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警察现场救护课程线上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DOI: 10.12721/ccn.2022.157195, PDF, 下载: 351  浏览: 2654 
作者: ​陈晓
作者单位: 上海公安学院警察现场救护
关键词: 在线教学;问题与对策
摘要: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情况,分析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学生在线教学质量受多方面影响,比如:学生自主性差、缺少训练装备、受疫情影响情绪不适等等。因此,以疫情为契机,打造精品在线课程,还需要从教师创新在线教学新形态,利用智慧教学以及超星“一平三端”在线教学模式,拍摄和录制优质在线课程供学生学习与训练。

引言:2022年3月,上海全城转入全域静态管理,学生教师居家办公教学,学院全体师生转入在线教学。同时学院开展2022年度“线上教学十佳课程”评选,要求加强线上教学新模式探索,营造良好的线上教学创新氛围,提升在线教学效果,结合学生居家实际环境、实训条件,组织2022级本科治安学员探索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训,进一步创新警察现场救护在线教学方法,打造在线教学优质课程。

一、在线教学中的问题发现与起源

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爆发,我院警察现场救护在19级学生中开展第一次线上授课,授课过程中主要采用超星学习通建课,教师录课,其中在线教学主要以理论为主,2020年4月以后,全部转为线下实训课程。今年我院第一次将警察现场救护课程转变为线上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今年必须全部由教师直播形式上课,居家期间无设备无法开展实训,从而导致部分教师减少教学内容,或者因线上教学水平不足,开展直播过程中,智慧教学手段和方式比较单一,案例成旧,不能吸引学生兴趣。导致在线质量和线下课程教学质量不一致。

二、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师资线上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待提升

我院教师已经基本能熟练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突如其来的疫情,教师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教学知识和技能上,部分教师还不会熟练应用多种智慧教学方法上传教师演示技能动作录像、发布讨论,布置作业,进行线上教学数据分析,检测学生自学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缺少教学过程性管理与激励等等,不愿学习研究同行先进的线上教学理念与技能,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上。

(二)线上授课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学生兴趣

线上上课,让学生对着电脑屏幕感受到课程管用、实用、有用,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备课,去研究每节课中的“两性一度”、重点、难点,还是传统的讲授法,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必须打破传统线下教学模式,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思考怎么样把教学内容通过一个个警察实战案例结合起来,激发同学们兴趣,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起来,课堂翻转起来。

(三)课程考核设置不规范,教学过程管理缺失

    疫情期间课程考核方案要更新,经大家讨论,需更新考核方案,但因内部意见不统一,平时成绩比例维持现状,部分教师为自己教学和登记成绩方便,没有从人才培养的效果出发,平时成绩还是只占20%,考核内容过于单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认真对待,仅仅考前突击也能通过考核,所以我认为线上教学过程管理必须加大平时成绩,尤其是课后作业分数,通过课后作业检测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四)实训器材无法保障,只能就地取材

疫情下,学生居家训练缺少相应的急救训练装备,无高级心肺复苏模拟假人,无创伤救护三角巾、绷带、急救包、搬运担架、脊柱板等训练设备,教师线上训练实操面临着无米之炊的尴尬。为尽量让大家居家过程中训练急救技能,让同学们拿枕头做心肺复苏模拟假人,自制三角巾、绷带,模拟练习心肺复苏的操作训练和创伤救护的止血、包扎、固定,课后同学们进行了操作并录制视频,但自制的救护装备严重制约了技能动作完成的质量性。

(五)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课后作业质量不高    

在课后作业上,类型主要有客观题和案例分析题、撰写文献综述、实验报告等为主,实训课要求学生进行动手训练拍摄视频,线上教学不能完全有效监督到学生课堂纪律和训练质量,因腾讯会议摄像显示数量和画面大小制约,只能关注到部分同学训练情况,学生在纠错重点部分没有注意,课后主动求教老师情况少,从而课后操作视频作业质量不高。

三、警察现场救护在线课程的教学反思与建议

(一)统一思想,落实要求,确保在线教学质量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根据上海高校疫情防控准封闭管理期的新形势、新任务,将线上教学全过程融入现代科学技术,深化智慧教学应用,提升教学技术含量,改进拓展教学方法,积极学习超星线上教学经验分享课程,提升自身在线教学水平,不断推动教研室整体警察现场救护在线教学质量。

(二)坚持立德树人,紧紧围绕“四句话、十六字”

疫情下教学方式由线下变成了线上,坚持以习近平重要训词精神为指导,牢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融入到每节课中,坚持“培根铸魂,立德树人”。与时俱进,将抗疫精神、奉献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程教学,将公安民警抗疫过程中服务群众,救护群众的实战案例进行教学,在传授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同时,不断丰富课程思政元素,把“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融入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三)优化在线考核方案,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根据同行在线教学经验分享,线上教学的课堂表现与课后作业一般都占比在40%以上,通过考核的指挥棒来促使学生加强课堂学习与高质量完成课后作业。在学院新时代新发展和智慧教学的大背景下,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政务微信、腾讯会议等手段实现课堂翻转,加强线上课堂的管理,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在线课程和提前完全相关任务,课中让学生们积极互动讨论,课后巩固练习。

(四)加强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创新在线教学新形态

疫情期间,要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国家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智慧教学环境开展教学,创新组合式授课方式,积极构建“警察现场救护课程+N”的教学新形态。“警察现场救护课程+群指导”,教师要求学生拍摄练习视频,上传至教学平台。教师通过政务微信群以图片、文字、语音、白板等进行错误动作纠错和在线指导,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技能学习的兴趣。

(五)加强课后作业指导与个性化辅导

居家期间,实训带来了难度,可以利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室平台,如:情境化综合急救智能训练、车祸致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让学生在实时交互的虚拟场景中训练救护技能,撰写实验报告,不断提升学生应对不同场景的实战经验和能力。在技能操作视频训练批改过程中,虽然在直播中重点、难点已经明确,但学生实际操作还是离标准动作有一些差距,教师在布置理论与实训题外,针对个别同学的操作视频作业还要进一步加强指导,纠正错误。

总结,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到线上教学创新氛围,积极探索警察现场救护课程线上教学新形态,截止5月初,教师们已经在超星平台累计发表话题讨论,开展各类课堂活动数千次;“警察现场救护课程直播+虚拟仿真训练+课后操作拍摄视频+翻转课堂”,已经成为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新形态,有利保障了学院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活动整体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海军、张惠萍、程鹏,《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在线教学探析》,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年3月。

(2)胡小平、谢作栩,《疫情下高校在线教学的优势与挑战》,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