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的核心资源是人,对人的管理、开发、应用则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从市场规律和企业运作的角度来看,能否提供商品、能否提供服务、能否获取公司利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员工为企业、为客户、为市场提供的各类劳动。所以在每一个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与企业自身的业务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从管理理论的更新迭代来看,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更注重以人为本,更加关注员工的工资、福利、人文关怀等需求;从工作内容来看,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越来越需要员工具备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的品质、情感及智慧,对员工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优秀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以让员工更积极地参与到公司内部的稳定运营和公司外部的激烈竞争中,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和战略需求。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将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紧密结合起来。要想实现战略目标离不开强大的人力资源的支持。因此,如果一个企业想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科学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基础,对企业的发展和未来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员工离职率高。
离职率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动情况,正常的离职率应该在2%~10%左右,高于和低于这个比例都说明企业的管理存在优化调整的空间。根据调查数据,2019年,全国员工流失率达到20%左右,并且不同行业的离职率也有较大差距,尤其是酒店、互联网、房地产、零售等企业离职率超过20%,比例较高,人员流动性较大,不利于人才积淀和稳定发展,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造成一定的阻碍,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传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容易缺乏源源不竭的人才支撑。
(二)招聘和培训成本高。
招聘员工存在一定的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例如员工的工资、招聘的机会成本、在报纸上刊登招聘广告、在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的成本,参加招聘会的成本等,招聘成本在一些企业中的成本占比较高,造成利润降低,发展动力减弱。企业员工培训也是一种隐形的成本,本科入职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企业文化培训。培训过程包括提升员工专业和服务技能,提高职业素质和综合素养,培养员工归属感等一系列的培训,这些培训过程需要昂贵的资金成本和大量劳动力成本,属于隐性成本,不易被人察觉但是成本较高。
(三)绩效激励手段单一。
在企业员工激励的层面,很多企业管理者还停留在奖金等单一的员工激励模式,导致绩效管理效率不理想,考核方式相对落后,缺乏科学指标,不利于发挥绩效考核的积极作用。这种单一的激励模式对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越来越低,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一些员工来说,薪酬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他们更加需要的是自我肯定或自我满足以及自我尊重。众多企业管理者采用单一的激励方式,只能满足一些普通员工的基本需求,而不能满足部分高层次、高能力员工的多样化需求,激励行为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并且在绩效激励管理中,企业管理者过分关注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或者对员工某一阶段的工作状况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可能受一定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绩效考核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三、大数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一)利用大数据提高员工职业素质。
大数据时代,人才是企业发展最关键的资源,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管理者应将大数据技术深入应用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能力、提高企业的综合信息化水平。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使得企业更加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和企业竞争需要。一方面,企业管理者要重视企业员工培训,落实人才培养机制,充实人才培训内容。借助于大数据技术,企业可以实现对员工的全面素质培训;另一方面,管理者要关注企业的实际情况,利用大数据技术逐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包括薪酬机制、激励机制等。通过积极引进大数据人才、发掘大数据技术潜力,为企业管理提供全新思路、补充新鲜血液,全面提升团队综合素质,最终致力于提升企业经营水平。
(二)利用大数据搭建信息平台。
为了更好地发挥大数据技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可以利用大数据搭建一套企业信息平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最终将信息化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通过搭建和运营相应的信息功能平台,企业管理者可以不断完善相应的软硬件条件,从而逐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化和信息化。通过共享数据库信息,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实现全方位数据应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同时,企业管理者应从企业自身特点出发,加强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服务于人力资源全方位管理,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更为契合地嵌入,实现企业信息化快速发展。
(三)利用大数据建立完善的应用体系。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要注重完善应用系统,尤其要充分保障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通过大数据技术,企业管理者可以实现对大数据技术应用的规范和指导,以应用系统建设为发展重点,全面提升应用系统运行,结合企业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要求做好信息系统更新和维护。企业管理者可通过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研判,全面提高大数据应用水平及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手段,确保企业保持较强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适应瞬息变化的市场竞争。
(四)利用大数据提高管理效率。
企业员工需要理解认可大数据信息化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优势,为大数据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通过对大数据的应用和挖掘,企业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运营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大数据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对大数据技术重要作用的宣传,企业可以帮助员工了解大数据的基本情况和应用技术,降低大数据应用过程中的阻力,减少员工对大数据的怀疑和不信任;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应积极听取吸纳员工对大数据应用的意见,并将这些意见建议融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员工的反馈、大数据的优化调整等循环提升,将迅速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发展。
四、结语
在大数据迅速发展的当下,在克服外部环境的挑战和发挥内部员工的潜力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发挥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者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提供更为恰当合适的意见建议,在许多重要时刻都可以更好地协助企业领导者作出正确决策。目前虽然很多企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大数据技术可以给企业经营带来经济效益,但仍在探索阶段,大数据的应用层次较浅、开发程度不深,耦合程度不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大数据技术的开发应用可以做得更好,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智能化转型和数据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鹏.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22(01):231-231.
[2] 周贤.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策略分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1(21):147-149.
[3] 田华.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人才资源开发,2022(1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