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实践中循证护理的应用观察
摘要: 分析研究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来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情况及护理不良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度和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不良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儿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实现患儿不良发生情况的有效控制,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来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童23例,女童27例,年龄3岁至11岁,患者平均年龄5.54±2.13岁,其中支气管肺炎患儿14例,腹泻患儿14例,热性惊厥患儿11例,其他疾病类型11例。实验组50例患者中,男童24例,女童26例,年龄3岁至12岁,患者平均年龄5.58±2.23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1.2方法其中支气管肺炎患儿13例,腹泻患儿13例,热性惊厥患儿13例,其他疾病类型11例。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对儿童进行全面的日常护理,做好儿童的基础饮食护理管理,实现患儿药物管理和病情观察,实现患儿生命体征的全面监测。每天还需要做好患儿的情况记录,确保患儿自身病情的全面治疗和控制。

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1)建立护理小组,由医院中护理资历高的护理人员组成循证护理小组,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由护理人员结合数据库和文献资料,及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小组人员按照护理的计划,制定和探讨计划的改进方案,每个环节和步骤都要有充分的理论知识,确保循证护理有较高的可信度。(2)明确护理流程,对于整个护理的流程,必须要给予全面的明确,结合护理目标,实现儿童机体疾病的全面控制和合理评估。对于不同儿童的差异性,需要制定详细的个性化护理管理方案,实现护理流程表的详细记录。通过逐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实现护理人员和家属疑问的及时明确,并且做好护理人员和医护人员护理的全面管理。(3)环境护理干预,对于不同的患儿,自身对于环境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必须要逐步减少外界灯光和噪音的影响,防止环境对儿童的影响。通过环境的全面护理,减少儿童的应急反应,实现儿童整个护理过程中的全面管理,保障环境的全面综合护理,提升患儿对环境的满意度,减少患儿的心理压力。

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情况及护理不良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研究,分为护理非常满意、护理不满意度和护理满意,总护理满意度=护理非常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对两组患者不良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是得出患儿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和家属投诉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分析

1.png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发生情况情况对比分析2.png

在本次实验中,对照组50例患者中,护理非常满意度为17(34.00%),护理满意度为24(48.00%),护理不满意度为9(18.00%),护理总满意度为41(82.00%),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16.00%),护理差错发生率为7(14.00%),家属投诉发生率为6(12.00%)。实验组50例患者中,护理非常满意度为25(50.00%),护理满意度为24(48.00%),护理不满意度为1(2.00%),护理总满意度为49(98.00%),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6.00%),护理差错发生率为2(4.00%),家属投诉发生率为1(2.00%)。实验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度和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不良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3讨论

儿科作为我国医院中的重要科目,在很多大城市的医院中,都受到一定的重视,而且很多基层医院都得到了明显的关注。但是由于儿童本身的身体发育情况较为特殊,每个儿童自身不同年龄段自身的身体变化十分明显,因此在儿科护理中,对于患儿进行全面的护理。在常规的护理方法应用中,护理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立项,因此笔者将循证护理应用在临床上,也是较为常见的护理方法,通过临床经验和理论的联合应用,结合个人情况,进行全面的针对性护理,逐步提升护理的整体水平。笔者在本文中,将循证护理应用在实验组患者中,通过实验分析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度和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不良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儿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实现患儿不良发生情况的有效控制,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常海燕.浅析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临床应用[J].今日健康,2016,15(2):292-292.

[2]鲍晓英,李秀萍.探讨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健康大视野,2013,21(18):482-483.

[3]马迎春.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医学,2015,9(9):239.

[4]王静红.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健康大视野,2013,21(8):264.

[5]严晓春.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6,(7):264-264.

[6]陈小雅.PDCA循证护理理论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14,(16).3582-3583.

[7]计琳琳.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5).268-268.

[8]宋凤美.循证带教与传统带教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5).76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