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知识经济不断崛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日益认识到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意义。人性化管理不能只注重员工物质上的需求,更要重视员工精神上的需求,重视员工的未来发展与成就。激励机制作为人性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性化管理相关概述
人性化管理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企业管理理念,与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相比,人性化管理具有多样化的内容。人性化管理强调全员平等。在人性化管理理念中,尊重是一切工作的必要条件,如果连尊重都做不到,人性化管理就是空想。尊重可以让员工充分感受到自己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大大提高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尊重也能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达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进步与发展。人性化管理,其实质是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能力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人的能力视为管理的核心和目标,倡导能力本位。能力管理将其他价值与能力价值结合起来,并以能力价值为支撑,将人的能力体现为以权力和支架为基础的具体管理,本质上是建立一种等级制度。综上所述,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可以尝试在当前的管理制度中引入人性化管理,其中激励机制为首选[1]。
二、影响人性化管理激励制度的主要因素
(一)系统性
人性化管理的激励制度不应局限于某一方面,而应涵盖员工绩效的方方面面,包括薪酬、福利、晋升、培训等方面,这些都是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与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形成全面的激励体系。激励制度的不同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例如,薪资水平对奖励和晋升机会有直接影响,而培训和发展机会则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因此,企业在制定激励方案时需要考虑到所有因素,激励机制的不同因素必须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薪酬制度、福利政策、晋升标准、培训计划等,并使其相互配合、协同作用,从而取得最佳的激励效果。
(二)明确性
明确性在企业人性化管理激励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员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工作目标和期望,从而更好地管理工作行为,激发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最终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明确性要求企业制定明确的激励目标,这些目标应具体、可实现且具有挑战性。制定明确的目标可以让员工了解企业对他们的期望,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计划和行动方案。同时,明确的激励目标也有助于员工评估自身的进步和表现,从而及时调整工作策略。
(三)公平性
公平性在人性化管理激励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激励机制有效性的基础,也是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关键因素。公平的激励机制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从而促进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公平性意味着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必须确保规则的公平合理,企业应避免歧视或偏见,并根据员工的能力、业绩和工作表现制定激励标准。同时要确保激励规则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使员工清楚地了解规则制定的依据和操作流程。只有规则公平,员工才能相信激励机制是公平的,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工作。
(四)针对性
针对性在企业人性化管理激励机制中同样重要。企业应关注员工的不同需求、技能和个性,制定个性化的激励方案,提高激励效果。企业需要了解员工的需求,例如,有些员工对薪酬福利更感兴趣,有些员工对职业发展机会更感兴趣,而有些员工则对工作环境和氛围更感兴趣。通过了解员工的需求,企业可以制定出更符合员工需求的激励方案,提高激励效果[2]。
(五)人文性
人文性是企业人性化管理激励机制的又一核心理念,其注重员工的情感与成长需求,给予员工更多的关怀与发展的机会。企业在推行激励机制时,要把人文精神融入其中,以更好地满足员工的情感需求与成长需求,从而提高员工的归属感与忠诚度。企业要重视员工的个性,充分尊重员工的个体差异性,使其充分发挥其才能和创造性。尊重员工的个性,就是要为员工提供多样化的工作环境,使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才能和能力。
三、当前企业人性化激励机制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塑造不足
一些企业在引入人性化管理激励机制时,对企业文化及其发展不够重视,导致员工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企业文化建设不足是人性化管理激励机制中的一大问题。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影响着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从而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忠诚度。企业文化塑造不足会导致员工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影响激励的效果。企业文化塑造不足会造成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缺失,成功的企业文化应该是关注共同的价值观念与行动规范,让员工明白企业的宗旨与期望,并能与企业的工作氛围相融合。若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员工就会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难以形成共同目标和方向。
同时,若没有完善的企业文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可能受到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以及员工的忠诚和奉献精神。如果企业文化塑造不足,员工可能会失去对企业的信任和支持,企业难以建立稳定的团队,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忽略长期规划
忽略长期规划是企业人性化管理激励机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很多企业过于注重企业的短期效益,而忽视了长期发展规划,这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还会导致激励机制的短期效应和不可持续。
企业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要求企业不断地投入与付出。通过制定长期规划,企业才能更好地确定发展方向与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策略与规划。这样既可以保证企业的稳健发展,又可以规避因短期利益而引起的波动与风险。同时,长期规划有助于企业培养人才,激励机制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吸引和留住人才。通过制定长期规划,企业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培训资源,帮助他们提高技能和能力。这不仅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还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减少人才的流失[3]。
四、实现企业生产经营中人性化管理激励机制的有效路径
(一)构建全面的激励制度
在企业人性化管理激励机制中,构建全面的激励制度和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完整、系统的激励制度要从多个角度来考虑,既要考虑到员工的物质需求,又要考虑到精神需求,才能使激励制度能够有效地实现。
首先,薪酬是员工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企业应根据市场薪酬水平和内部岗位评估结果,制定适当的薪酬标准,确保员工的薪酬与市场接轨,同时也要对员工的良好业绩和表现进行奖励。
其次,在激励制度中,福利同样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除了提供社保、住房公积金等基本福利之外,还可以提供附加福利,如健康体检、节日福利、员工旅游等。这种福利能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忠诚度,以及对工作的满意程度。
另外,员工的晋升制度和培训体系也是激励制度中的一部分。企业应该为员工建立完善的晋升通道,为员工提供晋升和发展的机会。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升职准则及流程,使员工清楚地知道职业发展前景及努力方向。同时,企业还应该为员工提供培训与发展的机会,帮助员工提升技术水平与能力,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企业也可以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团队建设、员工关怀等方面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这些非物质激励措施可以更好地满足员工的情感和成长需求,提升员工的忠诚度。
(二)做好激励需求分析工作
在制定激励机制时,必须做好激励需求分析工作。每个员工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需求和期望,因此要想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就必须充分了解员工的需求,并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制定激励方案。通过了解员工的个性特征,可以更好地设计符合他们需求的激励措施。因为员工不仅有不同的才能和技能,而且还有不同的工作要求和目标。通过了解员工的技能和能力,促使企业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方案。
同时,企业还需要了解员工的价值观,这决定着员工的工作动力以及追求目标。通过了解员工的价值观,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动力来源以及他们希望如何发展。在全面分析员工需求的基础上,企业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激励方案。这些方案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可以为重视自我提升的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为重视稳定性的员工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和稳定的职业规划。
(三)优化企业文化环境
优化企业的文化环境也是人性化管理激励机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企业的文化环境反映了企业精神,能够影响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进而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企业需要积极塑造企业文化。
同时,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使命和理念的体现,可以让员工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企业应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和倡导其核心价值观和使命,使员工能够深刻理解企业文化并与之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应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气氛,这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工作效率。企业应根据员工的工作需要,为其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设施,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比如,鼓励团队合作、组织各种活动、提供心理辅导等,这些都是提高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的有效途径。
(四)关注员工职业规划
在人性化管理激励机制中,关注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关系到员工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同时也是企业留住人才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为此,企业应该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等,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促进其事业的发展。企业应制定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这是员工职业发展的指南和路线图,旨在明确员工的职业目标和方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业务和发展需求,同时结合员工的个人特点和技能,为员工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并为其提供合适的职业发展路径。
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该对员工进行全方位地培训。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能力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企业可针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及业务需求,提供有针对性地培训,以提高其工作能力。企业可以鼓励员工参加外部培训和实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此外,企业也应该鼓励员工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在科技日新月异、市场瞬息万变的今天,拥有新技能对于个体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的学习,可以提高员工的适应性和创造力[4]。
(五)采用民主的管理方法
在实施人性化管理的过程中,采用民主管理方式也是十分有效的方式。在企业的决策与管理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员工的意见与建议,让其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与管理之中,从而提高员工的责任感与参与感,增强归属感,使激励机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企业可以建立员工代表大会,使员工能够更好地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通过员工代表大会,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员工的需求,同时也能让员工了解企业的经营与决策情况。企业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员工代表大会,通过投票、提建议等方式参与到企业决策和管理之中。
五、结束语
总之,人性化管理激励机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企业中实行人性化管理激励机制,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与竞争能力。人才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而人性化管理激励机制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为此,企业应该注重人性化管理激励机制的建立,以持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刘小兵.企业生产经营中人性化管理的激励机制[J].商场现代化,2019,(13):125-126.
[2]张志龙.浅谈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人性化管理之激励机制[J].财经界,2018,(18):130-131.
[3]王宏.浅谈大型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人性化管理之激励机制[J].经贸实践,2018,(02):267+269.
[4]赵玉亚.浅谈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人性化管理之激励机制[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4,(01):53-54.
[5]李丽英.制造企业全成本核算问题及其应对研究[J].纳税,2021(18):141-142.
[6]牛瑞琴.工业制造企业成本核算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05):175-176.
[7]王标.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J].财富时代,2020(02):96.
[8]黄连开.关于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20(24):46-47.
[9]王妍.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今日财富,2020(16):138-139.
[10]彭娣娣.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用探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7):176-177.
[11]罗珺方.浅析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集体经济,2023(04):58-61.
作者简介:刘肖(1976-),男,贵州铜仁人,研究方向:企业生产经营,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