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
摘要: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已逐渐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对现有知识进行思考与分析,并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初中地理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以保障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地理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同时又兼具区域性、生活性、思想性和社会性。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作为一线老师,应积极响应新课标的号召,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系统性地掌握各地区的地理要素、分布特点、形成规律等。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价值分析

在地理教学中,老师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能让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同样意义重大。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围绕教学内容和主题自主探索,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点,完善学习体系。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智力都会得到发展,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反之,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跟随老师的思维被动接受知识,无法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那么学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课后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巩固知识,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效率。此外,自主学习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端正学习态度,让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自己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自觉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当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离不开老师的努力,老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给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即使学生的理解略显幼稚,并不十分合理,也不能全盘否定,一味地批评教育,而是要站在与学生平等位置相互探讨,让学生感受到人格的尊重。考虑到初中生的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自律性较差,并且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的成长阶段,内心比较叛逆,所以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把握好“度”的问题,在保证课堂纪律、教学进度的前提下让学生自主探索,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自主学习而完全忽略了老师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学生讲解重点知识,有时会使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图片帮助学生分析其中隐藏的地理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地图,认识地图中的标注,从而在地图中获取知识,有效激发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地图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利用现有的地理知识,解决在情境中出现的学习问题。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首先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认知情况,保证问题涉及的知识范围在学生的掌控之内,并带给学生一定程度的挑战,激发他们对地理课堂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还需要找出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地理现象或地理问题,通过新闻事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推动学生在地理课堂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设计导学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导学案是以新课标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依据,以达成教学目标为目的,老师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并围绕教学内容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能力。从本质上来讲,导学案是连结教学活动与学习行为的纽带,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导学案是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教与学的统一而设计的方案,在此过程中还加入了练习方法与教学评价,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最终实现了教学相长。

结合初中生的特点,导学案的设计应该充满趣味性,能够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兴趣,满足学生精神、心理层面的需求。趣味性的导学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开展自主学习,兼顾了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导学案的设计应该契合学生的真实学情,加入生活化的情境来启发学生,更好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比如,在《气温变化和分布》的教学中,最大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掌握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难点,老师可以设置一个夏天爬山避暑的导学案,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情境中进行探究学习,寻找气温垂直变化的规律。编写导学案时,老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将自己带入学生的生活,从而让教学活动更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与生活经验。

(三)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学生在与其他人交流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时,能够发现其他人不同的想法,以此充实自身的知识体系,增加学习经验,从而优化学生自身的地理思维。在21世纪,联合国将“合作”划为现代教育支柱中的一项基本的能力,学生掌握了足够的合作能力,便能够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的分组时,需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进行异质分组,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长,从而帮助学生强化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结语

在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扭转知识的传授倾向,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学习观,纠正课堂教学中老师过度关注机械性练习、接受性学习的问题,要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在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王月,张海,王以宁,等.初中智慧课堂的构建及其有效性研究——以地理学科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20(9):58-64.

[2]岑文新.推动地理教学生活化——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资源的有效应用[J].中文信息,2020(8):128-129.

[3]任黎娜.基于多尔4R后现代课程观的初中地理研学课程设计探究——以"茂名市水东湾红树林生态地理研学"为例[J].地理教学,2020(16):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