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高年级体育课堂问题行为分析
(一)小学高年级体育课堂问题行为表现
第一类是外部性问题行为,即通过直觉干扰教室内的教学活动,从而对学生的运动能力造成不利的后果。这些现象包括:从事与体育课程无关的活动,体育动作练习懒散,与同学或老师发生冲突,破坏或争抢体育器材,随意违反体育课程规定。外部性问题行为是一种很直观的表现,它反映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从而使体育课堂出现了一种混乱的现象,严重时还会引起教学活动的被迫停止,这是一种有着直接破坏性的问题行为。
第二类是内隐问题,它涉及到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能力,它破坏了师生之间的均衡关系,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负面的后果。主要包括:注意力不能集中,因交往胆怯而影响合作学习,被动地等待老师的指导,故意回避老师的问题指导,兴趣较弱或较窄。
(二)小学高年级体育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第一,就学生的运动观念来说,首先,小学生的运动观念比较淡薄;思想理念是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的最直接的原因,因此,在学生们的认识中,他们对体育学习的意义有很大程度上的偏颇之处,他们只是把体育课程当成了一项消遣活动。在这种不正确的观念的驱动下,学生们衍生出了一种松散的学习态度,他们对老师的指导和制约有了抗拒的心理,从而造成了经常出现的破坏课堂秩序的现象。二是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对儿童生长发育的作用。因为生长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原因,有些学生表现出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处事态度,他们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
第二,教师在指导方法使用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尽管素质教育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但有些老师还在重复着过去的旧方法,这就使得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更加严格。在课堂上,老师处于绝对的权力位置,而学生的个人意志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这就使得课堂上的教育活动缺乏人文精神和说服力,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反叛行为。除此之外,在对待个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的同学时,老师们所采用的是一种缺乏灵活性的管理方法,也没有将学生的发展需要作为一个切入点,导致了学生的问题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的矫正。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合理利用场地为快乐体育服务
良好的运动场是开展良好的体育教学的根本。但是,由于乡村地区的学校规模较小,现有的体育场所较少,加之近年来我国的小学班级越来越多,仅有的一个运动场无法满足多个班级的需求。所以,在布置场地、器材的时候,一定要以当前的情况为基础,并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和教学资源,为快乐体育提供更多的帮助,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例如,在六年级的“立定跳远”课上,通过调整跳台与跳台之间的间隔,来增加跳台的弹力和收腹抬脚的技巧。如此,小小的场地,灵活的使用了运动器械,激发了学生学习,锻炼的热情。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
在教育过程中,老师们要持续地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革新,并将其与高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表现欲强等身体和心理特征相融合,组织出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活动,来让学生们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说,在教学过程中,以小学生表现欲高的特点为依据,使用小组竞赛法,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将他们分成小组,去完成相同的动作,之后,再看看哪一组的学生做得最规范,哪一组的学生做得最标准,从而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进行多班教学的时候,可以组织一些班级之间的拔河比赛、接力赛等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还可以加强他们的集体理念。小学生喜欢玩游戏,在教育过程中,老师们将其与体育学科中的游戏和娱乐性的特征相融合,科学、理性地进行趣味体育游戏,这样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到体育的过程中,从而更好地将学生们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技巧都掌握得更好,从而让学生们体会到了体育带来的快乐,从而让他们能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锻炼的热情。
(三)采取正面评价鼓励学生快乐参与体育
孩子们喜欢表达,渴望获得老师的称赞与认可。在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老师要跟小学生的成绩相联系,采用积极的评估方法,以此来激励学生对自己的兴趣,让他们建立起自信,让他们体会到通过努力超越自己而得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愉快地参加到体育学习当中。例如,在“跳箱”课上,有的同学在看到又高又长的箱子时,会感到害怕。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抛弃单纯的说教和批判的教育方式,而是采用示范和鼓励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别人可以超越,他也可以超越。与此同时,要从低到高,逐步提高箱子的高度,减少箱子的难度,让他们从容易的高度开始,让他们敢于去尝试,让他们在最初的成功中获得信心,在轻松的成功中找到快乐。
三、结语
双减政策下创新小学体育教学,以创新为教学亮点,以提高体能素质为教学目标,以多种体育项目为教学载体,让小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以多种方式来开展体育锻炼。这种方式一方面尊重了双减政策的颁布目的和颁布意图,让学生可以在文化知识课之外接触和学习到更多体育运动内容。另一方面开发了体育锻炼本身的价值,让学生可以在课内体育锻炼和课外体育兴趣培养中找到乐趣。学校和教师未来要继续放大体育的育人功能,让更多的孩子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收获快乐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岳岩.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参花(下),2021(2).
[2]陈冬梅.小学高年级体育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对策[J].广西教育,2019(37).
[3]宋伟.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师如何优化课堂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