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线损的定义
线损主要是指从发电厂一直传输到客户,电能在运输、变电、配电等一系列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损耗。这些损耗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线损,即电能传输时无法规避的一种电能损失;二是管理线损,即由于供售电量统计存在差异、人工操作失误等而产生的电能损失。
具体来说,电能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线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电阻作用:对电能进行传输时,首先需要克服源于导体自身产生的电阻,在此过程中将会耗费大量的电能,通常体现为导体温度升高。
2)磁场作用:变压器在进行升压或者降压的过程中,必须要搭建并维持交变磁场,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变压器正常运行。而对于电动机而言,需要搭建并维持旋转磁场,这样才可以正常运转。
3)管理方面:供电企业在开展输配电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样会导致电能产生一定的损耗。它受每个管理部门的手段和条件所限,或者在电网中存在用户违章用电和偷电、电网元件漏电、电表更换不及时、抄表人员的漏抄、错抄等现象而造成的电能损失。
2 电力线损原因
2.1电力技术线损
(1)电网结构不完善。电力建设、迁改过程中,因选址等多种原因,可能导致电网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变压器偏离负荷中心,供电半径较大,导线线径过细等方面。此外部分电网设计建设标准低、投运时间长、改造进度缓慢,没有在用户负荷持续增长的同时得到更新,无法满足正常负荷载流量的要求,进而将引起导线发热,产生不必要的电能损耗。(2)空载损耗较大。变压器损耗由空载损耗与负载损耗两部分组成,其中空载损耗不随用电负荷波动而变化。由于电网中变压器总量较多,且存在大量低负载率变压器,因此空载损耗的影响较为突出,在电力线损中占比较大,是变压器耗损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变压器的运行方式对线损也存在影响,合理安排运行方式,保证变压器经济运行,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电能的损失。(3)功率因数较低。在电力系统中,变压器、电动机等设备需要吸收无功功率和维持磁场,仅依靠发电机作为基本的无功电源,一方面将导致无法实现经济运行;另一方面增大配电设备上的电压损耗及功率损失。因此需要根据电力系统情况,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
2.2电力管理线损
(1)抄核收质量影响。抄核收工作对线损计算会产生直接影响,因为需要根据抄核收统计的电量数据对电网线损率进行计算,如果电量的误差较大将难以实现准确计算,进而影响对线损成因的分析和治理。影响抄核收质量的主要原因是违章操作或设备状态异常,导致电量数据出现漏抄、估抄、错抄的情况。(2)计量采集影响。电能计量主要依靠电能表等计量装置对客户用电数据进行采集,要保证电能计量的准确性,为电力线损计算、治理提供有力支撑,需要严格把控计量装置安装质量。影响计量装置准确计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计量装置损坏、计量装置安装不符合要求、计量装置工作环境恶劣影响其正常运行。(3)窃电影响。窃电行为指客户主观故意,采取隐秘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破坏或未经供电企业计量装置用电的行为,是电力线损较高的主要原因。随着科技的发展,窃电手段层出不穷,检查人员难以第一时间发现,增大了电力线损的治理难度,扰乱了正常的供用电秩序,同时,还有潜在的用电安全隐患。
3智能电表与集抄系统应用于线损管理中的优化措施
3.1强化智能电表与集抄系统应用的重视度
在开展线损管理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关注智能电表与集抄系统的重要性,了解两种系统和设备在使用时的特点,结合设备的运行状况和优势发挥其在线损管理中的作用,严格按照电力企业所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及时且准确地收集用户的相关数据以及信息,使智能电表与集抄系统的应用质量得到提升,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进而保障电路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2 对智能电表和集抄系统的应用方式进行优化
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线损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并且也更加先进,涉及到的电力基础知识相对来说变得更多,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对设备和系统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与换代。在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一下,工作人员需要将电网侧采集系统和用户侧手机APP的相关数据进行充分的收集,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方式采用安全的分析手段,集中应用并对智能电表和集抄系统的相关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在将计算机处理技术全面融入到数据处理的相关工作时,进而转变传统的处理模式,使数据的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保障供电企业在运行时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3 建立完整的线损管理监督体系
电力企业的管理部门在开展管理活动时,需要建立完善的电力管理制度,并且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建立安全良好的线损监督管理体系,在内部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以及对应的管理权限。将智能电表与集抄系统综合应用于其中,能够明确不同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有效避免了工作人员在面对问题时出现的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况,对于提高电力企业内部管理质量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外界因素综合影响下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
工作人员在进行设备安装处理时,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智能电表与集抄系统自动化技术功能的开发与升级,并且将各个生产环节进行进一步的联动,同时还可以将智能电表与集抄系统的自动化技术进行进一步的专业网络化操作研究,使庞大的数据库能够为线损的自检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并且使其能够与我国现代化的智能电表与集抄系统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护完全匹配。工作人员以及研究人员需要强化对于智能电表与集抄系统安装与维护的进一步研究,使智能电表与集抄系统安装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得到提升。例如工作人员可以购置更高质量的智能电表与集抄系统,通过大规模的置换来进行相应的智能电表与集抄系统更新,这样能够有助于提高智能电表与集抄系统的线损管理效率。其次我国的研究人员也需要强化智能电表与集抄系统使用技术和智能电表与集抄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自主研发力度,实现我国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这样有助于提高社会的线损管理质量,保障我国电力发展能够与我国的智能电表与集抄系统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融合与匹配。
4结语
线损管理中,智能电表与集抄系统的应用涉及到的问题是多个方面的,而为了使电力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管理部门不仅需要对现有的电表和系统进行优化,同时还需要提高针对线损管理的重视度,尤其需要针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评估,并在建设过程中适当投入相应的建设资金,使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自主创新意识,有机协调并合理将智能电表与集抄系统的管理平台应用与线损管理中。在我国因地制宜和统筹规划的电力运行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绍良.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在电力营销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21,18(21):81-82.
[2]马智雄.对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在电力营销线损管理研究[J].电子测试,2020(20):100-101+97.
[3]刘翔.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在电力营销线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营销界,2019(5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