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逆商教育培养的路径研究
摘要: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业、就业、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一旦处理失当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逆商的培养愈发重要。本文就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压力来源、逆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套逆商培养体系。

一、逆商概述

逆商(又称逆境商数),是美国知名的职业训练师 PaulG.Stoltz于1995年提出的。逆商越低,就越容易导致意志消沉、不能正视挫折、不能承受压力、纵向回避、甚至是消极的厌恶。如今,智商IQ、情商EQ和逆商AQ统称为“3Q”,是衡量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标准。其中,逆商是成功的关键,因为人生是一条充满坎坷的道路,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克服和战胜困难,成功就会变得遥不可及。纵观古今,能够一帆风顺的成功人生,屈指可数,绝大部分都是在逆境、困境、甚至是绝境之中,凭借着坚韧的毅力,一步一步地走上了巅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在面对学习、人际关系等逆境时,往往会出现不知所措、被动回避等行为。特别是脆弱型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素质特别差,一旦遭遇挫折,就会产生沮丧、失望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当代大学生逆商的研究

大学是锻炼人的最好时期,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培养大学生的逆商意识是当务之急。在当代大学生中,如果能上大学,那就说明他们没有智力上的缺陷;至于情商,可以通过校园生活的丰富来逐步发展;但是逆商是当今大学生的很薄弱一个的方面,很难自我弥补。大学生的心理落差、就业压力、人际关系、贫富差距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对他们的影响很大。严重的还会使人在精神上感到迷茫、沮丧,从而使人对人生丧失信心。一个大学生如果没有自己的兴趣,就会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变成一个盲目的、无所事事的人,他就会变得自暴自弃,最终陷入恶性循环。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他们最终能够正确地理解和处理这些问题,并能够勇敢地面对。一些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会感到迷茫、纠结、痛苦,但他们会在艰难与挫折中做出正确的抉择。但也有一些大学生在遭遇困境、遭遇挫折后,经过长时间的迷失与痛苦,最终造成了心理问题。还有一小部分学生,他们会选择逃避和放弃,而不去面对困难和挫折,甚至会用过激的手段。目前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与问题,以及网上、媒体上频繁报道的某些高校校园惨案,这些事件其中蕴含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代大学生的逆商状况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必须重视并强化大学生的逆商教育,以增强其逆商水平。因此,培养逆商是当今大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大学生逆商效应的成因分析

首先,是家庭教育,作为一个人的教育开始的地方,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无可取代的作用,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生活压力很小,同时也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所以,上了大学以后,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人生还有许多事情要自己去解决,而不是只有学习。所以,这会对逆商水平的高低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是学校的教育。从中学“过度监管”到大学“完全自由”的转型,很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在学习上的不适应,从而导致他们的学业危机,进而影响到学生的逆商发展。第三,是社会交往。由于校园中不同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长期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矛盾。因此,由于彼此不熟悉,又不向彼此低头,所以很难在一起生活。大学生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在面临人生困难、突发不良事件时,无法应对、解决自身困境,进而产生心理上的压力。

四、教育与培养逆商的途径

逆商是人类的一种心理因素,其作用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教育、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提高而不断增长。因此,高等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逆商培育的重要环节,高校要将学生的逆商教育的常态化、细致化,要做到事无巨细,做到事半功倍,使之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是提高大学生的逆商意识。我们必须充分了解逆商的重要作用,逆商的水平不仅包含了克服困难以及摆脱困境的能力,还包括逆商的培养,这是一种直接影响和决定人类发展的逆商能力。因此,如何培养逆商意识,对提高其逆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大部分的学生所接受的各类教育,更多的是关注智力的开发与培养,而忽略了对逆商的教育与培养。所以,大学生的逆商意识总体上比较薄弱,这是教育体系不完善所产生的问题,高校应该积极地加以弥补。学校应该“在提高学生逆商水平的同时,使学生把被动接受逆商教育转化为自觉的自教育行动,增强学生进行逆商教育的动力及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自觉配合学校开展的逆商教育,同时实现有意识的自我教育”[1]

二是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有了理想,就有了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就有了进取的精神。中学期间的目标就是上大学、上好大学,有目标、有动力自然就会不断前进。但是有的人在上了大学之后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只知道刷视频、打游戏,无所事事。缺乏进取精神和艰苦的生活,必然会扼杀人的意志、韧性,使人意志消沉,不能直面危险和挑战,在困难面前也显得无所适从。通过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激发积极进取的精神,使他们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当代大学生中,丧失理想与人生目标是十分常见的,所以,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引导学生对人生进行积极的规划,进行有的放矢而又能让学生接受的形式与内容的理想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拼搏精神,培养有远大志向、有前途的年轻人。”[2]

三是要强化大学生对民族、国家命运的关注。强化对当前时事政治的宣传,使他们熟悉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学习二十大精神、抗疫精神和冬奥精神等,掌握当今国际政治和经济状况的发展趋势,理解未来的技术发展与人类的命运。通过这样的手段,让学生了解到大中华民族的光明前景,使学生的眼界、思维、视野、理想、抱负、追求、格局进一步打开。在提升学生的眼界、开阔视野的同时,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遇、舞台和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充满活力地融入时代的洪流,与时代共舞,为国家、民族的振兴与繁荣作出贡献。

四是加强教育的目标导向。由于不同的学生群体的各种属性(包括性别、性格和家庭等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也不尽相同。逆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做到细致、注重个体、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比如,在学习成绩上,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面对的问题和困惑也不尽相同,逆商教学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面对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同个体在受到不同个性、家庭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面对挫折和压力承受能力也存在差异。因此,逆商教育应采取不同的施教方式与内容,对症下药,实行“因材施教”。

五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要灵活多样,教学方式要能让学生容易接受、产生兴趣,并能融入课堂、社会实践等教学活动中去。”[3]比如,精心排演几部校园题材的短剧、举办专题辩论比赛和征集励志小故事等新颖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具有灵活性、多样性、不僵化、贴近学生、符合教育的本质和利益,避免了教学过程中的灌输和教与学之间的矛盾,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思考,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成长和成才之路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增强逆商意识。

五、结论

毫无疑问,逆商在大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逆商教育也是当务之急。但是,逆商的培养与提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形成逆商培养的良好机制与形式。将学生培养成高智商、高情商、高逆商为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邱政.逆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培养[J].黑河学刊,2018(02):142-144.DOI:10.14054/j.cnki.cn23-1120/c.2018.02.055.

[2]谭钰琪,李静媛.关于大学生逆商的几点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85):234-235.DOI:10.16541/j.cnki.2095-8420.2019.85.093.

[3]王欢芳,蒋娉婷.大学生逆商现状及培养模式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8(06):100-104.

[4]侯海艳.当代大学生逆商培养系统的构建[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6):98-99.

[3]郭晓晶.浅谈逆商教育对改善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影响[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6):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