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优化管理
DOI: 10.12721/ccn.2021.15992, PDF, 下载: 254  浏览: 2538 
作者: 李双双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优化管理
摘要: 工程造价是建筑施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建筑施工而言极为重要,企业可通过工程造价控制施工期间成本投入,同时企业也可获得更多经济利益。工程造价管理属于企业管理范畴,结合实际情况形成管理制度能够解决以往成本运用出现的问题,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为工程建设提供便利帮助,为决策制定提供参考资料,规避经济风险,基于此文章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优化管理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以下是详细内容。

伴随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工程造价逐渐受到企业高度重视。造价管理水平不仅关乎企业所获利益,更与项目管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保证建筑质量必须灵活运用工程造价,通过合适的方法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对各项施工资源的管控,减少经济成本的投入。但对实践分析过后却发现,目前工程造价管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这无疑会对建筑施工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要以项目为核心对管理方法进行优化。

1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1.1实现成本的降低、效益的提升实现

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无疑能够减少成本投入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控制工程造价具有一定实质性作用。建筑工程规模庞大,具体内容涉及多个方面,施工周期较长,各个阶段均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撑,如果某一施工阶段未能得到控制,定然会增加成本投入,而企业自身利益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对造价进行控制主要目的在于控制各个阶段成本支出,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实现造价控制。

1.2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施工的过程中,共包含以下几项资源: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实现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实际上就是实现了对于这几项资源的有效控制。首先,从人力方面来说,实现对于人力的控制,实质上就是减少了人力资源的费用,人力资源成本降低了,就相当于减少了工程中的人力资源费用,提升了对于人力的有效应用;而所谓的物力控制,主要就是对现场的所有的材料以及相关的器械的造价的控制,控制物力造价,不仅可以实现成本的降低,更可以很好地保证材料的质量,进而实现工程质量的提升;而对于财力的控制,则主要指的是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到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降低工程的成本,进而实现对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质量、效率与效益的多重保障与提升。

2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2.1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造成的影响极易被忽略,大部分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并没有认识到自身对工程造价造成的影响,以致于在实践中出现了问题产生一定经济损失。企业并未根据实际情况健全管理制度,以致于脱离实际,运用过程中难以规避资源浪费等行为,导致成本增加。此外某些管理人员并未在工作中形成正确的意识,没有对成本进行核算,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管理制度缺乏先进性,未能正确看待自身肩负的责任,而这也是导致工程造价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2.2设计单位

某些设计单位为简化工作流程减少工作量,获取更多利益,恶意增加收费项目如设计概算等,设计费用主要取决于于概算金额,因此增加概算金额设计单位就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私利,而这正是阻碍建筑行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某些设计人员个人水平较低,设计方案缺乏规范性,以致于工程预决算存在一定误差缺乏可靠性。某些设计单位并没有形成规范统一的标准,导致方案较为随意,之间差异较大。建筑设计内容繁琐贯穿施工流程,如何选用施工材料以及设备会对工程造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设备本身存在问题,则企业需要向其中投入更多成本由于维护修缮。

2.3施工单位

伴随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如今市场中施工单位数量逐渐增加,但规模却各不相同,某些小规模施工单位运营过程中存在经济收益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之所以出现这一类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几点,现有工程量较大,工程量是决定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某些施工单位随意调整工程量,而这种行为会使定额发生变化,同时工程取费基数同样随之改变。某些施工单位通过材料差价扩展利润空间,这种做法会影响企业影响,同时由于选用劣质材料用于施工,安全等级会因此下降。一些施工单位工作人员职业修养较低,没有形成安全意识,甚至仔细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以谋取私利。

2.4审计部门

审计部门具有监督作用,工程预算经过技术人员审核,是结算依据。审计部门工作覆盖范围较为广泛,工作量较大,偶尔会出现未及时审计的情况,因此工程造价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可能存在数据方面的误差。此外某些设计人员为达成某种目的,与其他施工单位工作人员相互勾结,而这些审计人员因获得了足够的利益,即使某些工程预算存在问题也不进行干预,导致项目资金进入某些人的口袋中,国家以及群众利益受到损害。

3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优化管理

3.1强化项目施工环节的控制

制订标准成本:确定建筑产品价格的依据由建筑预算定额、预算单价、材料结算规定和取费规定组成,根据施工图预算书文件,施工企业结合工程项目特点、自身作业条件,编制合理施工方案,在此基础上制订工程项目标准成本。项目标准成本由人工费标准成本、材料标准成本和费用标准成本组成。标准成本是完成施工任务的预期成本。在制定过程中,做到既能激发职工最大积极性,又紧宽适度,既合理,又能够争取达到;采用成本差异考核办法: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或预算成本之间的差额叫做成本差异,工程项目在施工期间,由于种种原因,发生的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和企业制订的标准成本不符,产生不利差异和有利差异。通过考核,及时发现“差异”,反馈信息。成本差异包括直接人工费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和机械使用费用差异;建立项目成本责任制;推行项目管理是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的施工管理方法。项目成本管理应在项目经理主持下,把成本管理的各项内容责任到人,分别进行核算和分析,建立成本核算责任制;健全成本原始记录,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运用成本管理各种方法,及时对施工活动进行动态分析,从各环节,各岗位上挖掘成本潜力。

3.2强化工程审计环节的控制

密切结合项目管理施工生产的特点和其成本核算体系的独立性同步开展工作,实行全过程、分阶段、多侧面的综合审计,实施有效监控,是切实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首先,工程项目的审计必须对工程项目整个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审计。其次是必须遵循建筑施工生产的规律,重视做好不同施工阶段的工程项目审计。建筑施工生产具有产品的单一性、固定性、生产过程的流动性、对资源需求的波动性和施工周期的长期性。最后,要依据工程项目施工情况的不断变化,有针对性地作好各有侧重的工程项目分段审计。

4结语

结合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伴随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工程造价发挥的作用愈发显著,正因如此受到企业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犹如过江之鲫,企业规模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经过实际调查之后发现,许多小规模建筑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现有机制并不完善,脱离实际等,此外工作人员综合素养较低,为满足私欲,出卖企业利益,以致于造成严重后果企业损失严重,工程造价出现问题,为此有关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现有管理方法进行优化,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莉霞.探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科技经济导刊,2020,v.28;No.711(13):65-65.

[2]卓强.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四川水泥,2020,No.284(04):233-233.

[3]王惠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策略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018(00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