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系列问题,各单元知识联系较少,不利于学生把握与理解知识。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主题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并能够根据学科性质,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把握数学知识,从而有效提升相关教学活动的质量。
一、目前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内容勾连不到位,致使学生知识理解片面
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存在教学内容整合不到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小学数学深度教学效果。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大单元的概念理解不到位,在整理教学内容时并未围绕教学主题关联、建构教学内容,导致教学内容无法满足深度教学的具体教学要求,限制了学习视野。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广度无法扩宽,学习深度也无法加深,最终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片面。除此之外,部分教师没有对整合的教学资源进行进一步加工,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零散化、碎片化的教学问题,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碎片化的学习思维。
(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致使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拥有自主学习意识且能够主动探索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内容,是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基础。但是,现阶段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板书法、讲授法等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灌输教学的特征,无法与学生实现平等、自由的互动交流,久而久之造成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并不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学习动机的激发,造成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不足,影响学生深度学习效率。
(三)课堂教学测评片面,难以提升学生数学思维
深度学习以形成良好迁移、应用能力为最终学习目标,强调对学习内容的深加工。然而,目前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重点以知识讲解为主,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随堂测评,导致学生无法客观感知自身发展水平,影响学生反思能力的提升。另外,即使部分教师在完成大单元教学内容后组织测试活动,却并未给学生全面的点评,导致学生的整体学习意识薄弱,不能根据评价语改正自身不足,阻碍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一)明确单元主题设置目标,指明教学方向
主题可以是关键的数学知识点,也可以是蕴藏在知识点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深度学习视域下,教师应提炼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主旨。要想明确单元主题,教师就要对数学教材、数学课程标准进行分析,确定单元教学的核心内容。之后,教师可围绕主题设置确切的教学目标。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的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对两课教学内容分析如下:“表内乘法(一)”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乘法运算的意义、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2~6的乘法口诀等。“表内乘法(二)”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倍的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等。综合两节课的教学内容,可以确定“表内乘法”是单元教学的主题。根据这一主题,教师确定教学结构与教学目标,使单元教学内容更具指向性:(1)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使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2)使学生掌握运用乘法口诀计算的能力;(3)使学生学会使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细化教学目标,教师可使学生明确单元学习的目标与重点,使学生将单节课程的学习思维转化为单元整体的学习思维,落实深度教学效果。
(二)高效合理应用对教学资源
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后,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相应的教学资源进行筛选,这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前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刻把握,深入挖掘其中可用的教学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资源进行拓展,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教授“百分数应用”这一单元内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高效利用课程资源。如针对营养含量、合格率等知识点,教师可以应用教材当中的内容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设计相关教学活动。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深入学习。总之,教学资源是相关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在数学教学中,教材能够为相关教学目标提供载体,因此,教材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在对教学资源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立足教材,对其他的教学资源进行筛选。与此同时,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还要强化对课外资源的合理应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完相关知识之后,可以将其灵活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教学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且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也能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把握,从而让学生收获良好的学习体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例如,在教授“百分比”这一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并合理应用百分比的相关知识,对生活现象进行描述,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还能提高其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创设激趣教学情境,激发自主学习意识
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是培养学生深度学习习惯的第一步。教师要认识到提升学生课堂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并应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思考、主动提问、主动回答,从而解决学生敷衍学习、浅层学习的学习问题。因此,在进行大单元主题教学时,教师有必要在教学开展前创设教学情境,发挥情境激趣、情境育人的教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若持续创设重复的教学情境,势必会消磨学生的好奇心,降低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必须调整教学观点,秉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念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的趣味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比如,针对人文主题教学单元,教师可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究;针对科教主题教学单元,教师可创设视频教学情境,通过播放科普视频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使学生主动阅读并思考相关问题。
三、结语
总之,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不仅要对单元主题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设置,还要对课内外教学资源进行高效、合理的应用,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深度。最如此,才能将单元整体教学的综合效用更好地发挥出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孙梦婷.深度学习理论下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研究[J].新教育,2022(32):46-48.
[2]叶结文.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2(25):83-85.
[3]李 凤.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内容重构与实施[J].辽宁教育,2021(15):49-55.
[4]叶剑波.立足单元整体教学深度培养量感[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9):61-63.
[5]王燕.立足单元整体教学优化小学数学课堂[J].数学大世界,2021(12):89-91.
[6]纵瑞怡.以大单元教学促数学深度学习[J].江苏教育,2021(43):66.
[7]管延霞.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数学世界(教师之窗),202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