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的接地技术分析与展望
摘要: 近年来,电力系统接地的可靠性、安全性一直受到生产运行以及设计部门的高度关注。所以,为了能够让电力系统正常且稳定的运行,一定要强化对接地技术的研究,能够明确该技术的应用现状,加大分析和优化力度。

1接地技术的类型

接地技术的类型有两种:保护接地技术。主要作用是保护防御,包括的技术有防静电和防电击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将电气设备外部暴露的导电部分利用金属外援接地以防出现漏电。这种技术主要是为应对高压串低压的情况,遇危险时可直接通过切断电气设备电源来解除。通过接地将电气疏导,防止静电的过度积累,也能防止在雷雨天雷电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功能性接地技术。相对更为复杂,主要包括逻辑接地、信号接地、屏蔽接地和系统接地四种技术。逻辑接地可使电气设备电位更加稳定,并能以此作为基准点进行参考。信号接地通过对电气设备的电气参数进行检查保证基准电位的安全稳定。屏蔽接地可将电气设备的电磁干扰导入地下,防止电磁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系统接地是为防止系统运行时的振荡影响设备运行。

2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作用

2.1防止电击

人体电阻的大小是影响触电后人体受到伤害程度的重要物理因素,而人体的阻抗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周围环境状况的影响,随着环境的湿度增加而减小,阻抗变小,遭受电击的概率就会增加。接地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防止电击,当电气设备和地表连接后,设备内部的电位就很接近地表的电位。因为电气设备有一定的对地电位,地表也有一定的接地电阻,当电气设备与地表连接时,电阻越大,发生故障时造成的破坏就越大。

2.2抑制干扰

电气设备采用的工作电源属于交流电,能够减少对地电容对电气设备的破坏。因此,电气设备采用有效的接地技术,可以抑制大部分电磁干扰,保障电气设备安全、平稳运行。

3电力系统接地技术的展望

3.1电力装置的冲击特性

对工频接地特性的研究非常全面,而如若想要进一步促进接地电位升频率的提高,尽可能降低接地电阻,可以有效地优化电网电压。然而,由于连续性变化因素的干扰和制约,并且连接到系统以及其他设备之间的相互作用依旧是现阶段研究人员的研究难点。故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比较困难。同时,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快,在电力系统中,新型智能设备也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实际发展阶段,紧凑型变电站也得到了良好推广。而这一情况的存在,电力设备对电磁敏感度明显增强。此外,设备在运行阶段,相互之间经常存在干扰的现象。因而,在这一层面,务必要加大研究力度。

3.2加强对接地装置运行的维护

日常运行维护是保证电力设备中电气设备接地技术运行稳定性与长效性的基础,相关人员要加大日常检查与维护的力度,对于装置运行的关键点以及可能出现问题的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及时发现装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迅速采取应对和维修的策略。电气设备检修人员在进行设备日常检查维护时,需要加大对接地装置的检查力度,对装置连接点、质量等进行全方位的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时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保证接地技术运行的稳定性与长效性。

3.3严格把控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和规范

接地装置的设置和安装并不是随意的,相反,一般都会有一定的规范性操作。如果接地装置的设置出现差错,很有可能会妨碍接地装置发挥保护作用,从而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为了更好地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施工要求和规范。例如,在设置变电所的接地装置时,要水平铺设接地体,其铺设有相当高的要求,人们不仅要在施工之前将施工规范烂熟于心,还需要严格把控设置要用到的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整个接地装置的质量。

3.4接地系统综合评价

通过对接地装置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知,其涵盖了非常多的特性,诸如:频率、冲击及直流等。因而,为保证系统的运行可以更加稳定且高效,需要针对接地装置的腐蚀情况,深入的进行分析,强化研究,对设备所处的土壤环境加以明确和掌握。之后,将此作为主要的依据,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接地系统的综合评测方法体系进行建立,科学使用。同时,认真分析现场的实际现状,加大对开便携式多功能综合测评仪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实现接地装置多功能检测目标,保证可以运用最少的时间,精准判断和评价接地装置,最大限度降低误差问题出现的概率,从而促进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3.5提高接地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接地技术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电气设备接地质量,因此,要想提高接地技术质量,最重要的是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在进行接地系统的设置、运行和维护时,每个环节都需要技术人员来进行操作,只有提升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才能更好地建设接地系统,提高接地装置的安全性、稳定性,提升接地质量,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3.6接地材料及防腐技术

由于电力系统在偏远地区建设的数量日益繁多,使得在具体的建设期间,所面临的地质条件也越来越复杂,接地体的腐蚀问题已经逐渐成为电力系统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于电力系统接地设备来说,需要加大研究力度,能够深入的对新型接地网材料进行研究,多方面考量材料防腐方面的问题。同时,由于我国电力系统对接地网质量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因而,一些新型的材料也被成功研发出来,整体的稳定性极强,可靠度很高,在不久的将来,接地网的新材料很有可能被应用到电力系统接地网中。

3.7做好安全保护工作

在使用电气设备接地技术时,必须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仅要保护电气设备,还要注重保护操作人员安全。使用电气设备接地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电气设备漏电的危害。在实际接地操作过程中,为了保证接地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对设备的金属外壳进行安全性处理。电力设备运行往往会受到静电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发生触电爆炸,而电气设备接地处理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除此之外,对电气设备进行屏蔽接地,还能够减少电磁感应现象,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

3.8复杂地质接地仿真分析技术

新形势下,我国电力行业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的同时,电力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所以,对于电力系统基础设施来说,其建设的地址越来越远,再加上电力系统安装地区十分复杂,地质条件较为恶劣,从而使得接地装置仿真技术的应用面临了很大的难题,挑战和问题逐渐增多。同时,针对一些电流较大的发电站,诸如:水电站等,也应该在综合考量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加大研究力度。

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设备中电气设备的常见接地类型包括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等,本研究通过对电力设备中电器设备接地技术的分析,发现在应用电气设备的接地技术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接地装置在不同条件下的基本技术要求,同时加强对接地装置运行的维护,有效提高接地装置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为电力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苏琪.关于供电系统和电气设备的保护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9,32(1):150-151.

[2]唐鑫.论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接地技术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5(7):236-236.

[3]张维军.电气设备接地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9,22(6):224.

[4]夏月芹.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9,17(1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