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测绘技术,通过对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在部分人力难以抵达、范围较小的区域内,高效地获取各种分辨率较高的图像,从而有效降低野外测绘工作的难度。从当前我国无人机航空摄影测绘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应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测绘时,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比例尺≤1:10,000的数字地图。如果在测量过程中应用倾斜测量技术,并选择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数据处理方式,那么就可以得出精度更高的图像。在完成无人机摄影测量工作后,对平面进行测量时,获取的数据大多可以被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而各种高程数据就需要通过特定的处理方法才能满足数据精度的实际需求。
2.无人机测量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优势
2.1.有效拓展了测量范围
在传统的测绘工程中,需要专业测量人员携带专业的测量设备,到测量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使得测量范围会受到局限性。并且,负责测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素质,对测量工作的质量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而应用无人机技术,就可以有效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更好地扩大测量范围。特别是在对某些地形较为特殊的区域进行测量时,技术人员只需操作无人机在这些特殊地形的区域上方飞行,就可以获得足够的图像数据。然后,根据这些图像数据就能够制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测绘数据库。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无人机摄影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得出的图像的分辨率也会不断提升,进而提升测绘工作效率。
2.2.提高测绘工作效率
我国国土面积庞大,且许多区域都有着非常独特的地形分布,这种情况使得负责测绘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对测量区域内部的地理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掌握。如果依照传统的测绘工作模式开展策划工作,不仅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还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而且,如果遇到特殊的自然灾害,还会对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不利影响。而无人机则可以有效地保证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更高效地完成对特殊的地理区域的全面测绘工作。
2.3.有效地降低了测绘成本
在传统的测绘工程施工过程,想要顺利完成各项测绘工作,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还要提前招募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准备好足够的精密仪器,这些情况都极大增加了测绘工程的整体成本。特别是在进行各种大型工程时,需要专业的测量人员进行非常大规模的测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测量活动,不仅规模较大,而且对测量和工作的进度也有更高的要求。要想完成测量工程的有关目标,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果工程项目的资金不足,就会使工程测量活动停滞。
同时,为了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在测量过程中的安全性,还需要为工作人员配备足够数量的安全防护装备,这些防护装备也导致了成本上升。而通过应用无人机技术,许多需要通过人力手段完成的测绘工作就可以直接借助无人机来实现。专业技术人员只需对无人机传输回的图像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就可获得各项重要的地理数据。在这样的情况下,不需要使用过多的专业测量设备,这对降低测量工作的成本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也只需要做好无人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不需要租用和购买各种大型测量设备。同时,无人机在维护保养方面,相较于其他的精密测量设备,不仅操作更加简单,成本也得到了极大的降低。
3.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3.1.做好航线的规划
无人机航线对无人机摄影测量的工作质量也有着较大影响,因为应用无人机进行测量时,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质量,不能让无人机自由飞行。所以,负责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航线。在进行航线选择时,必须要选择飞行速度最快、图像拍摄最清晰的航线。并且,在航线选择时,也应当尽量避开各种较为复杂的特殊地形。除此以外,进行航线的拍摄,还必须把控好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如果无人机的飞行高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测绘图像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技术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飞行高度,从而实现无人机飞行航线的规划。为了确保无人机在进行图像拍摄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区域之间偏差过大的情况,还应尽量控制无人机每一次拍摄的图像占据总体区域1/8的范围,从而为后续的测绘工作提供便利。在实际拍摄的过程中,还应尽量选择表面植被覆盖较少的地形区进行拍摄,并尽量不要在实际条件较为恶劣的区域拍摄,从而保证拍摄图像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3.2.选择合适的像控点
在使用无人机进行摄影测量工作时,像控点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对整体图像的质量有着较大影响。技术人员必须按照相应的计算规律,对影像控制点进行科学的选择,确保无人机在完成拍摄任务后,可以获取较为清晰的图像。在进行图像控制点的选择时,应尽量设置在靠近无人机运行路径的周边,同时和侧面间保持一定的合理距离。从当前我国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现阶段最常使用的影像控制点的确认方案,主要是通过四角法和八点法进行。同时,在进行影像控制点的选择时,还应当尽量选择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区域,并且在控点的布置时,充分考虑到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尽可能地保证无人机在完成相应的图像拍摄后,更加高效、准确地完成数据传输。除此以外,通过无人机进行摄影工作,主要就是为了帮助测绘人员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所以,在无人机运行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对关键控制区域的设置,确保可以借助无人机获得测绘区域内部的各项关键点的准确数据。
3.3.进行补充测量
虽然通过对无人机的应用,使得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应用无人机进行测量时,还是容易出现拍摄盲区。针对这一情况,技术人员要在拍摄过程中,做好相应的补充拍摄测量工作,然后将补充拍摄测量的结果和原有的结果进行组合,从而得出更加准确地拍摄数据。如果在拍摄的过程中发现了多处测量盲区,就应当根据测量盲区的实际情况,选择通过人工测量的方式完成补充测量活动。
3.4.做好三角测量
在许多特殊地区进行工程测绘时,仅靠传统的无人机进行摄影测量已不能适应实际测绘工作的要求。这时,要用三角法来进行测量。这种方法主要是将无人机的测量技术与 GPS技术结合起来,利用 GPS的地理信息,再加上地面上的测量设备和无人机拍摄的影像,从而得到更为精确的测量结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很多测绘项目对测量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应用无人机摄影技术进行测绘,提高测绘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玉盛.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15):205-206.
[2]郭元勋.测绘工程中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21,(06):93+95.
[3]张英杰.测绘工程中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运用分析[J].居舍,2021,(07):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