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摘要: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脑栓塞患者共58例分为优质组和基础组,优质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应用价值。结果:护理后,优质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低于基础组,且运动功能Fugl—Meyer(FMA)评分显著高于基础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脑栓塞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常见于老年群体,此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对症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对于存在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可根据具体病情情况实施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于脑水肿明显,可通过切除部分坏死组织以及颅骨开窗减压等方式挽救患者的生命。但受年龄的影响,脑栓塞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因而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引发神经、运动功能缺损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本文旨在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58例脑栓塞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经MRI或者头颅CT确诊,排除未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的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4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5.29±3.44)岁。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优质组和基础组,每组均有患者29例,两组的基础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基础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围术期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基础内容。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情况,并在生活饮食方面给予其一定的建议。

优质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心理干预:受疾病的困扰,脑栓塞患者常会出现思维迟缓、注意力难以集中等不良情况,同时还可能伴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2]。基于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并结合其心理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需每日抽出一定的时间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进而帮助其疏导不良情绪,同时也可引导其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如棋牌、阅读等。待患者的心理状态稳定后,可向其详细讲解脑栓塞的相关知识以及预后良好的病例,加强其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识,并鼓励其坚持进行功能锻炼。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应维护好病房环境,避免在地面堆放杂物,并及时擦除地面水渍,在洗手间内放置防滑垫,以免患者出现绊倒、滑倒等意外情况。

(2)功能锻炼:待患者意识清醒后,护理人员可为其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并在病房内摆放其喜爱的物品,以刺激其听觉以及视觉。从单个字的发音开始对患者进行语言功能训练,并逐步过渡到词语、句子发音。为避免关节痉挛以及肌肉萎缩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护理人员应每日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按摩,并帮助其进行坐、立等简单动作训练,以改善其运动功能。待患者可以自主站立后,应指导其练习原地踏步,以提高其身体的平衡性,最后辅助患者进行行走训练,以帮助其恢复独立行走能力。对于肢体功能恢复较佳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尽早协助其进行自我穿衣、洗漱、吃饭等日常活动训练,以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1.3观察指标

于护理前后,应用NIHSS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估,分值0~42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神经功能越差。同时应用FMA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情况进行评估,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运动功能越佳。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工具进行数据统计,t作为检验值,P<0.05说明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NIHSS、FMA评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优质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基础组,且FMA评分显著高于基础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NIHSS、FMA评分统计(x±s,分)

1.png

3讨论

脑栓塞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不仅具有急性起病的特点,且病情严重,症状会在短时间内达到高峰,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根据相关临床研究证实,脑栓塞在救治成功后,患者常会出现语言、认知、运动障碍等后遗症,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也会导致其家庭负担的增加[3]。通常情况下,发病后三个月内是脑栓塞患者机体功能康复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为其提供科学、全面的康复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其身心状态。优质护理干预是基于人性化护理理念发展而来的新型护理模式,能进一步明确患者在护理工作中的中心位置,并为其提供系统、全面、舒适的护理服务[4]。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脑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有效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配合度。同时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运动功能的提升[5]。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护理后,优质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基础组,且FMA评分显著高于基础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脑栓塞患者的预后,提高其自主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在改善脑栓塞后患者神经功能中的作用显著,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可在临床护理中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蕊.心源性脑栓塞急性期的护理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9):1350-1351.

[2]陈丽娟,徐波.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脑栓塞伴发老年痴呆患者中的护理措施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5):116-117.

[3]田云.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15(7):131-132.

[4]李玲.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5):227-228.

[5]董淑英.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1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