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是综合医院一个极为重要的科室,其主要针对婴幼儿乃至青春期的儿童进行诊疗,主要包括这些患者的健康及卫生问题。由于儿科患者对象为年龄较小的孩子,在临床中容易出现哭闹、不配合医护人员、自身抵抗能力差且不同患者之间相互影响,给儿科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在临床中如果患儿哭闹未曾得到及时的改善,患者家属也会出现较高的不良情绪,影响医护工作的开展,甚至还会引起医护纠纷。因此,临床实施科学管理,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十分必要。有学者提出了人性化管理模式,这种护理措施在儿科护理中效果非常明显,不仅减轻了儿童在治疗期间承受的痛苦,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效果。作为人性化管理主要指的是在护理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关怀作为一切护理工作开展的基础,进而形成综合、科学的护理管理策略。文章结合医院儿科护理现状,分析了人性化管理模式下的儿科护理要点,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中选择了某医院儿科在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6个月,最大的为12周岁,平均年龄为6.3±2.2岁。在征得家属同意之后,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患者8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孩45个,女孩44个,平均年龄6.3±1.1岁,这些患者入院原因为支气管哮喘20例,小儿高热23例,小儿腹泻25例,肺炎患者2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孩48个,女孩41个,平均年龄6.3±1.3岁,入院原因中支气管哮喘患者18例;小儿高热患者21例,小儿腹泻患者28例和肺炎患者22例。就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相比,各项数据都五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在患者入院之后,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包含了:检查护理、用药护理、健康知识宣传等内容。观察组患者在这些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性化管理护理措施,其包括以下措施:首先,在护理工作开展之前护理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的培训,拥有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且护理人员外表形象干净利落,尤其要保证妆容素雅、态度和蔼且时刻带着微笑,此外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举止文明对患者吵闹有足够的耐心解释和引导,绝对不能采取暴力的方式堆到患者。其次,由于儿科护理中患者本身的特殊性,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要不断强化自身专业技能,拥有过硬的护理操作水平且每周对护理人员开展培训,定期进行考核,降低因护理人员自身技术水平不过关引起的护患纠纷。再次,在护理工作中要明确每个护理人员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表,防止因护理任务分配不合理造成的护理失误以及护理工作不到位的现象,另外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计划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第四,塑造温馨、舒适的儿科环境,儿科患者因年龄、性格等特殊性,如果在病房布置花草、动物以及卡通图片,对于医院制度、住院须知等规章也采用颜色鲜艳的卡片,那么病房必然会形成温馨的环境,幼儿在病房内也必然会感到舒适和开心,提高幼儿医疗配合度。第五,与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当幼儿家属对医疗、护理情况有疑问甚至态度恶劣、倍加指责的时候,护理人员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仔细聆听家属意见之后再细心解释,不要着急动怒,科学疏导家属的不安情绪,给患者与家属治疗的信心。最后,在护理工作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关注患者日常治疗、生活等需要,了解患者不良情绪发生原因,加强巡视并做好安全意外防范工作,当幼儿出现惊恐、害怕等不良情绪的时候,要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和转移幼儿注意力。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对患儿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计算满意度。其中满意度主要对患儿的家属进行评价,包含10个因子,每个因子10分,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很满意,60分以上为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满意率为很满意及满意者所占比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8.9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7.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儿科是综合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但由于儿科患者普遍年龄小、心智不成熟、活泼好动且对新鲜事物的恐惧感较强,在治疗中对医院、医护人员和病房其他陌生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治疗效果。另外,患者家属由于过于担心幼儿身体状况,一旦治疗效果不明显,必然会对医生、护士进行指责,影响治疗效果的同时容易引发护患纠纷。经本次实验研究表明,由于儿科患者活泼、好动以及年龄小的特征,治疗期间很容易发生坠床等不良事件,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由此提示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儿科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观察组患者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可见在人性化管理模式下护理能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突出了人性化管理模式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
综上所述,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吴若云, 秦娜娜. 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人人健康, 2020, No.512(03):234-234.
[2]薛连芳, 夏春晖. 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20, 017(009):38-39,42.
[3]王珊珊.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20, 017(010):18-19,22.
[4]罗雪, 谭晓丽, 王媛媛. 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运用[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年30卷20期, 250页,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