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总体电气工程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电力工程开始加强了对自动检测与控制装置的使用,为电力系统提供了控制与调节作用。现如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电力企业需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电力工程自动化水平,推进电力工作的顺利展开。因此探讨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非常必要。
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概述
1.1有效融合自动化技术和智能保护功能
在电力系统中逐渐普及自动化保护理论,在人工智能和综合自动控制等领域广泛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智能管控,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同时,拓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范围,使其在各种等级的变电站都可以利用,使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达到国际化水平。
1.2完善实时仿真系统
电力系统不断完善仿真建模和负荷动态特性研究,逐渐融入实时数字模仿系统,实现了实验室仿真环境的多元性和实时性。研究电力系统暂态和稳态,可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电力监控装置特性为基础,建立严密的闭环系统,有利于测试新装置实验,保障物质基础。
1.3实现人工智能化
在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模糊逻辑和进化理论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排除电力系统元件故障、规划系统整体设计等方面,都可以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企业也开始重视智能控制研究,促进现代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同时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电力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
2.1变电站自动化
电力系统的变电站和输配电线路可以联系发电厂和用户。实现变电站自动化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可以降低人工监视和电话人工的工作负担,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监控变电站运行,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②可以全方位地监控站内的电气设备,利用全微机化装置,实现设备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利用计算机电缆和光纤,实现计算机屏幕化操作,自动记录统计;③可以满足变电站的运行操作需求,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促进电力生产过程中的现代化。
2.2电网调度自动化
以计算机为核心,建立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的控制系统,可以利用实时信息收集和显示系统,以及软件系统实时计算和分析。利用信息收集和显示系统,可以采集数据,并利用屏幕显示出来,实施现代化检测。软件系统包括紧急控制和电路恢复等程序。发电厂利用远动端收集信息,利用调度端负责整体调度。
2.3发电厂分散监控系统
发电厂分散监控系统利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包括过程控制单元、工程师工作站、运行员工作站等。主控模件利用冗余智能模件总线进行通讯。过程控制单元负责控制整个生产过程,现场变送器、热电偶、热电阻等都会向过程控制电源传递信号,通过运算处理实时显示运行参数和设备状态,通过信号输出和打印促使执行机构稳定运行,有利于监测和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在运行员工作站和工程师工作站设置人际接口,过程控制单元向运行员工作站发送信息,并且发出指令。操作人员接收指令之后,负责监测和控制机组的整体运行,工程师负责修改和维护系统。工程师利用工程师工作站设置系统组态,完善系统诊断工作。
2.4电力系统智能化
电力系统工作的主要方向就是实现智能化技术,对比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操作在电力系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行业专家不断深入研究电气智能化技术,深入挖掘系统故障解决策略和安全隐患排查策略,提高电力系统工作效率,避免因为故障导致设备停工,导致电力企业遭受损失。专家还需要分析电力系统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开展创新工作;深入研究电力系统智能化操作,针对机器设备出现的故障,提出高效解决措施,为电力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故障处理措施,通过电网设计工作有效提升电网整体质量。
2.5配电网自动化
实现配电网自动化可以全面管理配电系统,弥补传统配电系统的不足,充分发挥配电结构的作用,有效运行电力系统。配电网具有较多的自动化功能,包括采集数据之后控制数据的运行,监控整个配电系统的运行过程,及时解决配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维护配电设备,结合监测数据落实检修工作,严格管理停电过程和运行负荷,建设自动化设备,科学地计量计费,利用网络上传数据,通过网络分析,完善配电系统的功能。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可以传输电力,保障整个电力传输过程的稳定性,利用电网系统向电站传输生产的电源,再通过配电网向用户传输电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工作过程具有灵活性特征,其中最高层系统是自动化主站系统,可以维护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及时诊断配网故障,尽快恢复正常工作。在配网自动化技术中利用自愈式复电系统,即利用电工级聚丙烯膜,在元件两面喷涂金属,引出极板作为电极。在电容器中设置放电器件,如果电源脱开电容器,可以及时降低电容器的剩余电压,如果系统发生故障问题,可以有效隔离出现问题的元件,迅速连接可靠电源,及时恢复系统供电。该系统可以有效评估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在发生故障之前可以向系统发出设备预警信息,使系统可以提前准备控制措施,及时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维修。
3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利用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在电力系统监视系统中利用数据技术,有利于开发和继承系统,创新软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广泛运用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利用对象函数发挥电气自动化的作用,使用触发机制进一步控制数据库监视,节省数据用于写入和读出的时间,还可以充分发挥数据管理作用,保障技术作用的发挥。
3.2利用现场总线技术
在电力工程中利用现场总线技术,连接自动化装置和仪表控制设备,实现信息网络的数字化和多向性,融合数字通信和智能传感器。①可以收集变送器控制的用电量,向主控计算机传输收集到的信号,利用数学模型计算数据,实施准确的判断,最终向控制设备发送最终指令,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②可以控制分散电力工程,利用计算机处理被控设备的信息,连接信息和计算机,无需控制整个现场,只需调度信息即可完成工作;③可以配合前置机和上位机,在下方利用仪表控制电力工程,提高电力系统控制工作的性能。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能源,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电力工程中广泛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保障良好的应用效果,全方位监督电力系统的工作环节,及时处理发现的故障,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促进电力行业更好地发展。在全面提高人类发展水平的时代背景下,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提高电力自动化水平的目的,全面提高工作质量,真正实现电力工程的稳定健康发展,为电力资源的可持续应用提供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沈亮.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与瞻望[J].科学技术创新,2018(35):186-187.
[2]杨学林.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198.
[3]周思源.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24):185.
[4]屠智辉.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探析体会[J].中国新通信,2018,20(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