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DOI: 10.12721/ccn.2024.157062, PDF, 下载: 72  浏览: 832 
作者: ​樊红娟
作者单位: 山西省临汾市第四中学校,041000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优化措施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对初中阶段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初中班主任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创新班级管理方法,让所有的教学活动都符合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养能够得到提高。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还出现了不少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更加重视,逐步去应对千变万化的情况。为此,笔者对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优化措施进行了探讨。

前言:

班级是学校最小化的组织管理单位,而各班的管理工作又是学校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做的工作遍布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是学校与家长三方沟通的纽带,更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进行实时监测。

一、初中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一)指导学生的心理与学习

在初中时期,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主要是自主意识增强,但缺乏自控能力和判断能力。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和心理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与人生规划;其次,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给予更多的重视,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目前的心理状况。

(二)充当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桥梁

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情况最为了解。因此,班主任应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处理好学生、家长和班主任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学生与家长之间,班主任可以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表现,并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家长一起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进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初中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建立积极的班级文化

建立积极的班级文化是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各类班级活动,如班级集体游戏、主题班会、班级比赛等,这些活动可以增加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这些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和特长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可以经常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长。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建立一个开放、包容、平等的班级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和支持。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可以通过开展班级主题教育活动、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思想和理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协作意识和奉献精神。班级荣誉制度是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之一。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班级荣誉制度,如优秀班干部评选、班级表彰等。这种制度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团结合作,争取班级的荣誉和集体荣誉。通过这些策略和方法,班主任可以建立起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彼此尊重的班级文化氛围,推动班级的良性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为班级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二)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

实施有效的班级管理措施,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实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因此,班主任应从提高学生自尊、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等方面着手,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通过制定评比系统,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道德行为纳入其中,体现出学生的自主管理,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标准。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余活动,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班委要发挥好组织、带头人的作用,号召学生齐心协力,共同为班级争光。在班级中,班委都是由学生自己来决定的。在班级管理上,要发挥班委的积极性,使其成为一个纪律严明的好班委。在实施小组合作时,要结合学生的个人特征,合理地组织好与之相适应的活动,既满足学生的兴趣,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班主任要以身作则

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促进班级学生的成长。在初中生中,由于没有明确的管理观念,学生在生活中也会存在不良生活习惯、不卫生或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问题。对此,班主任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矫正。例如,针对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我们就可以通过讲座,推行卫生管理计划,让学生在校园以外的公众场合也能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在校园的公共场合,要张贴卫生标语,并要求卫生委员进行监督,并要及时上报给班主任,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进行批评和教育。其次,为了保持班级的卫生,由班级的卫生委员来组织和监督班级内所有涉及卫生问题的地方,以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多元联动,拓宽班级管理途径

在学校的支持下,各方面的工作都会得到有效的落实,而家长的配合,有助于班主任对学生的全面理解,并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班级管理,营造出符合学生理想的班级环境。为此,应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建立“校方-家长-班主任”的协同管理体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学生在班级中的健康发展。从目前的班级管理实践来看,尽管班主任会主动和家长进行交流,但一些家长觉得教育的工作是班主任的职责,所以家长的参与热情不高。缺少家长的合作,将极大地影响到班级的管理。为此,班主任要让家长认识到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并建议家长花点时间参加班级管理,及时掌握和反馈,并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班主任可以每周与家长通电话,告诉家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并了解学生在家的状况,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如,有的学生在学校里不听话,屡次破坏教室秩序,与学生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首先要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再与家长交流,让家长帮忙进行管理,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并在多方互动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初中班主任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良好的教育风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在持续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也能更好的面对不同的情况,始终保持着镇定和理智的态度,在班级里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并与家长进行良好的交流,让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从而使初中班主任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后盾。

参考文献:

[1] 王丽梅.班主任工作任重道远——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探析[J].环球慈善,2021(2):1.

[2] 郭春霞,范广霞.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策略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09):63-65.

[3] 吴利.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问题与策略探究[J].读写算,2020,No.1165(18):44.

[4] 张华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中初中管理,2022(4):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