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探究
DOI: 10.12721/ccn.2024.157478, PDF, 下载: 164  浏览: 587 
作者: ​胡士同
作者单位: 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摘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国企经营发展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就当前国内外形势分析,笔者认为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应尝试从更新工作观念,明确目标定位;领导以身作则,建设内部风气;丰富工作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健全激励机制,规范工作体系四方面展开研究。

引言: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建的一部分,一直以来深受国企重视,顺应时代的发展改革工作机制是现阶段亟需研究的项目。从历年工作情况来看,思想政治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将其作为国企发展的主心骨与核心力,无疑是为后期的经营建设提供了优势。因此,国企在现代化思想政治工作中,应掌握内部情况,探寻针对性与有效性策略,落实这一工作。

一、更新工作观念,明确目标定位

国企一直以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在社会市场中处于领头羊的地位,是因为思想政治工作从未停止,为内部的经营与发展谋求了福祉。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内部发展经营、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上升到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为自身的竞争夺取胜利的法宝[1]。具体来讲,国企管理层、党委等部门应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安全管理、生产经营、工作作风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关联起来,让各层级的员工正确理解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更新思想观念,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亮,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在这一阶段,应重点以基层员工为主,管理层可借助线上、线下多种方式调研、观察、召开会议,为员工提供“说话”的平台。基层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整理与归纳他们的意见对企业的决策有积极作用,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让企业更好地发展与经营。各部门应相互协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改善优化,明确思想政治工作在内部运营中的积极影响。员工在更新工作观念的基础上,国企内部还应创新工作理念,结合现阶段发展形势对工作做出规划与评估,确保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二、领导以身作则,建设内部风气

领导是内部员工的表率,只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为下属做好榜样,为内部环境建设做出努力。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改革中,国企应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明确领导干部的作风,确保党的政治核心不会动摇。在规范领导干部行为规范时,内部或由上而下形成良好的思想作风,共同为企业的文化建设做出贡献。除了精神环境建设之外,还应注重工作环境的建设,国企要为内部各部门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场地,完善物质设施,增强技能培训力度,并在公众舆论上进行正确的引导,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在内部的影响力,提高国企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最重要的是,领导干部与思想政治工作群体应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确保工作科学有效的实施与开展[2]。在能力提升过程中,可尝试成立一个由专家组成的监督管理团队,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监督力度,避免小错误酿成大问题。监督团队对国企的各个部门、各个层次的员工都应一视同仁,依据政策制度与相关法律做好监督与管理工作,确保企业各部门协调发展。除了监督团队之外,内部员工还具备评价的机会,对领导干部的作为做出评价,体现民主性与人文性优势。在领导干部与基层员工的参与中,良好的内部环境得以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或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开展。

三、丰富工作内容,创新活动形式

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以直观的内容与丰富的形式为主,国企在这一方面,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通过不同的方式掌握员工的生活需求与工作状态,根据思想动态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思政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形势和任务、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理想与道德、民主与法制等,旨在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觉悟,落实思想建设。在基本的内容中,国企还应融入更多思想政治内容,将内部先进模范案例、社会热点话题融入其中,构建完善的工作内容体系。在形式方面,可定期举办文体活动、建立党员图书室与活动室等,力求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增强内部服务的标准化与特色化,逐步提升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可度与关注度[3]。新时代背景下,应科学利用信息科技手段,构建信息交流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线上教育,让员工时刻能接受到思政教育,进而树立正确工作观念,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此基础上,还应渗透个性化工作方案,在实践中观察成果,并根据现状制定方案,体现党建特色。与此同时,还应在基层加设文化工作人员,优化人才队伍,并设立激励机制,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

四、健全激励机制,规范工作体系

激励机制是指通过有效的刺激、奖励等激发内部员工创造热情的系统性措施,多包括诱导因素集合、行为导向制度、行为幅度制度、行为时空制度、行为归化制度等。诱导因素包括绩效奖金、晋升与培训等;行为导向制度包括制定目标与期望,让员工朝着目标努力;行为幅度制度强调奖励与员工的行为匹配;行为时空制度是指行为在合适的时机与环境中发生;行为归化制度是指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与规范。从现阶段部分企业实施的激励机制来看,对优化内部工作有深远意义。国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引入这一机制,结合内部情况制定全面的考核与评估制度,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4]。“五位一体”战略目标的提出,预示着国企应将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结合起来,让政策贯彻落实,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与价值。健全激励机制可发挥内部传帮带的作用,改变不良风气,既不影响工作的重心,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融入思想建设工作中,提高党建工作效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国企在激励机制建设方面,应由上而下展开调查,了解不同部门的工作内容、指标,判断激励机制的可行性。进而根据部门特点与实际情况制定便于实施的制度,发挥激励机制的辅助价值。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探究是寻找现代化发展路径的重要构成部分,值得各大企业重视。国企肩负着国家发展与社会建设的重任,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为民生事业谋求福祉。因不同企业内部各有差异,在实践工作中,还需围绕情况探究可行性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子建.构建国企“大思政”工作体系的“五满”实践[J].中国煤炭工业,2023,(09):46-47.

[2]杨建华.创新“技培思政”锻造豫电铁军[J].河南电力,2023,(08):58-59.

[3]白兰.企业政工干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J].现代企业文化,2023,(21):58-60.

[4]贾沛毅.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的有效结合策略分析[J].现代企业文化,2023,(19):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