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骨科手术以创伤、骨折患者为主,特别是高龄病人,因合并其它慢性病、自愈力降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整体护理工作较困难。要想有效地减少高龄骨科病人的护理风险,就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对护理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提升护理安全性和人性化,从而提高老年人的护理满意度。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病人为本的护理方式,通过各种人性化的服务,使病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得到改善,早日康复。
本次研究选取了100例老年骨科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以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本院骨科住院的高龄病人100名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学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名。在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的比率是(26:24);这一群病人的年纪在60到78之间,平均的年纪是69正负3.36。在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的比率(25:25),而该组病人的年纪为61~79,其平均年纪为70正负3.57。两个病例在总体数据上的年龄和性别没有显著差别,数据具有很高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有针对性及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其主要措施有:第1,强化病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老年人在患病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负面的情绪,这会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治疗和恢复。所以,护士要以最大的热情、最好的心态与病人交流,使病人感受到亲人的关爱。此外,在与老人交流时,要仔细的向老人解释疑问,仔细聆听他们的思想和需求,找到导致他们不良情绪的根源,并给予相应的心理辅导。同时要鼓励病人克服恐惧疾病的情绪,建立自信心让他们积极配合治疗。还要向病人介绍一些有关疾病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因为老人经常会出现健忘的症状,因此,护士要对他们进行多次的耐心解释。
第2,护士要做好病房内的卫生,骨科收治的老人,大多是因意外造成的骨折,自我照顾能力差,而且对医院的环境也不熟悉,在处理过程中,不但会出现负面情绪,而且对治疗也会有抵触心理。所以,在住院期间,护士要对病人进行详细的了解,让病人熟悉医院的环境,并对病人进行解释,帮助病人做好心理准备。同时,要加强病房的卫生,定期打扫,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线,使病人得到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第3,骨科老年病人需要更多的营养,因此,护士应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制订合理的膳食方案,多吃易消化、有营养的食品。平时要注意少吃多餐,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第4,老年骨科的病人,大部分都要在床上躺很久,很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预防并发症,要经常调整病人的姿势,按摩病人的压迫部位,以防止压疮产生。对病人进行吸痰护理,并鼓励病人剧烈咳嗽,同时用手轻轻拍打病人的后背,以减少肺部感染。
第5,病人在康复过程中要进行康复治疗。护理人员应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制订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案,并对病人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在康复训练中要遵循从轻到重、从小到大的原则,在康复期间可以适当增加运动强度,以利于病人尽快康复。
1.3疗效判断标准
对两组病人在接受护理后的临床情况进行统计,并将其总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种类型。(总治疗效果=(显效+有效)/总例数)。
2结果
经过护理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50例病人,显效例数21例,有效例数25例,无效例数4例,治疗有效例数46例,总有效率92.0%;对照组50例病人,显效治疗19例,有效治疗22例,无效治疗9例,治疗有效例数41例,总有效率82.0%。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3讨论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营养不良,骨质疏松,易发生骨科疾病,严重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同时,老年人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运动受到限制或长期卧床,会出现肌肉萎缩、肢体僵硬、压疮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家庭的负担。人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它主要从精神、情感、心理三个层面上对病人进行关怀,尊重病人的合理要求,维护病人的个人隐私,使病人从各个角度都能感受到护士对病人的关怀和支持,从而使病人的满意度得到提升。
高龄病人对疼痛的忍耐性差,以及住院后对新环境的不适,因住院耽误子女工作、住院费用等因素,都会使病人产生更大的精神压力,从而产生负面情绪。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主动与病人进行交流,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保证病房的整洁,并向病人介绍相似病症的病友,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对有自责心理的病人,要多和病人的家人进行交流,让病人的情绪得到安慰,这样才能让病人有更好的心理准备。通过对病人的文化程度和生活习惯进行健康教育,并对病人进行合理的膳食和药物治疗,以达到改善病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的目的。
想要提高病人的预后,应及早进行康复锻炼,对卧床病人进行被动运动和训练治疗,以提高病人的身体素质,降低因卧床所致的并发症。在护理中要加强与病人及家人的沟通,鼓励病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疗效。护士还要加强对病人的关爱,建立一种和谐的护患关系,以提升病人的满意度。人性化护理是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一种护理方法,它突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重视病人的急切需要,并在护理中积极防范各类危险事件,以保证其安全。护士既要维护病人的合法权利,又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尽量避免发生医疗纠纷。比如尿道插管者,在清洗会阴时要注意个人隐私,并向病人说明要清洗的重要性,取得病人的谅解和合作;如果病人不愿意配合,就必须要有相应的病历,让病人和家属在上面签字,这样才能避免以后的医疗纠纷。同时,加强对医务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法律教育,以增强其法律意识。
本试验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及生活品质显著提高,显示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品质和治疗效果。人性化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能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使病人尽早出院。
综上所述,将针对性及人性化护理运用于老年人骨科病人的护理中,不仅可以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许琳.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8):86+95.
[2]施建勤,陈艳,吴旦.人性化护理用于骨科护理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01):127-129.DOI:10.16690/j.cnki.1007-9203.2018.01.058.
[3]刘清梅.人性化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2):139-140.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7.32.139.
[4]郭霞.老年病患骨科护理实践经验骨科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5):16737.DOI:10.16281/j.cnki.jocml.2017.85.094.
[5]许青.骨科老年患者80例的临床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9):3037-3038.
[6]王秀平,穆红,邵月英.人性化护理在骨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08):60-62.
[7]林华.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J].北方药学,2011,8(07):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