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背景之下,媒体也进入融合的状态,媒体融合的大背景环境中缺乏相应的专业人员,这会影响媒体融合的最终效果,而高校是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基地,所以要想获得更高层次的人才,我们可以根据现实需要,增强与高校合作,培养相应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从而更好推动融媒体环境中新闻媒体的进步和发展。
一、媒体融合环境下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在媒体融合之前,传统的新闻媒体工作对于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一般是满足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即可,高校只会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传授,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媒体的不断融合,使得当前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高等院校在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才时,也必须要做出相应的创新和改变。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专业的技能,可以进行营销、装扮,还需要具备评论采编等能力,由此看来当前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加综合化的需求。这也体现出在融媒体大环境背景之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冲突逐渐显现,要想推动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持续发展,就应当做好高素质专业性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的培养工作,而且要想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尽快的完成融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培养相应的专业人才,在媒体融合概念出现的时候,有关方面就已经制定了政策与措施,目的是加快媒体行业的发展,而当前时期下媒体融合逐渐完善,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更加的多样化,不仅要满足全方位多层次的需求,还应当提高人才的综合能力,这样才可以保证人才的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同时具有长远的眼光和创新能力,推动媒体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二、当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
2.1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课程的设置缺乏合理性
在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更加综合性,但是由于一些高校并没有对新闻类专业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导致相关专业的学生只具备相应的基础和理论知识,却并不具备综合性的专业素养。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媒体融合的时代,所以高校的新闻类专业教育工作也必须要得到转变,对新闻专业人才的素质教育进行加强,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开设的数量。当前部分高校在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普遍出现不满足媒体融合发展的情况,对于人才素质的重视程度不足,同时也忽略了人才的适应能力。这些都是传统新闻专业培养时遗留的问题,只注重采编人员培养的速度却没有考虑培养质量。所以在当前融媒体时代之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素质必须要得到全面的提升,这样才能让学生进入社会之后顺利就业。高校应当根据当前的广播电视台的发展需求,调整人才的培养方式,考虑媒体融合的发展需求,提升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
2.2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不注重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中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模式是在课堂当中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但是由于广播电视与新闻类专业拥有很强的实用性,所以局限于课堂内的能力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走入到社会当中进行实践,但是很多高校都没有对实践活动加强重视,在课堂上新闻等专业类的学生只是被动的进行学习,缺少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实践操作能力较差,这样在进入社会之后,将无法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2.3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师缺乏媒体工作经验
高校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最注重的就是学历,尤其是那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拥有博士和硕士的毕业生颇受欢迎。在对教师职称进行评比时,以发表的论文数目为评判标准,更加重视对其进行科研考核。而作为一个拥有高素质教育背景的新闻专业的教师,由于缺少传媒工作的经历,不懂得新闻传媒的发展,因此,在教育上不能做到有的放矢。
许多高校在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人才进行培养时,常常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尽管在教学中也会出现一些案例,但不能打破教科书的限制,缺少创造性,导致了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虽然理论知识渊博,但实际操作能力欠缺,在工作中失去竞争能力。
三、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解决策略
3.1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中要注重课程改革
高校在实施新的教育理念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把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列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在媒体融合快速发展的今天,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与时俱进。
在加强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研究。在专业教育中,要对学生的知识需要,学科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进行深入的探讨。
3.2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要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广播电视台新闻机构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既要求学生的知识层次,又要求具有全面的学习和应用的能力,并且可以在专业上进行持续的革新。因此,广播电视新闻类专业所要培育的既要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又要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在广播电视新闻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技能,注重课程的针对性和新的知识的融合,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学校要经常举办实践活动,比如到新闻单位实习,参加学校的学术讨论会,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3.3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师的职业素质有所提高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对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为了适应新的教育需求,新技术技能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要改善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加强对专业师资队伍的培训,为其提供在培训机构进修和学习的空间,让其获得新的学习经验,从而提升自己的知识质量。此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技能,到广播单位去累积工作经历,以传授学生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新的思维方式,重视参加实践活动,累积实践经历。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深入,要求教师和学生们进行全面的沟通,并进行专门的讨论,以达到符合学生学习要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当今媒体融合的新形势更加熟悉。
四、结束语
总之,在信息化条件下,多种媒体的相互融合,对广播电视台的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针对目前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必须根据新形势进行相应的调整,既要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能力,又要进行课程内容和方法的创新,确保专业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乐.媒介融合视阈下高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创新 探讨[J].长江丛刊,2018(8):96-97
【2】卢娟.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专业全媒体人才培养路径 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68-69.
【3】黄筝.“一专多能”视阈下的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导 向设计[J].西部广播电视,2018,427(1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