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体系构建探析
摘要: 电力企业的管理与经营直接对国计民生和经济建设有直接的影响,做好综合计划管理是当前电力企业的核心性工作,是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确保社会经济建设稳定的基础型管理工作。电力企业应该在明确综合计划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清晰地了解综合计划管理的深层次价值与意义,在把握综合计划管理主要内容的同时,通过综合计划管理管控机制建立,项目管理强化,加强协调工作,促进综合计划管理信息化等措施,建立起电力企业完整应用综合计划管理体系,构建新时期综合计划管理工作新策略,在提高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能力的前提下,确保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方向。

1综合计划管理的概念

综合计划管理是对企业综合计划项目和内容的储备、变更、考核等过程的综合性管理工作总称,是企业系统目标和战略目标实现的基本保障,有助于企业综合平衡各项指标,统筹企业内外资源,实现企业系统性、战略性、平衡性发展。

2当前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综合计划管理内容广泛,管理模式很难实现统筹

电力企业每年的综合计划体现出大投资、广覆盖的特点,不同种类的计划管理分布在不同的部门,管理的目标较为分散,而且在工作内容上部门和部门之间存在着交叉的可能性,投入的成本虽然增加,管理的效率却没有得到提升。同时,由于很多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往往局限在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很难从全局出发,导致企业资源难以实现优化配置。

2.2计划管理深度不够,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由于很多电力企业没有建立明确的项目管理常态机制,很多项目计划的可研编制的规范率较低,也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审核与预评价机制;此外,综合计划的管理体系尚未明确,很多的部门都是实行部门管理的方式,没有进行各项工作的对接,项目管理较为混乱,项目执行准确率较低。

2.3综合计划在项目执行时管控和跟踪不到位

电力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包含多类专项计划,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很多数据根本无法实现共享。此外,因为电力项目的进度快慢不一致,质量要求也不同,加之很多项目是没有跟踪的考核体系,很多为了能够节省项目的投资,在执行项目时较为随意,这些必然影响综合计划的实施。

3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指标架构设计

依据企业总体规划,并认真分析企业运作中出现的各种驱动因素以及指标本身具有的属性状况后,可以把综合计划指标分为能力指标、分类指标和功能指标。其中,分类指标包括企业发展、资产质量以及运营业绩和服务品质。能力指标包括市场能力、获利能力、技术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管理能力以及竞争能力。功能指标包括评估指标、目标指标和控制指标。需要注意的是,目标指标属于必须执行的指标;控制指标可用于对各阶段的调节与管理;通过评估指标可看出计划是否得到真正的落实,该指标具有比对的价值。

4构建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办法

4.1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电力企业的综合体系构建主要涉及到3个方面的要素:

第一,投入指标,这里指的构图指标包括多个层面,既有维持电力企业生产运行的资产购置、基础建设的投入,也有促进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性的投入包括电力营销投入、信息化建设投入,还有以企业效益增值为目标的培训、咨询的投入。第二,资产指标,这主要是财务数据层面上,即企业的总资产、负债情况、资金流转情况、净利润等多种数据。第三,经营指标,电力企业是服务于社会民生的,因此其电力服务情况是重要的经营指标,例如供电的稳定性、是否足压等。另外,电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能被储存,属于即产即销,那么售电量、劳动生产率等也应作为其经营指标的构成要素。

4.2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构建办法

1)明确构建计划管理体系的目标。明确的目标是指导体系构成的基础,我们应建立其“制度完善、指标科学、流程清晰、调控有力”的综合计划管理体系,为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控发展提供保障。2)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计划管理机构。要想实现全面统一有效的计划管理就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计划管理的组织、编制和执行,形成协调组织的原动力。我们需要在电力企业内部建立其层级结构分明的管理结构,由电力企业管理层作为计划的决策层,进行计划的审核和督导;建立起发展策划部、指标分管部来负责计划的编制、传达及执行,发展策划部由专门的负责人进行年度计划的制定,并收集多方的意见进行进化的重新调整和编制,将计划的执行情况形成报告向决策层进行汇报;指标分管部门则是年度计划向季度计划、月度计划及部门职责细化的执行部门,对计划所下达的目标进行落实和指导,配合发展策划部门,形成对计划的有效及时调整。3)构建健全的综合计划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保证计划能够顺利落实的基础。在管理制度的建设过程中,要落实管理责任制,形成相互监督的良性循环。同时,理顺管理流程,使综合计划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有序化。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周期性的计划分析活动,并落实到相关的制度上面。4)形成完备的综合计划指标体系。上文提到综合计划管理体系是由3个主要要素构成的,那么其指标构建也应以此为基础,包括资产投入情况,固定资产与非固定资产的投建等;财务状况、企业的总资产、负债情况、盈利情况要有明确的数据报表;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能够提供稳定的供电,出现电力故障的次数,以及电能的销售和用户购电的积极性等,都应列入综合计划的指标体系构建之中。同时,在指标构建过程中,要强调人对于电力企业发展的影响,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和手段,应用到综合计划指标体系的构建之中,形成良好的综合计划指标体系构建,也就形成了相应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比如KPI指标法、平衡记分卡等。5)建立全过程常态管理机制。对计划从编制、平衡、上报、执行、控制、调整、监督及考核方面实现全过程的管理,努力实现“调控有力”的计划管理手段,真正实现计划的闭环管理。加大综合计划执行情况的督查工作,对计划落实实行考核与考评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并积极落实考核和考评反馈工作,不将综合计划管理束之高阁,而是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正向应力。6)促进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长久不变的真理。在进行综合计划管理体系构建时,我们也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来对工作进行简化和优化,既能促使计划管理更加的精确化,同时又可以将企业人员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更好地投入到核心的发展之中去。我们应充分适应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发挥云计算的最新技术的作用,结合物联网技术、财务管理软件等信息技术,对电力企业的数据管理进行增益。

5结语

综合计划管理是电力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类型,是应对市场经济形式的基本管理工作,对于提高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电力企业资产稳定性,服务多样性有着重要的价值。信息化时代,电力企业应该将综合计划管理作为发展的战略前提,从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内容相关环节,通过综合计划管理做到对电力企业各项工作的有机调控和优化组合,平顺和协调电力企业的计划、发展和生产关系,在提高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同时,确保综合计划管理发展潜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吕翠莲.浅析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构建[J].经营管理者,2017,30(11):147-148.

[2]王莹.新时期电力企业计划综合管理的探索与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8,19(8):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