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强实体产业固本强基。产业兴,城市兴;产业强,城市强;产业聚,人口旺。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对于一个地区而言,产业是人口集聚的基础,是人口聚散的风向标,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就有什么样的人口结构。做强产业和优化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持续吸引人口人才的基本功,必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久久为功,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扎实练好产业建设的内功。如皋市要举全市之力,国家级开发区、省级高新区、如皋港区、区镇共建园区按照特色鲜明、协作互补、形成合力的总要求,持续共同推动如皋“3232”现代产业体系全面迈向中高端的发展目标。产业结构决定人才结构。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引领,通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推动人口人才结构持续优化,增强产业对人口人才的适配性和吸引能力。如皋要以争创国家创新型县市和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为必成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人才强市战略,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壮大创新型企业群体,将如皋打造成长三角新兴产业标杆和增长极。
二、用足人才政策筑巢引凤。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当今时代,人才早已成为引领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促进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日益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国力、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人才资源是关乎一国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影响城市之间竞争至关重要的变量。可以说,城市间发展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因此,必须用足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做好留才、育才、引才,用才四门功课,打造人才“皋”地,这是如皋实现凝心聚力、海纳百川的重要支撑。第一,要实现留得住的乡土人才,就要解决本土人才产业匹配度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本地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本地学子很大一部分不愿或无法实现对口就业。企业要根据当地发展实际和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第二,要善于内培外引。要引进并且留得住外来人才,就必须予以充足政策支撑,依靠实打实的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全力为人才搭好发展平台,努力营造人才发展良好氛围,系统化做好“引才用才留才”,稳步提升城市人才竞争力。
三、降低准入成本友好亲民。在收入水平相当的条件下,成本高低是决定人口人才集聚的重要自变量,一般来说,成本越低,人口集聚效应越显著。住房、教育和医疗是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需要翻越的三座大山,三者之中又以住房成本为压力之首。能否全面稳地价稳房价、能否较好的解决住房问题成为能否长期稳定引进人才聚集人口的关键性因素。一方面,如皋市政府可着力通过推进商品房开发、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老小区改造,努力构建多层次、覆盖广的保障性住房体系,满足不同层次人员住房需求。特别是做好做优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解决好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另一方面,建议学习国内优秀城市如长沙房地产“价格洼地”的成因,借鉴其“价格洼地”优势,用价格洼地赢得人才“皋”地的比较优势。如皋市委市政府需要在“房住不炒”的宏观背景下继续完善稳地价稳房价机制,让房子回归住的本性,同时给人才等刚需释放政策利好,通过相关政策性补贴减轻刚需群体购房压力。
四、提升城市能级宜居宜业。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找准定位,主动融入长三角都市圈,打造特色鲜明的宜居宜业城市,这是如皋增强城市吸引力的关键所在。一、要科学定位城市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如皋要坚持城市向南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进如皋主城和如港新城双子星联动发展,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加快建成如皋城市副中心。二、要不断加大精细城市建设力度,在细节上做足功夫。如皋城市建设要在“精”和“细”上做文章,坚持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三、要不断深化城市内涵建设,加快城市品质提升。城市品质提升,是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夯实未来发展的基础,是增强城市竞争力从而实现对人才吸引力的务实举措。四、要继续加大城市品牌创建工作,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和美誉度。如皋市要在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以文明典范城创建为统领,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高质量教育样板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市“五城”同创。要以三年必成的坚定决心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将如皋积淀的文化元素更多地融入到城市建设之中,着力提升如皋城市文化的软实力。
五、做强高等教育协同互补。高校是城市活力的象征,是最靓丽的青春底色。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拥有高校从直接意义上意味着城市常驻人口的增加,意味着直接服务于高校的城市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人口的进一步集聚;从间接意义上讲,政府和高校建立在产业发展基础上的校地合作,将有助于该地区的产业加速转型。要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外引内培并举,做大做强本土高教资源。第一是外引,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引进市外高等院校(校区)一所,为高等教育南通板块锦上添花;第二是提升,建议以如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水绘园风景区5A级创建为契机,迁建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如皋校区),提升校区和办学规模。第三是内培,以如皋中专和如皋第一中专为基础,加快本土高等职业院校创建力度,尽快建成如皋职业技术学院和如皋技师学院。要深化产教融合力度,实现人才留得住、引得进。高校资源是人才的蓄水池,但是实现本地高校人才留得住、外地高校人才引得进的关键还在于实现更紧密的产教融合力度。
六、用好生育政策生生不息。生育是人口的源头活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皋是世界第六大长寿乡,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县级市之一,人口自然出生率多年负增长。要以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为契机,结合如皋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提高人口增长率和外来人口落户率。一、要提高生育保障水平。如皋市政府要拿出真金白银加大在这个方面的保障水平,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政府的温度,通过提高生育津贴、生育保险等具体的可报销金额,并结合如皋市情制定适合本地的经济补助标准。二、要制定地方配套政策促进育龄女性职业发展。如皋市政府要制定并落实好相关配套政策,保障妇女就业合法权益,为因生育影响就业的妇女提供就业服务,这种在政策层面上的保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育龄职业女性的生育意愿。三、生育相关配套政策设计的核心在于如何提升育龄群体的生育意愿。为此,如皋市政府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有关税收、财政保障、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为老百姓减负,大力支持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给予更多的优惠与奖励。
作者简介:毛东进(1981.02-),男,汉族,江苏海安人,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