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中二次回路运行异常原因及处理措施
摘要: 随着电网建设逐渐完整,电力已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因此,电网运行与维护已经成为电力供应保障的重要内容。但是在进行电力供应当中,回路运行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因此本文对变电运行过程中的二次回路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简要的探讨了相应的故障处理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变电站中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就是二次回路系统。在进行电力转换的过程中,这一回路系统不仅仅结构复杂,而且接电的难度同样较大。除此之外,回路系统的另一重要问题就是运行环境的不稳定性。运行环境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旦环境发生变化不够稳定,就很容易引起回路系统的故障,进而影响到整个变电站的正常工作,使电力的供应出现问题。

1变电运行中二次回路运行异常原因

1.1继电保护装置异常

在变电运行当中,电磁继电设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备,这一设备主要是对电网起保护作用的,当这个设备出现故障之后,就无法发挥其保护电网的功能,而在这一设备出现故障时,会出现保护拒动现象。而出现保护拒动的原因主要是:继电器出现异常;系统的保护回路出现问题;选择失误,除此以外,有可能是系统中的保护装置出现了问题,其原因主要有继电器的保护定值出现偏差,导致继电器的保护功能的丧失;在接地上有多个点,导致在装置的出口位置上出现继电器的励磁现象。在继电器的故障中,影响其正常运行的因素可能是接线位置的不对,或者是数值的调试不准确、线路受挫等等,都会使继电器的保护功能失去作用。还有一个影响继电器发挥作用的因素是,继电器当中的安全措施以及保护回路措施出现问题,进而导致了继电器的异常。

1.2变电站自动装置异常的原因

由于自动装置不需要人为操作,其功能作用都是提前设定好的。但是自动设置的相关数值设定出现紊乱,自动化功能发生故障,就会对电力运行系统造成很大的破坏。出现这种情况,主要的原因在于处理装置中的重合闸的电源没有被接通。另外,自动化装置的基础部分如果出现异常,导致自动化的装置没有足够的稳定性,很容易发生故障。自动化装置的系统内如果充电回路存在问题,就会导致其中的功能无法正常发挥,从而电力的供应不够充足;装置中重合闸的连接片如果在接触时出现故障异常,或者是其中的辅助点不能够准确接触,合闸存在损伤,同样会导致自动化装置的异常和故障,使供电系统无法正常运转。

1.3中央信号装置异常原因

中央信号装置是监视变电站电气设施运行状态各种信号装置的总称,当系统正常运行时,中央信号装置能够清楚地显示出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合、断位置,当系统出现故障时,中央信号装置会通过音响或是灯光设备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系统故障,并予以解决。而且中央信号装置的报警信号一般分为3种,分别是预告信号、事故信号和位置信号,三者也有对应的信号装置。预告信号装置主要是通过警铃的方式进行提醒,同时点亮对应的光字牌;事故信号装置主要是通过音响信号和闪光信号发挥功能。位置信号装置一般是安装在配电盘的控制开关和模拟母线附近,利用灯光信号表示断路器的运行状态,并通过指示器上的红绿灯现实隔离开关的位置,当把手的位置与断路器实际位置不相符时,指示灯会一直闪烁。

1.4指示仪表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

在二次回路系统中,能够有效反映相关技术参数的主要仪器就是指示仪表,一旦仪表存在故障,则会使得技术人员以及值班人员难以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实际状况进行掌握。而仪表没有指示的原因则主要有以下四点:①二次回路系统出现了断路以及断路现象;②接头处比较松动,导致接触不良;③存在于指示仪表中的熔断器失去了作用;④表针被损坏,难以进行正常的转动。

2变电站二次回路运行故障的处理技术

2.1检查二次回路断路

2.1.1导通法

导通法主要是利用欧姆表或是万能表检测电路异常的方法,在实际检测中,需要先断开回路的电源,以确保继电器的磁性能够恢复,然后利用欧姆表逐级分段检测回路中两节点之间的电阻,如果电阻测量值与原电器元件设定的电阻值相差不大,这表示两节点之间无异常;如果电阻测量值显示为无穷大,或是远远超出原电器元件设定的电阻值,那么该节点中间存在故障。需要进一步逐级分段检测,直到精确的找出故障位置。虽然该检测方法操作简单、灵活,但是也有一定的限制,不适用于回路中电流相同或是带电压回路的情况。

2.1.2检测电压降法

当故障回路重新被接通后,可以利用检测电压降法检测接触良好的两端点之间的电压,一旦接触两点之间的电压值不是电源电压或者不为零时,这就说明发生了故障的二次回路系统中其他的元器件都是良好的,被检测的测量点之间存在着接触不良或者没有接触。而电流线圈的两端的电压等于或者接近于零时,电压值就会较大,导致问题发生。

2.2检查二次回路短路

2.2.1试投入法进行测量

在进行实际测量时,要拆开每个回路的正极或者负极,并在此基础上逐次测量每个回路,完成测量后,在电路中装回支路后再将熔断器接上,而后再进行一次测量,通常情况下,会在回路内出现故障。一旦找出二次回路中的故障后,要做好相应的分析工作,测量二次回路系统中的电阻时,则需要用到仪表,但此项工作只能够简单的发现回路中存在的故障,而利用简单测量的方式难以实现对具体故障的分析,所以测量时难以发现二次回路系统中的问题,因此,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要注意跟拆分方法相结合,对熔断器出现熔断的现象进行分析,如果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熔断器出现熔断时,回路短路出现故障的几率就会增加;如果测量过程中,熔断器处于正常状态时,则要将熔断器拔下后,并换至相反两极的熔断器再次进行测量。如果在进行实际测量时,正极熔断器测量的数值较为正常时,要先断开负极熔断器,并检测其两端是否有电压存在,一旦有电压存在,则说明在熔断器的下杆线处有故障发生。如果拆下无支路回路,则将其与正极相接后,再次测量。测量某一分支时,有电压存在于熔断器两端时或者负极熔断器接地处带有正电时,则说明此测量的部分没有异常存在,要对元件的性能进行逐个的检验。

2.2.2逐级分段测量电压法

当变电运行二次回路中出现大面积短路故障时就需要采用逐级分段测量电压法。该种方法操作中首先需要装上熔断器,对另一端未装熔断器的部分电压(或测熔断器下面对地电位),之后再结合逐级隔离开关以及拆线等方法进行分段测量。若测量中出现没有电压指示的情况则表明故障点被断开在以下网络。反之则表明故障出现在电源熔断器至被断开部分前的范围以内。通过这种测量方法能够逐渐缩小搜查范围。范围缩小后在进行具体故障点检查,重视分析判断过程,避免出现无效测量。若是交流回路还需要对其进行短路相别判定。当回路无异常,测量过程中熔断器熔断,说明故障在操作回路中,合闸时操作熔断器熔断,则故障主要在合闸回路内,首先对该范围进行逐一排查,其次精检各个薄弱环节。

2.2.3对地故障检测法

对地故障检测法是一种无需开启电源、检测故障的方法。首先,需要结合回路特点对各个接电的电位进行分析;其次,利用仪表检测节点间的电位值,如果测量结果与极性值大致相同,这表示检测部位间的元件良好无损坏,如果测量值与极性值出现较大偏差,则说明检测位置间存在故障,此时就需要打开电源,结合堆积故障检测法、电压法等方式,进一步找出故障点。

3结语

变电运行中二次回路运行异常原因与故障处理技术的分析,对改进电网整体运行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全面的分析,有助于及时发现二次回路异常现象,并通过有效的处理技术,控制故障影响范围与故障损失。

参考文献

[1]王海萍.变电运行中二次回路运行异常原因与故障处理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4(21):179.

[2]贾明磊,杨心池.试析变电设备运行异常情况及故障处理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6,33:71.

[3]李健.变电运行中继电保护回路的应用剖析[J].科技与企业,2015(16):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