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在多年的生产经营实践中,精细化管理成为华北油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效率效益、推进企业又好又快稳健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坚强保障,并逐步形成一种特色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
一、工会在企业精细化管理中所承担的责任和应发挥的作用
1.发挥工会组织的宣传、教育职能,使广大员工养成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的职业习惯
实行精细化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是企业中唯一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因素,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确立员工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并围绕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组织一切管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能动性,全方位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工会组织可以发挥宣传教育的优势,把教育和引导员工“树立精细意识、自发主动践行”作为切入点,坚持从上至下、持之以恒地宣传发动。通过动员会、座谈会、推进会等各种形式,把精细化的理念、目标、方法、成效传递给每一位员工,时时提醒、激励员工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中来。在引导上做到目标明确、步骤清晰,力求通过授课、讲座等最简洁的方式,把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理论及给公司、给员工自己带来的好处讲清讲透,赢得员工对精细化管理的理解和信赖,使我们的每一个员工都能作精细化管理经营的有心人。
2.发挥维护和协调职能,为精细化管理制定科学的规则提供依据
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根本在制度。无论是人,还是机械、计算机等,都有一个正常工作的时限和节奏。如汽车每小时行驶不超过多少公里,创意人员需要多少小时才能产生一个好的创意,运动员每隔多久要中场休息等,都有一个极限的标准。一味地追求挑战极限,会使员工疲惫作战,造成不良后果。所以企业制定的制度一定要符合广大员工的实际。同时,制度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必须在实践中针对新情况、新要求不断补充、完善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标准,真正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才能形成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使广大员工在一种动态管理中不断完善自我,使企业在动态管理中不断得以创新,进而实现管理中的人本内涵,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在建章立制的过程中,工会可以充分发挥维护和协调职能,组织员工代表从源头参与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在动态管理中可以通过座谈、问卷调查、促膝谈心等方式定期和不定期的了解员工的意见,随时倾听员工的呼声,为企业不断完善科学的规章制度提供可靠的保障。离开员工的参与,精细化管理是不可能实现的。
3.发挥组织优势,通过特色活动,为精细化管理的强力执行提供有效载体
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在执行。“赢在执行”是一个既陈旧又新鲜的话题。说其陈旧,是因为这个道理似乎高、中、基层领导无人不晓;说其新鲜,是因为执行不力而造成任务失败的例子周而复始。
人们往往有一个误区:只要方案好,其它问题就不用多考虑了。试问:把一个好的方案放在抽屉里,它会自动生效吗?答案显然是不能,它必须要借助于不折不扣的执行。执行需要一个过程,要弄清执行的意图、要点、方法、步骤、技巧等,更需要对员工进行示范、演练、指导、培训等。说到底执行不力,责任在领导;执行不到位,是因为管理不到位;执行打折扣,是控制无力。
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岗位练兵、技术比赛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工会组织的传统优势所在。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工会组织可以通过组织精细化管理劳动竞赛,培养员工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执行力。尤其要大力开展以“队伍建设专业化,班组工作数据化,班组建设标准化,班组管理信息化”为内容的“五型”班组创建活动,把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任务细化到班组、细化到每一个操作程序、细化到每一个人,并且强力推行,务求落实。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最基础单元的管理实现精细化了,企业整体精细化就有了可靠的基础。
4.发挥监督职能,为精细化管理的考核与奖惩提供保障
强化监督就是督促生产经营者把精细化管理的每一项规则落实到各个管理层面,把每个工作环节落实到每个人的头脑中、行动上,乃至把落实变为习惯,只有这样精细化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广大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也是监督者,工会有义务把员工组织起来,担负起精细化管理落实情况的监督任务。一方面,工会可以通过员工代表大会、员工大会等形式,组织员工对精细化管理落实情况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号召员工随时随地对落实情况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精细化管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完善的,而工会的监督作用是促进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成败在考核与奖惩。精细化管理所有的运作程序和流程应该建立在严密而完整的考核平台上,这个平台由若干个具体目标组成,一旦其中一个缺项,就会产生多米诺效应。
因此,对管理流程的每个环节都应该严密监督和控制,做到立竿见影、赏罚分明。执行优秀者——奖,可以树立榜样,激励众人;执行不力者——罚,众人可以引以为戒,防患于未然。抓住考核与奖惩这个核心,就会全盘皆活。工会作为员工利益的代表者,应是组织考核的重要参与方,广大员工又是考核是否科学合理、透明公开的主要监督者,因此,发挥监督职能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如何将精细化的理念引入企业工会自身的工作中
1.整体工作有序化
工会工作千头万绪、面广线长、特别是在人手有限的情况下,各项工作齐头并进,都出彩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求全面开花,只求重点突破,做精做细做实必须做的每一件事。首先,全年的整体工作要安排的合理,有序,主次分明。二是把握好计划—执行—监控—总结这四个环节,使工会工作真正做到计划周密,执行坚决,监控有利,总结认真。这样我们才能逐步走上精细化的轨道。
2.“隐性”工作显性化
工会工作虚实结合。很多工作看起来是无形的,隐性的,例如:《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第五条规定:要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员工群众的生产生活,参与劳动安全卫生监督,热忱为员工服务。这些要求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如何才算是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生活到怎样的程度,从何处参与安全卫生监督,如何才能做到热忱为员工服务,如何把这些宏观的要求落实成为一项具体工作,找到一个有效载体,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工作,是工会干部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中的重要任务。
3.重点工作规范化
员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形式是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重要途径,也是工会组织行使维护员工合法权利的重点工作。逐步完善职代会工作制度,使其规范化是今后一个时期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此外,为更好的履行工会的建设职能,要把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规范化、标准化,逐步纳入精细化管理轨道上来,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所谓规范化,说到底,就是用制度管人、管事。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和贯彻《工会法》、《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等法规,并且以这些法律条文为准绳,结合本单位情况,制定出本单位工会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章制度,把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工作落到实处。现在各单位都制定了不少规章制度,现在一要清理,过时的、不符合法规的要撤掉或修改;二要细化、程序化,尽量往精细化靠拢;三要狠抓落实,人要管严,有作为,不出轨。
4.常规工作程序化
工会组织有着繁琐的日常工作,会费的收缴,经费的上缴,慰问费、丧葬费、抚恤金的标准、使用和管理,疗养工作,特困员工动态管理,劳动模范的动态管理等等,这些常规工作牵扯了工会工作人员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我们一定要对我们的繁琐的日常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将这些基础管理单元化解为简单、明确、易操作的程序化流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精细化管理的精髓在于“精细”,就是注重细节、精准要求,就是把每一件事情、每一项工作做到极致,近乎完美。综上所述,通过“五个优化机制”,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工会工作的方方面面,构建起工会工作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工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进一步增强,工会组织的职能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也才能真正成为广大职工群众心目中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不过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精细化管理是一个持续和不断加强改进的过程,是一个从上到下、全员参与的过程,是一个不折不扣落实在每一个工作细节的过程。精细化管理,永无止境。
参考文献
[1] 朱维明. 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J]. 领导科学 , 2007,(12)
[2] 从北京“微改”看城市精细化管理[J]. 领导决策信息 , 2005,(05)
[3] 韩跃. 浅析创新工会工作[J]. 中国工运 , 2005,(03)
[4] 陈丽琴. 新时期工会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J]. 现代企业 , 2003,(05)
[5] 张东俭. 精细化管理保安全[J]. 政工研究动态 , 2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