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时代背景下科普传播应对科学流言之策略思考
DOI: 10.12721/ccn.2021.158092, PDF, 下载: 325  浏览: 4122 
作者: 李丹
作者单位: 广西科技馆,广西南宁,530022
关键词: 数字时代;科普传播;科学留言;治理建议
摘要: 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科技领域也取得了较大进步。基于数字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传播途径实现了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但我们还需要用辨证的眼光来对待科普传播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各种规模的科普媒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层出不穷,科学流言飞速传播,科普传播者应如何破解科学流言,为社会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科普传播氛围,是本文需要着重探讨的一个方面。

引言: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科技相关的信息与话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智能设备的出现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途径,但随之而来的科学流言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放纵科学流言的肆意传播只能为社会的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进而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在数字信息时代背景下,相关部门和科普传播者寻求合理的解决对策,从根本上破解这些科学流言。

一、基于数字时代背景下的科普传播概况分析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人们获取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对于科学知识的相关信息来说,人们不再是单一的从科学著作或者相关专家的论断来获取,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可以轻松的在网络世界获取自己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在此背景环境下,对于科普传播的要求则表现得更加严苛。作为现如今非常活跃的互联网社交平台,微博和微信等交流渠道使更多的人缩短了与科普知识的距离,并且有些人还肩负起科普传播的责任和义务,比如说颇受关注的“知乎”APP,就是一个以网络形式构建的问答社区,用户可以在此平台中分享各种专业知识,同时还可以在此平台中获取自身所需的科学知识,一方面促进了科普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另一个在新媒体和技术的有力支持下,科普作品实现了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更好的弥补了过去传统信息传播的不足之处,使科普知识的传播速度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数字时代虽然为科普传播带来了非常多的积极影响,使其传播效率和路径得到了更好的优化,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正视数字时代背景下对科普传播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说,信息传播渠道的拓展,使信息内容的真伪性和可靠性无从辨别,虚假的科学流言必然会给人们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到人们的判断能力,要在信息飞速传播的当下获取到真实可靠的科学信息,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从中寻求出破解流言和提升全民辨别真伪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基于数字时代背景下的科学流言概况分析

数字时代的发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便捷体验,同时也让人们迷失在很多科学流言中,从而影响了人们正常的思维判断能力,这些流言的存在和传播不但会影响到全民的认知能力,同时也会阻碍到科普知识的顺利传播,从而使科普传播的真正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出来。针对科学流言的具体危害,我们可以通过对其基本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1.对于流言的基本概述

在网络世界中,充斥着各种真真假假的信息资源,很多信息资源根本无从辨别其真伪,再加上我们对发布信息的源头并不了解,这些因素都会增加辨别信息真伪的难度,这些不实信息通过加工和伪装后传播到网络世界中,渐渐就形成了流言,这些流言不仅歪曲了真相,同时也会影响到人们对真相的判断,进而影响到正常的社会秩序,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如果不加以妥善治理,则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和个人的正常发展。

在铺天盖地的信息资源中,有些信息我们可以凭借自身的判断来辩其真伪,但是还有大量信息是我们无从考证的,智能手机的出现,为我们接收信息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使我们在无形中扮演着这些信息的传播者。为了增加流量和专注度,很多网络文章都会夸大标题来吸引人们的眼球,从而歪曲个中事实,使很多不实的信息一直蔓延在网络世界中,为科学流言的传播提供了相应的渠道和路径,在此种网络环境中,就需要人们不断提升自身的辨别能力,尽全力去破解这些科学流言,还原事情的原委,使网络世界得以净化,由此构建出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

2.科学流言的基本概述

科学流言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性是不容小觑的,科学流言的广泛传播不仅会影响到全民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现象的正确判断,同时也会对全民的正常生活带来错误的引导,从而干扰到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严重时甚至可能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举例来说,在网络流言中就有很多错误的健康养生信息,比如说有些食物放在一起食用会造成食物中毒等,接收此类信息的人通过自身的描述来夸大其危害性,从而在内容中添油加醋,使内容越来越偏离其真实性和可靠性,由于被掩盖在科学的外衣之下,很多群众便会对此深信不疑,从而影响到对事物的正常判断,长此发展下去,必然是不利于社会稳定的。

不仅如此,现如今很多科学流言都会跟社会热点话题进行有效结合,这些热点话题本身就颇受社会公众的关注,再加上科学流言在其中的影响力,使这些流言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为了有效遏制科学流言的传播速度,相关部门在网络上构建了相应的辟谣平台,针对食品安全、医疗卫生以及环境污染等热门话题,进行相关信息的辟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这对降低科学流言的传播速率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同时也能够让群众了解到更多正确的科学知识,并将其更好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科学流言的传播不仅体现在文字载体,同时还包括了一些伪造的图像资料,通过“有图有真相”的宣传手法,来混淆人们的视听,让人们无从辨别真伪。但是我们结合这些科学流言来看,虽然这些流言看似有图片和影像资料作证,但是这其中却缺少了专业知识和缜密的逻辑支撑,通过细心推断仍然可以辨别出其真假。

三、基于数字时代背景下科学流言的治理建议

1.提升科普品牌的社会公信力

为了更好的杜绝科学流言的传播源头,就必须构建带有社会公信力的科普品牌,并不断提升科普品牌的权威性。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而言,权威机构必须对群众的疑问引起高度的重视,不能给科学流言提供一点可乘之机。现阶段,由于网络平台中欠缺带有权威性的科普平台,对此,政府部门和相关媒体则应该对专业机构和专家学者之间建立有效的互动和交流,将科普传播的专业性和公信力推向另一个高度,通过对科普内容的整理和筛选,将真实可靠的信息资源分享给公众,使科普品牌的社会公信力得到雄厚的群众支持,从而为公众更好的提供辨别科学流言的服务,使科普传播的正面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伴随社会的不断进步,很多专业的科研机构及科研工作者的科学意识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为科学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为放心的渠道,越来越多的科学网站、学术期刊以及机构等都纷纷在互联网平台上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和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来构建一个科学信息的传播平台,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通过权威性的传播渠道来了解到真实可靠的科学信息。除此之外,很多新媒体平台也加大了推广力度,使科学传播的效果和速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2对造谣者加大其严惩力度

很多科学流言在网络上蔓延之后,看到这些流言的人便会将其传播下去,同时还会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让本就歪曲的事实更加偏离真实,针对这些科学流言,相关部门则可以在信息发布的初期,进行相关知识的详细解释,给予群众正确的专业引导,同时依靠增加和民众的互动让民众了解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针对一些带有目的性的科学流言而言,它极有可能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源头,针对这类人为制造的科学流言而言,则首先应对其危害性给予充分的认识,并由此提高我们的警觉性,在通过对相关流言进行核实之后,政府部门则应该找出信息发布的源头,对这类造谣者进行严惩,同时还要通过公开辟谣让群众了解到真相。最后,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到辟谣打假活动当中,给予群众相应的举报权利,一旦发现散布谣言的人,群众则可以通过报警举报让造谣者获得相应的惩处。

3强化科学传播行业的整顿力度

为了确保科学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就必须不断净化网络世界,加大科学传播行业的整顿力度,通过提升舆论监管力度,来为信息传播的安全和可靠提供坚实的保障,特别是科普传播领域,针对科学知识相关内容要进行充分的考证,待考证之后再借助正常渠道进行发布,针对那些错误或者缺少可靠性的言论及信息,相关部门则应该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澄清,为科学信息传播的真实可靠性奠定良好的根基,为科普知识的传播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最后,针对互联网平台而言,相关部门则应该加强其网络监督力度,确保科普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针对不实的科学流言一定要调查到底,利用辟谣行动来使人们免遭科学流言的侵害。

4营造良好的社会科普氛围

为了更好的杜绝科学流言的传播,相关部门还应加大力度来宣传科学流言的危害性,提升全民的科学素养和辨证意识,让科学流言从根本上得到遏制。首先,应联合科学机构和专业学者来为科普传播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让这些具有权威性的科学机构和专家学者都能够肩负起社会重任,为群众提供正确安全的科普信息,针对那些比较盛行的科学流言,科学机构则应该主动进行辟谣并同时向群众作出正确的科普讲解,在科学正确的引导之下,相信民众的科学意识均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还可以净化社会的科普环境,进而实现全面科普的传播目的,营造出一种良好的科普氛围。

结束语:

简而言之,伴随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现如今,在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渠道均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同时也使得信息内容变得良莠不齐,对社会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对此,相关部门必需充分发挥出数字时代信息传播的技术优势,加大求真、务实等科学精神的宣传力度,尽全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和变伪能力,以此来降低科普传播中科学流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达到全民科普的传播目的。

参考文献:

[1]赵肖雄,余文倩.数字时代科普传播与科学流言治理策略研究[J].科技传播,2018,10(19):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