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理念之下,教学课堂已经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因此,教师就要在教学当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要想不断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就要积极地学习新颖的教学理念,并要将其融入教学当中,以此实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不断革新和高效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构建。
(一)深入解读教学内容,设计整体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设计,需要教师首先对所要教学的一个单元的内容,或者一个核心知识内容体系,做出系统化的分析,确定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并依据单元目标,确定每个课时需要达到的目标。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的内容编排,呈现出整体性、结构性、系统性的特点。在每一个单元中都有最核心的内容和关键的知识点。教师要通过对单元的分析确定单元目标。主要内容包括主要教学任务、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问题解决、学生单元发展目标等。在单元目标的指导下,再做出每一个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从而使单元总目标对每个课时的目标发挥统领作用。
(二)根据学生数学能力,展示多种问题解决方法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做到以学促教、以学定教。结合学生数学能力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通过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认知能力、数学基础知识、兴趣经验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任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凭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自主探究深度学习。
(三)设计深度练习作业,迁移拓展深化思维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拓展、应用是深化思维,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的有效手段。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有了准确、全面的理解及把握,才使学会转变为会用,真正把握深度学习的真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知识的常规形式通常是做练习。深度学习教学理念下的数学练习形式是多样化、层级性的,如同步练习、提升练习、迁移拓展练习等。常见的有数学题注练习,它是情境、文字相近,问题有别的多个练习题目,题目的难度有递进性、同层级的特点。教师可以使学生通过做这些题目,经历有效的练习过程,提升数学综合能力。
(四)巧设启发性的问题,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近年来,在核心素养和深度学习理念的日益渗透下,不少教师会下意识地认为,深度学习就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任由学生去发现并探索新知识。但是,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是极为抽象的,很多学生即便在教师的带领下都学得相当困难,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更是天方夜谭。因此,在学生展开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依然需要指导和启发学生。而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引导手段。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去设计问题,以此引导和启发学生。但是就目前的课堂教学情况而言,很多教师的课堂提问只是为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设计的问题往往也缺乏延伸性,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效果并不理想。
(五)注重新旧知识关联,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在核心素养下,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深度学习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而数学知识的掌握是螺旋上升的过程,同时数学知识本身又存在连贯性与逻辑性,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遵循数学知识本身的特性,着重关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数学基础越来越夯实。
(六)彻底更新教学观念,加强数学和生活联系
由于应试教育在我国的长期影响,所以即使已经提出了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但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还是会经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数学的教学课堂氛围日渐生硬和呆板。为了不断提升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教师就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观念的革新。教师要将人文精神的思想融入数学的教学课堂之中,把学生放在数学教学的主体地位上,并进行科学的指导和监督。只有彻底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师才能够摆正自身的角色定位,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从而不断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七)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基于这种认知,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围绕数学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教学设计,并要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之后,教师就可以进行课外知识的扩展,以此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要想不断提升数学的教学效率,那么教师就不能够忽视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提出,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差距,教师就要尊重他们之间的个性差异和学习差异,摒弃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式,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教学。针对班级当中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要对他们进行详细的了解,对于没有家长监督的学生,就要培养他们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于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学生,就要增强他们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学习方法有问题的学生,就要教授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也使得他们的学习动机被有效激发出来,让其能够在不断进步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魅力“征服”学生,最为主要的方式就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结束语:实践证明,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富有生趣,绽放魅力,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思维。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需要,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柯达余.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有效策略研究[J].读与写,2021(10):72.
[2] 江白落珠.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研究[J].读与写,2021(15):61-62.
[3]蔡赛林.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的研究[J].家庭·育儿,2020(1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