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摘要: 得益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管理行业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行业的发展也使得市场对尖端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其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为了顺应旅游管理业的发展方向,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学生在旅游管理业的专业性,各大高校开始对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化的构建研究。本文将浅析现阶段旅游管理专业探究式教学的现状,并对相应的构建研究提出几点优化意见或建议,以供读者参考。

引言: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在满足于简单的衣食住行,转而开始追求精神上的生活方式。这也使得旅游业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推动力,甚至在部分国家的经济产业比例中,旅游业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毫不夸张的说,旅游业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中发展最为快速的一个行业。根据数据统计,世界旅游的人数在2020年曾提升至十五亿。尽管之后因为新冠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相对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但依旧不可忽视其存在的巨大潜力。因此,为提高学校的就业率,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要,促进旅游管理业的发展,高校也必须在旅游管理专业探究式教学模式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现阶段高校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现状

(一)整体教学风格偏向封闭性

从各大高校的教育模式上看,大多数的教学模式拘泥于室内教育,探究实践活动往往安排在课堂教室中进行,并没有走出校门开展教育。这也导致了学生在接受旅游管理业的相关知识的同时并未能有效的对其进行深入地理解,没能生成有趣、新颖的想法,这同样也是我国高校教学的一大问题所在。因此,不难发现,由于高校整体教学风格偏向封闭性,使得学生当前的专业水平与市场的高要求高标准不匹配,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旅游管理业相较于其他的学科专业,不能只是将目光局限于课堂的理论知识上,更需要的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束缚,给予高校的学生足够的实践活动,感受外部环境带来的真实的刺激,运用相应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积累相应的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就当前的教学模式而言,我国高校的教学方式依旧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教育上,缺乏灵活性。单一的课堂教育在磨灭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将理论与实际区分开来,认识脱离了实践,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严重阻碍了学生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动力。

(三)部分高校的师资力量不尽人意

现阶段,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难以满足市场所提出的专业水平的要求。究其原因,除了整体的教学风格偏封闭以及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外,高校师资力量的薄弱也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许多高校都过于把目光聚焦到学生的发展上而严重忽视了对教师的培养。高校对教师进行高水平的培养具有广阔的前瞻性,一方面,教师能够将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面面俱到地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少走一些弯路;另一方面,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能有效地开拓教师的教育视野,使得教师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有利于教师探索开发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

(四)旅游管理专业与外语教学存在割裂感

众所周知,涉外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由旅游专业以及外语专业两个部门组成,二者对立统一,不可分割。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方式是将旅游业与外语专业区分开来。两者交由不同的教师进行传授,这就导致了旅游管理专业与外语专业未能实现有机结合,存在明显的割裂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能将其合并为一个整体,导致达不到市场对于人才所提出的相关要求。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一)建立探究实践平台与实习基地

高校为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首先应当建立一个探究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探究实践氛围及环境。这种探究平台不仅能激励学生对相关的研究方向进行积极的探索,而且能帮助学校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用有限的经济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具有极高的性价比。同时,高校需要建设一个或是多个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实际的实践机会。在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应用能力的同时,增强学校与相关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互动联系,让学生对市场上的相关要求有清晰的认知,完善自身的能力发展规范,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调整[2]

(二)巩固旅游管理的专业知识

实践是一切的开端,知识是对实践的总结。学生需要充分的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知识,避免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同时,巩固旅游管理的专业知识能进一步地减少企业的培育成本。因此,高校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地开展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知识竞赛或是各种各样的知识创新活动,使得学生在使用知识的途中能做到游刃有余。

(三)不断地优化调整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考核制度

压力是动力的重要来源。高校在组织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如若没有引进合适的考核制度进行监督和督促,就会使得教学教育的各项环节出现纰漏,最后变成一种泛泛而谈的虚假的教学模式。因此,各大高校应当严格的制定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相应考核制度。在重视创新教学内容的同时,进一步的提高对课堂的阶段性考核测试,从多维度、多方面出发,努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明确教师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的责任

为使探究式教学以及相关的考核制度进展顺利,高校在进行教学模式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建立相应的教学监督管理部门,将具体的责任与工作分配到具体的个人上,明确教师在教学模式下的实际作用。与此同时,探究式教学模式还需要及时地吸取最新的教学科研成果,实时地更新相应的教学内容,并根据实际的教学反馈作必要的优化和调整。另外,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项服务型行业,突出表现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交流。因此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以及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不仅如此,高校也应当定期开展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讲座,开拓教师与学生的眼界,紧跟时代发展的洪流[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如若希望开展旅游管理专业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就应当充分的认识到现阶段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密闭性、传统性、不统一性等问题,通过建立探究实践平台与实习基地,巩固旅游管理的专业知识,不断地优化调整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考核制度,明确教师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的责任等多种方式方法,提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率,从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翁李胜,刘慧芳.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教育探索,2021(11):4.

[2]杨珩,项彤,杨冬雪."问题"与"兴趣"驱动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现代化,2020,v.7(21):124-127.

[3]王彦洁,高宏,庞笑笑.旅游管理专业科研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2):191+218.

[4]武录齐. 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探讨[J]. 民营科技, 2011(8):1.

作者简介:胡靖雪(1997-),女,籍贯:四川南充,学历: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