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化学分析方法对于实验室的环境要求更加的苛刻,而且成本也比物理分析方法要高。

3、环境水质检测控制措施

3.1提高对检测仪器的管理

在检测中所需要使用的检测设备,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证设备不会出现问题,防止因为设备的问题影响到检验的结果,管理设备的人员也要加强对设备的管理,除此之外,在进行设备存放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周围的环境对于仪器精度的影响,尽可能的保证设备在灰尘比较少的地方进行存放, 而且还要定期的对一些结构原件进行清洁,对于一些灵敏度比较高的设备,在进行维护的时候,也要防止和其核心的原件进行接触,防止出现误差。

3.2严格控制水质检测样品

对于取样的过程检测部门要对其严格的控制,特别是对检验对象和检验的方法进行监控,要保证样品的质量。检测人员进行检测的过程要严格的遵守检测规范,保证各种影响因素不会影响样品,关注细节以此来提升检测程序的规范性,控制检测的环境,严格的落实检测工作的程序。进行检测的部门还要注意对样品的保存环节,根据实际的情况酌情选择样品保存的方法,检测人员还要对样品进行详细的编制,对样品的检测结果要记录详细,并且妥善保存,合理的保存样品防止变质。

3.3加快实验室建设步伐,提高检测效率

 我国的企业数量急剧增加,而相关的水污染检测实验室数量却没有显著增加。即使我们竭尽全力,也很难满足实际需求。它只能推迟一段时间,为错误的生活留下乘数。另一方面,大多数实验室都选择了过时且效率低下的检测设备。为此,我们应该加快建设步伐,建立更多的水检测实验室,同时做好检测方法,更新检测设备,提高检测效率,以满足实际需求。

结束语:

有效的水质检测可以客观地提供水质相关数据,为相关部门采取环保措施提供有效依据。虽然中国在环保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水污染依然存在,危害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因此,加强水质检测的应用,提高水资源的环保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聂学操,赵晓燕.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探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17):55-56.

[2]张小莹. 提高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及稳定性的有效技术研究[J]. 陕西水利,2021,(03):108+111.

[3]焦军军.环境水质监测的分析方法及意义[J].中国科技投资,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