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作用及意义
DOI: 10.12721/ccn.2023.157086, PDF, 下载: 127  浏览: 1252 
作者: 李丽莉
作者单位: 云南绿色环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关键词: 生态环境;环境保护
摘要: 当前阶段我国在政府的建设过程当中提倡服务型政府,这就使得政府的治理体系实效性得到了明显增强,进一步的改进了政府的治理能力,保障生态环境的工作也趋向于现代化的方向进行发展。所以应当不断的对环境监测方法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的增强整体的检测质量。最近几年由于人们对于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消耗,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更加严格。生态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当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和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我国未来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引言

生产和生活当中人们所生产的污染物数量逐渐增加,这就使得环境受到了多种不同程度上的破坏和影响,除了以上几点以外,环境污染所产生的事故也是频繁出现,对于环境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环境监测对于当前的生产生活过程当中人们的实际发展有着直接影响。监测数据可以用于对环境污染当中的总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这样就可以制定出更加良好的污染物转化方法,同时也可以提供较为重要的科学数据支撑。土壤和水资源以及大气环境都是监测的主要对象,其覆盖的面积和范围都相对更广。

1 生态环境监测的概念

根据实际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和排放实际情况而言,我们应当对其进行两种不同方式的监测。除了实际的监测环节以外,其中还应当包括对样本的分析和收集,同时对于未来的预测和预防是相关工作的主要内容。其所面对的物体应当是多方面的,各种各样的,也包括了自然界当中的万事万物,例如地下水、土壤或大气层、海洋等多种不同的环境都应当进行全面的监测,各种地质如草原、冰川、河流等都应当全面进行,然而最接近我们活动的其实就是与人类居住环境相关的一些活动区域,例如城市环境和村庄环境,这对于人类的环境改良和发展以及监测预防都有着重要作用。

2 环境监测内涵及其作用

2.1 环境监测内涵

一般而言,所谓环境监测其简言之就是参照实际的监测标准,应用一些较为先进的检测方法,针对当前的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监测,重点对水资源环境大气的环境以及土壤环境和噪声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监测,对当前环境的状态考虑环境是否遭到了污染和破坏。环境监测的内容相对较为全面和清晰,主要就是对化学指标和物理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同时对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也应当进行适当的了解和监测,通过对实际环境的监测也可以通过更加科学的方式进行生态环境的管理。我们对环境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防止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和行为,在监测生态环境和相关变化的过程当中,应当重点防范出现人为破坏行为,这些恶意破坏的行为,会直接导致相关数据在收集过程当中出现错误或问题。精准的对环境监测数据的现场信息进行收集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当前的被监测环境信息可以制定出一个更加具有可行性且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根据检测到的相关样本结合被监测地区的实际生态环境情况做出更加综合且全面的评价,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2 生态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时的作用

2.2.1 为有关部门提供精确数据

通过对当前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我们能够为相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以及政府职能部门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支撑,这些具有真实价值的数据可以为未来的生态安全保护方案制定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数据真实性,比如在已经明确某一区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后,就应当判断这一区域所受到的污染程度是否满足一些较为严重的污染指标,一旦出现了这种超过标准的污染物及粉尘污染物排放情况的现象,我们应当将相关数据尽快的收集起来。而且这些数据应当保证其真实性和有效性,以这些数据作为根本的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撑,为日后在环境改善方面能够提供更加良好的可靠的相关依据。

2.2.2 为环境治理带来有力保障

结合当前的应用环境,在监测过程当中所体现出来的实际数据,我们应当对污染的数据进行精准的获取,同时应当对当前的现象进行分析和交叉对比,按照实际的污染物源头和污染物原因进行治理方案的制定和相关问题的解决,进一步的阻止和防止污染范围扩大。此外,使用环境监测能进一步了解环境变化状况,并结合具体措施有效展开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加强生态环境品质。

3 我国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环境监测标准更新不及时

我国现有的环境监测标准更新速度较为缓慢,难以有效制约污染排放,而且无法全面保护环境。在制定出环境监测标准之际,缺乏对于地区差异性问题的考虑,未曾重视经济发展水准,并且未融入环境治理技术,导致了后期实施的过程之中执行效果非常差。此外,个别监测的方法通常应用到实验室手工的监测技术,导致监测过程极其繁琐,而且耗费大量时间,数据实效性有待考察,极有可能在实验过程中导致“二次污染”。

3.2 缺乏开放性监测市场

在既往的环境监测工作执行过程中,通常应用“垂直化”管理方法,希望能通过这种方法保障监测数据公正性与科学性。然而,结合现有的形式来分析,环境主管部门关于环境监测市场的管理力度不佳,缺乏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存在市场中,导致环境监测事业发展受干扰。

4 环境监测应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有效措施

现阶段,省级以下的有关部门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已被提上工作日程,个别城市已展开试点工作。例如,在监测某一个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之时,通常由省级环保部门下发目标,制定方案,并统一负责管理。关于生态环境的质量,需要实现省级考核以及省级的监测。市级环境的监测机构还要参照上级环境监测机构中的指示按部就班地落实到环境质量的监测任务,市级环保局组织县级环境监测部门完成执法监测工作,通过加强工作改革,统筹解决环保监测机构环境监测问题,要求每一级的环境监测人员都要迅速改变观念,做好改革工作方案,落实本职工作。此外,省级环保部门要坚持“稳妥”原则,有序完善体制改革任务,以保障基层环保监测人员的日常工作有据可依,促使其不断开拓发展空间。专业部门应全方位强化监测人员能力及水准,结合具体情况为相关人员安排极具针对性的环境监测任务,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引导每一名专业人员参加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中。同时,要保障相关人员充分了解环境监测信息及理论,指导技术人员及时掌握法律法规以及计算机学、管理学知识,不断增强环境监测人员综合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生态环境的保护过程之中,环境监测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强化生态环境当中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到生态环境保护过程当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优化生态环境品质,为促进我国社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环境部门以及监测机构都应该意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以环境监测特点为重要依据,全面培养检测人员的能力以及素养,要求专业人员了解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及相关细则,为日后工作做好铺垫,致力于提高环境监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戴肖云.浅谈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27-28.

[2] 庾东明.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探讨[J].清洗世界,2019,35(10):77-78.

[3] 谢培.生态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探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