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如果患者属于危重型病情,医护人员需要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各种生化指标,分析患者血气值,为患者制定优质的治疗方法。由于患者需要检查不同种项目,所以需要血液样本也有所不同[1]。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多次采集患者静脉血液。不仅会影响患者病情的治疗效果,同时还会增加溶血风险,医护人员工作含量也会有所增加。相关研究[2]学者提出,在分析患者动脉血血气值过程中,采用剩余血进行生化检验也能够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可以减少患者血液检验含量。基于上述原因,本次研究分析剩余血对微微重型患者的诊断效果。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到我院医治104例危重型疾病患者,选择区间为{2020.1-2021.2},按照数字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剩余组和采血组,剩余组52例,男性24例,女性28例,年龄:22-75(48.5±8.8);采血组52例,男性26例,女性26例,年龄21-74(47.5.0±8.8),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属于危重症疾病;(2)患者知情后,签署知情同意书方可进行研究;(3)患者精神状态良好,具有一定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4)患者和家属都属于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1)患者有心血管和脑血管等慢性疾病;(2)患者有丙肝、乙肝等等携带者;(3)患者患有癌症疾病患者配合度较低,不具有依从性。
1.2研究方法
采血组通过静脉血检验方式进行检验,采集3毫升静脉血液,剩余组采用静脉血剩余血检验方式,同样采集3毫升血液。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生化指标。
1.4统计学意义
使用(x̄±s)对数值变量展示,检验t,使用%对定性资料展示,检验X2;0.05为中界点,弱是P较中界点小,代表数据差异明显,软件工具:SPSS23.0。
2结果
对比剩余组与采血组各项生化指标,剩余组与采血组无显著差异,(P>0.05)。
表1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概率[n(%)]
3讨论
大部分危重症患者需要进入重症监控室治疗,在给予患者优质护理的同时,需要时刻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与生化指标,同时还要通过分析血患者血气值,了解患者的病情状态[3]。调整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对于危重症患者而言,具有病情变化快、病情比较严重的特征。在采集患者静脉血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穿刺,不仅会刺激到患者,同时还会增加患者失血的风险,对患者治疗有严重不良影响。所以患者在治疗阶段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方式,减少抽血时间。同时也不能影响监测各项指标值。
有学者提出,通过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过程中。使用静脉剩余静脉血检测患者生化指标,与常规静脉血检测指标值相似。采用此种检测方式,可以减少采血次数,同时也能够减少采血含量,对患者预后有良好影响。在本次研究中才学组采用静脉血进行生化检验[4]。剩余血采用动脉血气剩余血进行检验。检测两组患者的溶血磷脂酸、天门冬氨酸氨基酸转移酶。以及通过检测可以得知两组患者的总胆汁酸。血糖水平等生化指标通过检测可以得知两组患者的总胆红色素,乳酸脱氢酶。以及血糖水平等指标无显著差异。在本次研究中,增加了检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溶血磷脂酸。水平等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对诊断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也能够反映出患者脂代谢紊乱的重要标志。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了解两组患者的。同行泛胱氨酸水平与溶血脂磷酸无显著差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剩余组与采血组各项生化指标,剩余组与采血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本次研究中,由于受到一些因素限制,所以所选择的病例较少,研究时间较短。因此,研究结果与实际结果有少量偏差,所以在未来检验中,将会不断增加探究例数,增加研究时间,使结果更加标准化。
综上所述:动脉血气剩余血在危重症患者生化检测中,与动脉血检验结果大致相似,同时所用血液含量较少,可以作为临床上理想诊断方式。
参考文献
[1]宋勇.动脉血气剩余血用于危重患者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9,003(021):107-108.
[2]聂逢兵.动脉血气剩余血用于危重患者生化检验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012(001):3.
[3]孙会,侯盼飞.危重患者生化检验过程中采用动脉血气剩余血的临床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033(014):2.
[4]王乃南.动脉血气分析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ICU危重患者检测中应用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026(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