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对策的探讨
摘要: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加强,医院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再加上眼科疾病的特殊性,使得眼科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对眼科护理中出现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这对于提升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和对护理风险的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眼睛的构造非常复杂,哪怕是最小的伤害,都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完全失去,这将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重视患者的安全,创造一种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双赢关系,是现代化的医疗服务模式所追求的目标。

1眼部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及成因

1.1专科疾病因素。例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会导致视力降低,出现视物模糊、视野缩小、对比度降低、暗适应能力降低等问题。眼科手术病人多为老年人和儿童,护士多为眼科专业护理人员,缺乏对病人整体病情的正确判断和处理问题的经验,这些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1.2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质量不高。眼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技术性,因此,所有的操作都要相对温和,如果护士对自己的业务不够熟悉,对自己的操作技术不够娴熟,那么她的动作就会变得粗暴,或者不能很好地控制进针深度,比如球后旁注射等,就会造成眼球破裂,眼底出血等情况。

1.3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较差。在遵照医嘱过程中,如果没有仔细检查,比如打错了针,拿错了药物,发生眼别错误,出现眼睛上药失误,比如青光眼病人点错阿托品,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如果在手术之前,没有仔细检查患者和眼别,造成术眼失误,那就会产生很大的后果。

1.4暗室问题。暗室是眼科病人进行检查的重要地方,由于暗室光线昏暗,又有很多昂贵的光学设备,这些设备很容易发生碰撞,不但会对光学设备造成破坏,而且会对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老年白内障的病人,在黑暗病房里撞到了自己的前臂。

1.5.药物使用安全性。因为在眼科病人中,老年病人占了很大比例,所以他们服用的药品种类也很多。因此,在服药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服或漏服药物,以及误吸等安全问题。据调查显示,54%的老年住院病人曾发生过忘记吃药的情况,25%的病人曾有不能按时吃药的情况,28%的病人在服药的过程中曾发生了丢失,洒落了药物的情况,47%的病人在服药的过程中曾发生过呛咳。

1.6告知性情况不具体。如果眼球中的惰性气体在高海拔环境下会迅速膨胀,可能导致高眼压和其他并发症,所以禁止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惰性气体注射的患者乘坐飞机;有些眼药会导致眼睛出现过敏反应,出现红肿、角膜损害,最后会造成视力下降,还有一些药物如果使用不当还会造成中毒,出现全身症状。

1.7护理人员存在的问题。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中缺少法制教育,只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可能存在的法制隐患置之不理,对操作程序不够严谨,工作中没有严格遵守“三查八对”,没有严格遵守《医疗护理操作常规》,护理人员年龄偏小,安全防范意识淡薄等等。

另外,护士人手短缺的情况:护士的数量与其所承担的工作数量不相称,而护士的工作负担过重,增加了护理的风险。

2眼部护理中风险因素的防范对策

2.1做好关键环节。加强关键环节的护理,如:做好碰撞受伤的预防工作,做好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时,护士要以手拉手的形式引导患者熟悉就诊环境,向患者说明手术后的禁忌症,并在需要时戴上护目镜,避免碰伤术眼,并对患者进行自我保护技能教育,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对术后和卧床时间久后的病人要做到3个30 秒,也就是醒后30 秒再坐起,坐起30 秒后再站立,站立30 秒后再行走。在所有的临床活动中,哪怕是非常简单或者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临床活动,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在眼科病房中,大多数患者都是低视力或者视盲,为了对患者摔倒的风险有充足的预计,在病房和走廊的通道中,一定要保证没有障碍物,在地板上要有防滑措施。

2.2规范眼科护理的技术动作,以免造成眼睛伤害。为了预防眼睛伤害,操作时动作要轻、稳、准,并对不同工龄和职称的护士进行技术动作的要求,在患者身上实际操作前,必须对技术动作考核合格,这样才能减少眼睛伤害的发生。

2.3重视对病人的安全教育。对规定的教育内容要及时地通知病人,以免给病人造成安全隐患,并以书面形式明确说明,以规范护士的告知行为,以增加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增加病人对医疗保健的了解,例如:引导新病人进入医院,让病人尽早地熟悉医院;如需外出,应事先告知护理人员,并保证住院期间不可随意外出,如有任何事故,由本人负责;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所服药物及药物毒性的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介绍,护士要对每一名病人的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要从细节方面进行培养,对突发事件进行防范。

2.4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要建立一套暗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将暗室中的各种器械放置得更好,并强调病人在进入暗室之前都要打开手电筒,然后在护士的帮助下进入和离开暗室。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的规定,两名护理人员必须在术前做好检查,并在送进手术室之前,做到“看服到口”,以免病人(特别是老人)在给药时出现错、漏服,以及误吸等事故;根据护士等级的要求,对病人进行定期的巡诊,以便及时发现病人的问题,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将护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程度。

2.5.对护士进行合理的安排,减少护士的过劳状况。护士长排班应按护士的年龄、性格、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进行合理的分配,节假日实行听班制,并随时服从命令听从调遣。

另外,护士还应该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自身的保护能力,可以通过增强法律意识的书籍进行系统化学习,使护士时刻受到安全护理的影响,从而使护士的护理工作更加规范,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李锦云.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2)

[2]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J].朱淑滨.中国农村卫生,2021(17)

[3]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陈济花.中国农村卫生,2021(08)

[4]探究眼科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J].梁川裕;麦小谷;肖可.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