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整合应用探究
DOI: 10.12721/ccn.2023.157053, PDF, 下载: 126  浏览: 1202 
作者: 朱凌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400000
关键词: 绿色建筑;设计;应用
摘要: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绿色建筑为人们提供高效、健康的生活,通过将节能、环保、低碳的意识融入建筑中,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体现建筑的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中的应用分析,以期为绿色建筑的设计者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概念及原则

1.1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以人、建筑物、自然环境彼此之间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利用人工手段和天然条件创造的依据环境。在这一建筑环境中充分人与自然的平衡、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对自然的破坏和使用。

绿色建筑不是指屋顶花园和立体绿化,而是指在节水、节电、节地、节材的基础上,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人的生活提供与自然和谐的建筑。

1.2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绿色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遵循有效控制对周边环境的破坏的原则,并结合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第二,对建筑资源循环利用,以提高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在施工过程中注重降低施工污染、提高建筑施工的运营效率,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为原则达到建筑的要求;第四,在建筑物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以提高用户满意度为原则。

2 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2.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总平面设计中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在总平设计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节能在总平设计中的体现

根据一地气候的特点,结合建筑单体的朝向,综合考虑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的影响。例如厦门在夏季时风向为西南向,因此建筑物要多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来降低空调使用率,将建筑物设计得朝向为南偏西15度以内,这样既可以避免西晒情况的出现,又可以兼顾建筑设计在节能方面的问题。

(2)节水在总平设计中的体现

在总平设计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人工水体的面积,设计出更多的绿化面积,合理收集各种水资源,将回收的污水作为绿化灌溉用水;选择适合本地、本建筑项目的,有利于维护植被种类的绿化设计。

(3)节地在总平设计中的体现

我国是多沙漠、多山的国家,可供开发的人均资源和土地资源紧张,所以需要遵循合理、节约、提高使用率的原则来实施建筑项目。在设计阶段要结合项目的现有条件,合理规划资源,结合项目现状,在减少工程量、保持原有地势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合理开发。例如利用坡地建设半地下的停车库,在建筑过程中,既可以减少土方的开挖量又可以充分利用地势资源。我们建议政府部门在制定用地指标是,要提高容积率,充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生活舒适度在总平设计中的体现

我国处于多种气候的风带中,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本地及周边环境的因素,考虑到室内通风、采光、舒适,室外便于行走,绿地面积合理等因素,而不能仅仅考虑到建筑物单体的自然通风情况。

建筑物或建筑群在设计和建造,关系到人和车量的进出,关系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安全、便利、节能、环保等因素,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周边的配套设施而进行整体设计。例如在小区周边要建公交、地铁站、商场、医院、学校等,并且注重建筑合理,方便出入等因素。

2.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单体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单体中的设计主要体现在自然通风、采光、遮阳、保温、隔热、隔声等方面的内容。

(1) 在建筑单体平面设计中,要根据总平面的整体结构进行合理布局,考虑通风、采光等自然因素。应注重综合考虑、合理平衡的原则,因为遮阳措施多了会影响自然采光,遮阳措施少了又影响到节能环保。因此,在满足生产生活条件下,兼顾采光、节能的要求,因地制宜的采用各种措施以实现建筑的合理、绿色。

(2) 要结合各地的气候进行单体的外立面设计。例如,我国北方较冷、南方温暖,根据不同的地区设计不同的建筑体型系数。在北方地区,主要考虑冬季严寒,要以采暖保暖为主,要限制外墙的保温性和隔热性能;南方地区气候温暖,在外立面的窗墙设计中,注重东西山墙的太阳辐射,要限制窗墙比例。在颜色的选择上,南方地区要用暖色调,以利于太阳辐射的反射,降低窗墙的热传导;在北方地区则恰恰相反,要选择冷色调,以增加窗墙的热传导作用。

(3) 要选用加气混凝土等新型节能材料构建外墙的墙体。新型材料比传统的粘土结构更具优势,它既保护资源又起到了外墙的隔热效果。以这种材质作为外墙面,可以有效吸收热量,但同时也存在隐患,就是其中的灰渣富集重金属,这会对生态环境、人类安全产生威胁。我们可以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灰渣。建立水泥窑,有效做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节约成本。

3利用水泥窑协处理生活垃圾的具体措施

3.1废气治理措施

垃圾焚烧废气属于有害气体。在高温和碱性环境下,NO2、SO2、HCl等酸性气体可以极大的抑制酸性物质的排放。针对 HCl、SO2等气体,可以设置HCl 装置,实现水泥熟料焚烧的自身脱硫。在焚烧的过程中窑内气流和Ca O 充分接触,会对HCl和SO2的吸收大有好处。此外,NO2的来源主要是窑内高温和燃料本身在煅烧过程中生成的,可以采用煤粉燃烧器将其控制在50% ~ 60% 的比例之间,从而降低 NO2的排放溶度。

3.2废水污染源的处理措施

在将生活垃圾进行储存、运输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其产生的地面冲洗水、渗滤液等废水进行过滤,过滤之后将其送进储存槽,采用密闭泵将污水进行整体提升,而后将他们送到焚烧锅炉、分解锅炉中雾化处理。在处理后利用高温再对其进行氧化处理,以完全实现有机分解。经过这般处理流程,废水就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并且也实现了生产污水不外排的目的。

3.3固体废物的具体处理措施

(1) 焚烧之后产生的垃圾灰渣主要成分是Ca O、Si O2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于环境有着极大的危害,其主要成分是重金属、二噁英的等有害物质,它们作为生料配料进入水泥回转窑、生料磨进行处理,重金属固化到水泥熟料中,二噁英能在水泥窑内得到分解,实现有害物质充分转化。

(2) 在垃圾储仓、废气处理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废气,其主要成分是硫化氢、氨等。这些废气的可以实现高温下的氧化,而活性炭每年都要重新更换,因此,将活性炭与生活垃圾一起,实现垃圾处理系统的有效运行。

(3) 垃圾储存、运输过程中恶臭气体的处理措施。生活垃圾的处理过程中,其中垃圾卸料的车间、垃圾储存装置、垃圾输送设备都是密闭的,同时配备大功率风机。车间内部要保持在负压状态,车间内部会产生恶臭气味,这些气味要利用风机将其引到在窑系统或焚烧炉后燃烧,将焚烧炉的气体随着烟囱排放出去。启用储存垃圾除臭系统,通过对活性炭吸附除臭,满足排放标准,才能将气体进行排放。

4 结束语

由此可见,要注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通过技术宣传,让大众认识到生活垃圾是可以通过再利用再处理来减少污染的,从而实现人们生活的绿色、环保,这样才能实现生活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俞珏瑾.污泥干化焚烧处理工艺和设计要点[J].中国市政工程,2009(3).

[2]齐砚勇.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J].四川水泥,2012(02) 

[3]袁文献,彭毅,黄平男等.水泥工业处理和利用生活垃圾技术探讨[J].水泥,2008(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