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针对性护理在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观察在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60例为我院2018年11月至2021年2月收治,奇数偶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将应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护理优良率、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对两组护理前、护理不同分期的CRP(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PCT(降钙素原)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优良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护理前比较CRP、PCT(P>0.05);观察组护理后不同分期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应用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

产妇分娩过后常见的乳房并发症之一即急性乳腺炎,多由于患者乳腺导管堵塞、乳头皲裂、乳汁淤积或是细菌侵袭而引起[1]。为了观察在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我院就2018年1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60例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现将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60例,研究时间在2018年11月至2021年2月,奇数偶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区间介于21-34岁,中位(26.84±3.62)岁,初产妇、经产妇分别为20例、10例,其中17例双侧发病,13例单侧发病。观察组:患者年龄区间介于20-33岁,中位(26.56±3.73)岁,初产妇、经产妇分别为22例、8例,其中16例双侧发病,14例单侧发病。两组一般资料(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具体为:(1)心理护理。多关心、安慰、理解、尊重产妇,为其行心理疏通与指导,并给予其必要的急性乳腺炎疾病相关知识宣教;(2)饮食护理。嘱患者多吃新鲜蔬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喝水,少喝汤,避免催奶性食物以及辛辣、刺激食物,比如鲫鱼汤、猪蹄以及辣椒等;(3)皲裂护理。指导患者正确哺乳以及护理乳头扁平、皲裂以及凹陷的方法,确保新生儿口腔以及自身乳房的清洁与卫生,遵循“按需哺乳”原则,若新生儿无法吸尽乳汁,可借助手法按摩、吸奶器等方式将乳汁挤出;(4)乳房按摩护理。一手将患者乳房托住并固定,另一只手采取顺时针方向对其行乳房患侧的按摩,使其排空乳汁。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护理优良率进行比较。护理优良率以优、良、差评价[2]:优:患者护理后不再出现乳房肿块与相关临床症状,血液检查未发现异常;良:患者护理后不再出现疼痛、发热症状,乳房肿块以及其他临床症状缩小、改善有明显,血液检查未发现异常;差:与以上评定标准不符。护理优良率需排除差例数。

(2)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护理满意度评分包括患者对我院基础护理、情志护理、护理操作以及护理态度的评分,每项0-100分,评分越高患者对护理越满意。

(3)对两组护理前、护理不同分期的CRP、PCT进行比较。护理不同分期包括急性炎症初期、积乳包块期以及炎性消肿期。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优良率

观察组护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优良率(n,%)76.png2.2护理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评分(分,x̄±s)77.png

2.3CRP、PCT

两组护理前CRP、PCT(P>0.05);观察组护理后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CRP、PCT(n=30,x̄±s)78.png

注:#为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在分娩3-4周后的产妇中具有较高发病率,可使患者出现皮肤红肿、患侧乳房畏热、肿痛等临床表现,更严重者甚至可使其出现乳腺脓肿,影响到其正常哺乳,危害到其身理、心理健康[3]

本次我院在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应用了针对性护理,结果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护理优良率,降低了其在疾病不同分期的CRP、PCT指标,患者对我院护理较为认可和满意。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常规护理虽可采取物理治疗、硫酸镁热敷等方式控制患者的疾病发展,但却无法关注和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因此一些患者配合度较差,甚至出现不配合护理的状态[4]。而针对性护理通过为患者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皲裂护理以及乳房按摩护理等措施,不仅能够使护理质量更加的优化、个性化,而且更加的全面、科学。此外针对性护理可同时关注到患者的身体、心理、生理等情况,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增加护患的有效交流,使其能够正确的面对、治疗疾病,改善不良情绪以及心理状态,对其乳汁的排出更加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护理效果更加优质,针对性更强,更适用于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5-6]

总之,在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以及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大力推广并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杨霞.同伴教育在行乳腺导管灌注治疗的产褥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8):157-159.

[2]金妙妙,洪中武,王明政.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展为乳腺脓肿的病原学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30(14):1771-1774.  

[3]张璐.早期穴位按摩乳腺管疏通联合乳房热敷护理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产妇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8):3419-3420.

[4]张婉玲,李素玲,王元元,等.多元化护理配合三才配穴疗法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02):108-110.

[5]李立锦.综合护理在中药外敷加红外线理疗治疗气滞热壅型早期急性乳腺炎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8):132-133.

[6]杨学芳,黄琪,李晨,等.针对性护理在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8,33(0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