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集束化护理对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于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50例老年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将纳入的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预防效果。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较低,且患者住院时间明显较短,P<0.05;术后3、6个月随访中,观察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于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而言,实施集束化护理具有较为显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效果,有助于患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髋关节功能,同时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髋关节是双下肢与躯干连接的部位,容易因跌倒、撞击等因素而造成骨折,在老龄化逐渐发展的当下,由于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退化等原因,极其容易引发髋部骨折,因而,近年来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逐渐上升[1]。髋关节骨折的治疗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以髋关节置换术为主要治疗方式,在老年人髋部骨质治疗中应用广泛。由于髋关节置换术造成的创伤较大,需要较长的卧床恢复期,加之大多老年患者的愈合能力较弱,卧床时间进一步延长,在此期间,极其容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这一并发症的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如未获得有效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会进一步诱发肺动脉栓塞,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因此,这一并发症受到了临床的高度重视,相关研究表明,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为了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含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2:13,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65岁,平均年龄(72.49±2.65)岁;观察组中男女性别比为14:11,年龄范围为62~78岁,平均年龄(71.84±2.30)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统计学比较。

1.2 方法

所有对照组患者术后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术后注意事项,并遵照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关注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观察组患者均接受集束化护理,首先组成集束化护理小组,组内成员均接受集束化护理流程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内容培训,护理人员在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后展开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在术前组织患者及其家属展开健康知识教育,告知其术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了解预防措施、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和家属的警惕性,同时有助于获得患者更高的配合度。术后给予患者凝血功能评估,对于一些高凝血状态的患者,可给予其低分子肝素钠等抗凝剂,起到预防凝血作用[3]。术后恢复中,注意通过调整患者体位来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如抬高患者患肢足跟,保持一定的膝关节屈曲度,经常性地协助患者翻身,也能够起到防止压疮的效果。可指导患者穿戴弹力袜,结合患者腿围来选择合适的尺码,叮嘱患者尽可能全天穿戴,同时观察患者穿戴期间下肢的皮肤和血液循环情况[4]。有效保护患者的静脉血管,避免进行下肢采血或输液,如患者需要重复穿刺血管,需选择可留置深静脉导管,减少静脉血管的破坏,同时嘱患者排便避免过分用力。做好患者的下肢保暖工作,将病房内的湿度和温度调节至合理范围内,避免下肢受凉[5]。一些原发疾病也可能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因此结合医嘱指导患者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给予患者饮食护理,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日常多给予患者低脂低盐、高纤维素和高蛋白的食物,坚持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鼓励患者适当饮水,将饮水量控制在2500ml以内,降低血液粘稠度,如患者存在便秘症状,可提高蔬菜、水果的摄入,同时适当给予蜂蜜。如患者合并其他疾病,饮食方案需具有针对性,保证患者饮食的健康。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早期康复训练,告知患者尽早开展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提高患者训练积极性。康复训练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指导患者从踝关节开展训练,进行踝关节的弯曲、伸展及旋转动作,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叮嘱患者避免带动髋关节[6]。进行肱四头肌拉伸运动,采取仰卧位,在患者膝下垫软枕,指导患者将患肢外展,进行屈伸运动训练,收缩放松大腿肌肉。结合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展开髋关节推移训练,呈仰卧位,护理人员配合进行被动推动患肢髌骨训练[7]。逐渐由床上运动训练转变为床旁锻炼,再到适应性行走训练,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髋关节恢复情况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对恢复期间两组患者中发生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人数进行统计记录,结合患者的入院出院时间统计其住院时间。

采取自编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包括患者对护理态度、护理效果等内容的评价,满分100分,评分在85分以上可记为非常满意,60~85分为比较满意,6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所用的数据分析处理工具为SPSS21.0软件,其中,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率(n,%)表示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和x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

表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微信图片_20250304144414.png2.2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分别为64.00%和92.00%,差异较大(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微信图片_20250304144416.png2.3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比

较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髋关节评分均较高,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评分对比(x̄±s,分)

微信图片_20250304144434.png3讨论

髋关节骨折属于临床骨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多发于老年群体,主要体现在髋关节肿胀、疼痛、功能受限等,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对髋关节骨折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较好,应用也较为广泛。然而由于治疗群体多为老年人,患者的血液粘稠度相对较高,血管弹性较差,加之术后卧床恢复期长,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成为术后极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8]。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下肢深静脉血管的静脉血液发生的不正常凝结现象,如不采取预防措施,随着病情的发展容易引发肺栓塞,会导致患者直接死亡,因此,需要引起极大的重视[9]。下肢深静脉血栓以预防为主,需要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预防。集束化护理是一种集合多种护理措施来进行干预的一种护理方式,应用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中,由集束化护理小组对患者及其家属展开健康教育,增强其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提高警惕,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的配合度[10]。再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凝血功能评估,对于具有较高风险的患者给予高度关注,通过注射抗凝剂、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叮嘱患者穿戴弹力袜,结合饮食护理等方式进行患者的干预,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护理预防效果。

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并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选取5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比护理效果。对比得出,观察组住院时间较短,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P<0.05;两组在髋关节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对照组髋关节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P<0.05。

综合本次研究,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中,集束化护理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同时也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强患者满意度,明显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体现出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原莹,郭利霞,孙国彪.集束化护理结合标准作业程序在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08):1435-1436.

[2]薛慧琴.集束化护理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2):35-36.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8.12.020.

[3]丁兰束,刘曙光,朱燕娴.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23(02):174-175.DOI:10.16193/j.cnki.hnwk.2017.02.117.

[4]张英姿.优质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543-544.DOI:10.15912/j.cnki.gocm.2013.33.166.

[5]李文静.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J].价值工程,2011,30(33):327-328.DOI:10.14018/j.cnki.cn13-1085/n.2011.33.093.

[6]张晓霞,乔俊,李刚,李丽,王钰芸.运用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6):135-136.DOI:10.16282/j.cnki.cn11-9336/r.2020.26.095.

[7]段艳丽,严前琳.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07):1091-1093.

[8]马丽华,闫俊凤,马淑君.中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7(18):72-73.

[9]张英姿.优质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543-544.

[10]杜艾林,于剑.加速康复外科预防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9,22(0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