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工智能大环境对中职会计专业教育的影响
人工智能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模式被颠覆,教育的空间突破了学校、教室、图书馆、实训室等教学场所,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层出不穷,学习时间更灵活,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持续涌现。借助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能够实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调整教学计划提供参考,减少或避免一刀切的课程教学模式,同时还能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智能化推荐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料,提高教育水平和育人质量。智能化已成为当前会计发展的第三股驱动力,会计职业未来的进化方向就是复合型会计人才。因此,中职会计教育培养的会计人才,应从消极型转向积极型,从核算型转向复合型,从标准化转向智能化,从低附加值工作向高附加值工作转型。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满足当前就业环境的要求
学校与企业公司合作确实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但是对于中职会计专业来说,学校能够提供的企业数量和实习岗位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全部学生的需求。实践教学的开展主要是采取订单式的培养方式,让企业公司外派专家到签订订单班级进行经验授课,这样学生的覆盖率低,学生的实践学习成效不高,并且实践教学以案例为主,理论脱离实际。
2.校企合作教学深度不足,学生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但是在当前中职院校教学中,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并不深入,无法帮助学生进入企业中学习职业技能和从业经验。当前大部分中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仅仅处于初步合作阶段,只是与企业达成了一定的合作意向,企业很少参与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中,而学生也无法在学校期间到企业实习。校企合作教学流于形式,无法达到其应有的教学效果。
3.校企合作覆盖率过低,流于形式
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人数对比,中职学校可提供的校企合作企业数、对口实习岗位数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全部在校生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的需求,目前开展的实践教学主要采用订单培养的方式,由企业派专家到订单班进行授课,学生覆盖率较低,成效不明显。与此同时,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主要以校园为阵地,实践教学案例理论性强,相应的实训案例资料与实务脱节情况较明显。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
1.加强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学校要尽可能多的给予学生到企业单位实习的机会,同时与实习公司达成合作,在校内建设一个会计项目中心,把企业中会计书面的资料搬进项目中心,让企业提供能人担任学生的师傅,学校提供学生帮助企业完成会计相关工作的需求,学生在学校内也可以开展实际操作,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提高师资队伍建设
为积极适应会计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转型需求,中职院校必须要立足会计专业改革,不断提高专业师资队伍质量。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夯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实操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运用能力。首先,学校应推动教师朝“双师型”方向发展,在现有培训体系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参与继续教育,考取CMA、CCMA等证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其次,采取“走出去”原则,鼓励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挂职锻炼,多积累会计经验,以便能够丰富教学内容,确保教学案例贴合企业实际情况。最后,加大“引进来”力度,通过校企合作,从企业中聘请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担任会计专业兼职教师,定期开展会计专项知识讲座,以便在校师生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
3.打造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企业是当前最直接的市场竞争参与者,如果在校园教学期间,就可以让企业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那么就能够促使企业将当前会计工作的前沿技能和最为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入校园,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促使学生所学的内容紧跟社会发展。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教学由企业会计工作者进入学校,直接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建立现代化师徒教学模式,将企业中的真实业务资料和工作岗位以及业务流程带入学校中,帮助学生创设更加真实的实践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可以拥有一定的从业经验。并且,学校还需要经常送学生到企业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中去展开顶岗实习,帮助学生熟悉未来职业发展道路,而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也可以获得一定的生活补贴,提高学生的就业价值感。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促使学生拥有一定的职业技能。
4.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
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教师角色发生改变,其不再是课堂主导者,而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对教师而言,如何高效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是当务之急。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拓宽了学习空间,丰富了学习路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等方式,采取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仿真模拟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习得新知,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例如,在中职会计教学中,需要在教学计划中尽可能地增加校内模拟课程与校外实践课程。校内模拟课程指的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后,由学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岗位模拟活动,让学生通过对相关会计软件的实际操作,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处理会计信息数据的方法,使学生对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更加熟悉。开展校内模拟课程时,通常由教师按照教学任务与教学计划来准备相关资料和设置模拟内容,引导学生在练习操作会计软件的过程中,正确完成会计案例操作。此外,依托在线教学平台,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开展自主学习,同时还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束缚,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结束语:
中职教育是个体通过经验学习基于感知过、思考过、体验过、操作过的基础上而实践获取的怎样做的技能,主要解决经验层面的问题,要提高中职会计教育的质量须将实践教学改革摆在突出位置。为迎合人工智能时代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中职会计实践教学应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体系,健全教师实践体制机制,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理实一体化、会记账、知业务、懂信息化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波.人工智能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商论,2019(12).
[2]卢灵灵.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中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亚太教育,2020(4):155.
[3]潘娟.“业财融合”趋势下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教师,2020(17):63–65.
[4]廖艳.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转型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