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发展中的智能建筑设计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智能建筑设计作为智慧城市的主要环节,其设计质量和智慧城市发展有直接联系。建筑企业要合理利用智能化技术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引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逐渐普及在各行业中,有效推动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智慧城市以数字城市为原型,在日常发展中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服务和管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从目前智慧城市发展情况来看,智能建筑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智能建筑和智慧城市间的融合发展。

1智慧城市和智能建筑概念

1.1智慧城市概念

在2008年11月IBM公司首次将“智慧地球”概念提出,而“智慧城市”正是由这一概念引申而来,在各个国家受到高度重视。打造智慧城市说明城市化建设进程正向着科技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逐渐实现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在打造智慧城市过程中,依托较为先进的互联网通信技术实现各产业间有效联络,在迅捷的网络优势下,推进城市智慧化建设,在生活中提供更为高效且便捷的体验。智慧城市是当前城市建设信息化水平提升的重要体现,在先进理念及技术支撑下,做到智慧化城市运营管理,为城市和谐稳健发展奠定基础保障。

1.2智能建筑概念

智能建筑设计规范中明确提出智能建筑概念,是将建筑物作为载体,将各种智能信息应用其中,集管理、程序、系统、架构等环节于一体,形成相互协调的整体,并具有全面、便利、高效等特征,给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智能建筑中的各种技术能给人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并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效率。智能建筑能自动调整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质量,通过设置系统中不同方面的参数,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此外,智能建筑还具有健全的通信系统和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在设计中要合理设置布线系统,让强弱电有机结合,从而高效实现电缆设计工作。

2智慧城市理念的特征

2.1人性化

从智慧城市理念来看,人性化是设计的核心。智慧城市理念提倡以人性化的设计来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感觉,有效的提升居民的居住满意度。在建筑设计中,以智慧城市理念作为指导,可以充分地彰显以人为本的特点,使得用户的设计需求得以满足。在建筑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开展项目建设,既可以确保建筑项目的建设质量,还可以将施工对周边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为客户提供满足的建筑空间。

2.2智能化

智慧城市理念在应用上,必然以先进的现代技术作为支撑,运用信息化手段使得智慧城市系统的建设需求得以满足。在建筑设计方面,相关设计人员有必要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对各种建筑数据、相关信息资料进行收集,对设计工作进行细致的分析,确定客户对建筑的实际需求,以此来为建筑设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另外,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专门的网络端口用作上传数据的工具,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充分运用智能化信息技术,提升设计工作的效率。

3基于智慧城市的智能建筑设计策略

3.1智能给排水系统设计

给排水系统是建筑工程中电气安装的重要构成,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管网、排水分区排口等要素选择适宜的监测点,安装在线液位计、在线超声波流量计等设备,构建集液位、流量、水质多指标一体化的在线监测网络,对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中的水泵运行状态、给水水质等相关数据进行精准化收集与动态监测,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管理提供动态、海量、多元的数据支撑,也为给水系统智能化调整水流速度提供依据,最大限度地帮助用户节水省水。同时,智能给排水系统可结合给排水管道中的液位、流量等数据对管道破损、泄漏等故障加以预警,减少管道故障带来的水资源浪费。

3.2明确智能化建筑的实施标准

在设计智能建筑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根据社会发展水平、建筑使用功能等合理设定智能建筑设计标准。通过总结以往建筑设计经验,在智能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要以人为本,从居住者的使用需求出发,合理规划建筑的各功能设计,包括采光强度、温度等内容。另外,工作人员可从屋顶、天花板、墙面等方面进行智能化设计,有利于布线架空底板,有效利用空间,且管线不会出现太多交叉点,施工流程比较顺畅。

3.3智能空调系统设计

智能空调系统是利用温湿度传感器等对室内温湿度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利用控制元件对智能空调系统的启闭状态进行控制,为建筑物室内保持恒温恒湿等相对适宜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提供智能化技术支持。此外,当前智能空调系统的研发愈加先进,可采用无功补偿技术与物联网技术,在空调系统运行期间控制制冷与制热余量,并依靠人体对温度的模糊感觉以及日常起居习惯智能设计空调系统能源供应模式,实现最优化的智能空调系统设计效果。

3.4充分应用B/S访问模式

由于智能建筑中数据参数和种类趋于多样化,构建标准通信协议成为传感网络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立标准通信协议前必须将建筑物现有检测信息特点考虑其中,形成相互兼容的通信规则,有利于提高物联网建筑中多源异构数据的传输效率。在智能建筑优化方面,设计人员要根据功能需求,合理规划集成设计工作。同时,为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的可持续性,设计人员要结合智慧城市实际情况,完善智能建筑系统体系。设计人员可通过B/S访问模式、门户技术等,保证智能建筑系统安全运行。

3.5充分利用智能云计算技术

智能云计算技术作为推动智能建筑安全设计的重要环节,在日常设计中,设计人员要注重分析云计算服务的结构,通过智能云计算技术优化智能建筑服务质量,提高智能建筑的应用效果。近年来,随着云技术不断优化,为物联网建筑数据存储提供了新思路,可采用云计算平台进行信息处理,实现数据的高效管理。同时,智能建筑要具有较强的数据储存功能,数据库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主要用来储存通过传感网络所收集的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有非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实时数据库等,不同数据库具有不同的特点,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构建健全的数据组织结构,有效管理数据内容。

结语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科学、合理运用可提高建筑物的智能化控制水平,为住户带来便捷、舒适、安全、高效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在建筑智能化设计方面,可充分引入智能空调系统、智能给排水系统以及智能照明系统,对建筑物室内温湿度、光照度以及供水等进行智能化调控。

参考文献

[1]史北祥,西蒙·马尔温,杨俊宴.后智慧城市转型背景下高密度城区建成环境的品质提升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21,36(2):16-21.

[2]盖钰娜.智能背景下城市共享停车风险及对策研究——基于ANP-Fuzzy模型[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3):26-28.

[3]孙小萍,李楠楠.浅析BIM技术在智能化建筑运营管理中的应用——以同济设计院集团大楼为例[J].散装水泥,2021(1):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