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组织人事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DOI: 10.12721/ccn.2022.157115, PDF, 下载: 294  浏览: 2717 
作者: 曹雅菂
作者单位: 山西太原,030000
关键词: 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创新
摘要: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顶梁柱,而组织人事管理工作在国有企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组织人事管理的创新是不断驱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因素,推动国有企业不断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与水平。本文根据相关研究资料,基于国有企业管理工作实际,结合自身经验,对国有企业组织人事管理工作创新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组织人事管理工作创新的意义,分析了国有企业组织人事管理工作中的存在的制度体系不健全、组织活力不够、创新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针对国有企业组织人事管理工作创新,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激发国有企业组织管理工作内生动力与活力。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因此,也对企业的组织人事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国有企业组织人事管理工作不能延续于传统的工作机制,而是应该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将其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国有企业组织管理工作不断创新的基础上,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和竞争能力的增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国有企业组织人事工作创新的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组织管理工作是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管理人事工作直接影响内部人才的选拔和使用,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运行。伴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新时期国有企业组织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趋增强,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必须重视和加强组织人事管理工作的创新。其意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组织人事管理的创新,可以进一步优化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构建起科学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和培训机制,进一步提高各类人才的素质能力,拓宽技能人才晋升通道,全面满足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需求,提升竞争优势。第二,组织人事工作的创新关系到各类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组织人事工作的创新,不断夯实人才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建立容错纠错考核管理办法等有效举措,更好地建立人才竞争氛围,打破一潭死水的现状,激励各类人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提高他们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合理全面地优化工作内容,提升工作能力,形成国有企业网组织人事工作良性循环。

二、国有企业组织人事管理工作问题剖析

(一)组织人事管理工作机制不完善

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必定会有局限性,这也导致组织人事管理工作机制存在不完善的现象。尽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国有企业改革逐渐深入,国有企业的组织人事管理工作不断调整,但是在组织人事管理当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国有企业在人才方面,一方面,论资排辈的现象和原有的传统的人才选拔机制,对组织人事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稳定性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重学历、重文凭,逢进必考虽然为企业选拔了不少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其中也一少部分人的能力和素质还不够,基层工作能力不足,是否能够满足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是否应该对这些人才的素质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使人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才能为这些人才提供所需的发展平台和机遇,使其得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否则,会造成人才的浪费,也增加了国有企业组织人事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国有企业的招聘模式和选拔模式需要改进

国有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是基础与根本,获取人才的有效、合理途径就是通过市场化的方式选聘合适的人才。但是,国有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对学历较为重视,而对人才专业技能重视程度有所不足,并且没有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专业技能考察机制,这种情况往往会出现所招聘的人才学历水平比较高,但是在专业技能水平上有所不足,一些国有企业也强调应聘者的经验,但是这种经验的要求只是形式上的要求,不能将其作为考察人才专业应用能力的一项指标,在这种情况下所招聘的人才在实践能力、技能水平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也就很难满足国有企业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在招聘模式和选拔模式上没有向现代企业靠拢,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标准和考察方式,这种情况下很难对人才的素质能力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价,也就无法为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地提供所需的人才。

(三)组织人事管理人才的素质能力有待于提升

国有企业组织人事管理工作中,组织人事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对此项工作的影响非常明显,要想建立起科学的组织人事管理体系,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人事管理能力,国有企业必须不断提高组织人事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但是从目前来看,国有企业组织人事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不能适应国有企业的发展要求,尤其是一些改制尚未成功的一些老牌国有企业,由于内部组织管理体系的改革不是很彻底,在组织人事管理工作中也出现了一定的不足。组织人事管理思想较为落后,仍然采用改革之前的人事管理方式,带有很浓郁的行政化管理方式。另外,组织人事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和水平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很多组织人事管理人员并非专业的人才,所以说在专业知识存在一定的不足,虽然具有一定的组织人事管理经验,但是这些经验不能代替成为组织人事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技能。

三、国有企业组织人事管理工作的创新

(一)进一步优化组织人事管理工作机制

国有企业组织人事管理工作机制的创新,应该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企业改革背景下,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出符合企业行业发展特点和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一系列的组织人事管理制度,统一的组织人事管理标准,以标准化、规范化的制度为依据,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实现信息资源的沟通和共享机制,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和人才强企业工程,对企业内部各方面的人才资源实现协调管理,着力锻造政治坚定、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人才,有效地满足国有企业自身成长过程中的人才需求。第二,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估机制,对国有企业所拥有的各类人才的素质能力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通过科学完善的考评体系,得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以评价结果为基础,使本领过硬、质量优良、志向高远、充满活动的优秀年轻人才放在最适合的工作岗位上。

(二)进一步优化人才招聘和选拔机制

国有企业的人才招聘和选拔工作中,要根据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制定详细的人才招聘计划,明确人才招聘的类型、数量和目标。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既要侧重于人才的学历,更要考察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经验,同时考虑其他方面的素养,比如说人才的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根据不同的部门,在具体的考评方式上有所侧重。在人才选拔机制上,要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人才考核机制,对人才的素质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在众多的应聘人才中选拔出最适合企业的人才。比如说对于技能型人才在招聘的过程中,要设置一个合理的学历区间,在此基础上针对他们的技能掌握和运用情况进行详考核,以考核为基础择优录取。

(三)提高组织人事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

国有企业应该根据现代企业组织人事管理工作的需求,对当前组织人事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淘汰不适应现代国有企业发展要求的组织人事管理人才。其次,要提高人事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培训,增加培训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引导在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习政治、学习业务,学习修身,加强实践锻炼,不断提升工作能力与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新时期国有企业组织人事管理工作应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不断增强组织人事管理能力和水平,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组织人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