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为导向的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 我国临床医学不断发展,执业医师技能考试是步入该行业的垫脚石,也是检验医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临床医学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着重视理论轻社会实践,重视知识轻技能的现象,一味的灌输知识,而缺乏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融会贯通。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欠佳,专业水平得不到保障。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虽发展较好,但留给学生的实习机会较少,学生缺乏实际操作,本文就以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为导向的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探索进行论述。

随着我国医学专业所招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出现了学生多病人少的情况,除此之外,由于缺乏临床经验,医院给医学生的实习机会越来越少,病患家属很难轻易将病人交给实习的医学生,这就导致了医学生的临床实践难以开展,临床实践教学工作举步维艰。针对此,本文从执业医师技能考试这一导向出发,分析临床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

一、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的相关介绍

执业医师资格证作为临床医学生从事医学工作的敲门砖,在临床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发挥着一定作用。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实践技能考试,第二部分为综合笔试[1]。只有第一部分的实践技能考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第二部分的综合笔试。第一部分的实践技能考试也叫三站式考试,包括第一站 第二站和第三站的内容,以及操作的口试,其中以处理好个人的能力与考试的关系为重点。第二部分的综合笔试内容涉及方面较广,有法律,法规,心理,人文和预防;基本基础,结合临床;系统与器官;记忆解释和应用等,还包括本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相关基础和技能技术基础。该考试为临床医学筛选了一批医学人才,也有助于临床医学生增强自身医学专业素养,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二、当前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2.1医学卫生法律法规与临床实践教学脱节

目前我国虽制定了医药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对行业内临床医学行为进行了规范,但是并没有临床实践教学相关法律规定,只对临床医师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却没有涉及到临床实践教学人员的相关权利义务,以及行为规范。没有对临床医学生的行为进行明确规范,这就导致了虽然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却不能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起到规范作用。临床实践过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 使学生的实践活动难以开展,因此医院为了尽可能避免医疗过程中出现事故,会减少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而刚入职场的医学生缺乏医患沟通能力,同时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使得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正常临床实践机会和宝贵经验。

2.2医疗市场化水平高

随着我国医疗市场化,医疗人员更加认真的对待病患,在医学质量上有所提高,对待医患的态度有所调整,医疗环境和服务态度明显改善,市场化水平高必然会导致责任制的加强,每个人定量的工作,拿固定的工资,会降低医疗工作者进行临床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而责任制的出现,会导致所带学生的医疗事故算在医疗实践教学者的责任中,这也给临床实践教学者带来了另一方面的压力,使得临床实践教学工作难以开展。

2.3临床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随着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医学院校和医学专业所招医学生不断增加,医学岗位没有改变,病患数量没有明显增加,就导致了学生多病人少的情况不断涌现,缺乏教学设备,没有专业的教学场地;缺乏教学的师资力量,临床实践教学没有得到专业内部的支持;同时更缺乏了临床实践教学的实践环境和机会[2]。由于病患对自身安全的逐渐重视,不会轻易使自己成为临床医学生实践教学的对象,大量的学生只是空有专业理论知识,而稀缺的教学实践资源,使学生不能够充分得到锻炼,无法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起来,进而不具备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如此恶性循环,又将会导致临床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的不足,无法形成临床实践经验,无法教授下一代临床医学生。

2.4教师队伍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手段单一

大部分的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方法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大量的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教师无法做到灵活变通,也很少能够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化的教学模型,课堂内容缺乏创新,教学手段单一乏味,这正是临床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的表现,教师队伍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创新能力,无法满足现代临床医学的需要。

2.5缺乏标准化的临床教学考核标准

临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离不开系统性的考核标准,学生的实践效果需要通过量化成绩来显现,学生的临床实践行为更需要量化标准来规范,只有量化的考核结果,才能使教师看到学生的不足,是学生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且正向的考核成绩将会提高学生的技能训练积极性。

三、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3.1完善临床实践教学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应对临床实践教学引起重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临床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够有法可依。明确医学生临床实践的相关权利和义务,给医学生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更让实习或见习学生在处理医患关系时能够有法可循。

3.2改革传统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模式

注重对临床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教学模型,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仿真模型的使用,提高学生实践训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大临床实践教学的改革,通过建立仿真实验室,临床教学研究室等一系列教学设备,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增加学生的临床实践经验。

3.3规范临床教学考核标准

临床教学的考核标准既是针对临床教育人员,更是针对临床医学生。临床实践教育者可以根据考核标准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考量,学生可以通过考核标准校对自身行为进行打分和评判,从而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学习实践的积极性。

【结束语】我国临床医学事业不断发展,需要打造一批临床医学优秀的医疗人才。以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为导向进行临床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完善临床教学实践相关法律法规,改革传统的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模式,规范临床教学考核标准等措施,推动临床医学实践进步,促进我国临床医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伟丽,王宁.基于“早临床多临床”学习开展内科护理学规范化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标准化,2022(24):302-304.

[2]韦丹燕,罗淑娟,张海峰.依托校门诊平台的中医专业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22,38(14):2479-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