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居民建筑短肢结构墙结构设计要点
DOI: 10.12721/ccn.2022.157098, PDF, 下载: 244  浏览: 2562 
作者: 李晓芳
作者单位: 黑龙江隆启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关键词: 高层居民建筑;短肢结构墙;设计
摘要: 高层居民建筑规划设计中,为了保障安全性、稳定性,采用短肢墙的设计形式较为常见,还利于工程的合理布局,让建筑的美观性提升。文章基于高层居民建筑短肢结构墙结构设计要点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有关设计单位及人员提供参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地产开发商而言,只有不同提升工程的建设品质,才利于吸引到更多消费者,销售出更多楼房,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因此,也要求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人员,结合工程的实际要求,给予多元化的设计方法,保障工程结构的稳定,呈现经济性。本文结合墙体设计中,短肢结构墙结构设计给予深入研究,总结设计要点,以期促进建筑设计行业的进步。

1、短肢结构墙的概述

一般而言,短肢结构墙的墙肢长度为厚度的5~8倍,是一种常见的建筑设计方法。建筑结构墙的规划设计中,有机结合短肢结构墙,不仅可以满足居民对高层建筑的居住要求,同时也利于使建筑结构中的布局科学合理,呈现建筑工程的良好价值。短肢结构墙的具体设计中,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1)建筑设计中,短肢结构墙需要有机结合其他结构墙的应用。(2)针对高层建筑工程而言,短肢结构墙占比较大时,设计人员应给予科学合理地规划,加入更多普通结构墙,使墙体结构优化,提升稳定性。(3)短肢结构墙的高度、厚度可以进行一定比例上的浮动,在七的倍数上下浮动,工程的建设质量。

2、结构设计

设计人员要在高层建筑中加入短肢结构时,必须合理设计规划建筑中的各种结构墙,在整体的设计当中加入足够多的长肢结构。在对高层建筑的结构进行设计时,需要按照短肢结构变形特征,对其结构进行判别。如果其设计结构为异形柱,那么可将其看作框剪结构的设计。然后需要经过具体的计算和测量,从而对结构的条件与形式进行判断,若其结构形式与短肢结构的各项要求相适应,我们就可以把结构墙参数的设定当成短肢结构参数规格。

在高层建筑中,设计人员一般通过竖向构件的方法并按照建筑内间隔墙的位置加入短肢结构。在设计过程中,为使短肢结构对房间的使用功能不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我们通常将短肢结构建立在间隔墙交差的位置。设计人员为了确保短肢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比例适宜,通常需要根据高层建筑结构的抗侧力要求来决定建立多少短肢墙。若是结构墙中存在数量过多的短肢结构,可能会使结构墙具有过刚的设计结构。相反,若是结构墙中存在数量过少的短肢结构,可能会使结构墙具有过柔的设计结构。因此,在进行对短肢墙的安排工作中,需要让其分布均匀,这样一来,能够防止建筑的结构因地震等方面的原因发生改变。合理的加入短肢结构,能够使建筑结构刚心和质心统一,同时又因其方案设计的灵活性,使楼盖的支撑位置能够进行灵活处理。

如若高层建筑具有不规则的设计结构,且水平荷载过重时,设计人员对结构墙的设计需要合理布局,将短肢结构建立在平面外的边缘及焦点位置,从而提高结构刚性,保证建筑整体性良好。另外,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时,通过运用合适厚度的墙肢,使间隔墙的表面不会出现凸出的墙肢。同时,设计人员可以根据抗侧力的刚度设计标准,在高层建筑中布置剪力墙,最终使房屋抗侧力的构件达到在刚度和强度两方面的要求。

3、短肢结构墙的设计要点

3.1轴压比合理

高层建筑工程中,采用短肢结构墙较为常见,对工程的科学合理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而为了保障良好的建设效果,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应严格控制轴压比,尤其是针对无缘翼梁端柱和一字型短肢墙而言,保障轴压比的合理尤为重要,是保障工程稳定的关键。在对高层建筑的深入分析中,短肢墙承受的符合具有不同性,当短肢墙承受的载荷相对较小时,会影响到墙体的延性;当短肢墙承受载荷相对较大时,墙体边缘位置会承受较大的力,墙体的稳定性下降。因此,要想呈现短肢墙体的良好承载能力,发挥积极的作用,合理控制轴压比具有重要意义。

3.2确保抗震性可靠

建筑工程中的墙体结构设计中,除了保障满足施工建设要求外,还应确保抗震性能良好。短肢结构墙的设计中,同样应给予抗震性更多考量,保障施工建设工作的质量。从高层建筑的特点来看,建筑结构边缘位置的抗震能力相对较弱,当地震等现象发生时,边缘位置往往是最容易发生损坏现象的区域。短肢结构墙中,墙体形态发生变化时,直接会导致墙肢的开裂。基于此,设计工作中,为了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应充分考虑短肢墙的性能,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预防相关影响。设计工作中,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利于保障建筑的安全、实用。另外,为了呈现短肢墙体良好的抗震性能,也可以采用降低轴压比的方式。

3.3合理判定短肢结构墙的内梁属性

在进行高层居民建筑的短肢墙梁设计工作时,需要采用针对性的设计方式,满足工程墙体建设需求,同时呈现良好的稳定性。具体而言,设计工作中,除了考虑墙体的建设特点外,还应基于墙体开洞的跨高比例进行分析,保障设计工作的可靠,保障质量,同时呈现工程较高的综合性能。例如,当墙体开洞的跨高比小于五时,墙体内梁可以采用连梁的设计方式,能够满足稳定性需求,也方便施工;当墙体开洞跨高比大于五时,为了保障工程结构的安全、稳定,设计工作中,可以采用框架梁的设计方式。另外,基于连梁设计工作而言,刚度对工程的抗侧移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为此,为了保障抗侧移能力的良好,设计人员应对两配筋、截面给予更多计算、分析,科学合理地规划,提高高层建筑的稳定性、抗震能力。

3.4模板质量的提高

在进行短肢墙的结构设计时,一定要保证模板的质量和稳定性。设计人员在选取建筑材料时,应优先选取方便拆卸、通用效果好以及T值较大的模板,再者,欲使模板不会发生漏浆现象,需要在模板中添加阴阳角模。对模板加固时,施工者要保证模板各元部件的齐全,同时让模板表面保持平整。墙体的厚度不能过大,而且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清理模板表面。很多施工方为减少成本的投入选择循环使用旧模板,而一些旧模板的质量已经不符合施工要求,其板面不平整、边角也产生破损,这类模板不应再投入到工程当中。另外,设计人员可以采取整体大模的方法加快施工的进程。在高层居民建筑的整个施工过程中,要选择责任心重、技术纯熟的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工作,同时加大对模板接缝、体系加固等工序的监督审查力度。

4、结语

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中,保障工程整体的安全、稳定尤为重要,为此,也需要设计人员加强相关设计工作的了解,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使设计工作提升水平。现阶段而言,高层居民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中,短肢结构墙的设计形式较为常见,与普通墙体结构相比,短肢结构墙布置更灵活,利于呈现出更多建筑空间。但其也存在抗震性方面的不足问题,为此,需要设计人员加强相关设计方法的研究,并基于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应用短肢墙体设计。

参考文献

[1]林志勇,王辰光.浅议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在高层住宅中的应用[J].2021(2011-19):161-161.

[2]王明明,张金良.浅谈短肢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抗震设计[J].绿色环保建材,2019,No.149(07):85-86.

[3]吴晓磊.小高层建筑结构中短肢剪力墙的设计要点综述[J].建设科技,201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