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护理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摘要: 目的:探究在恶性肿瘤护理治疗中,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所接收的84例患有恶性肿瘤症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用的护理措施的不同,平分为参照组与探究组,前者接受我院的传统护理服务,而后者则加设人文关怀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患的心理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根据SF-36的生活质量评量表得出,护理治疗后两组病患的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同时探究组病患的平均评分为78.89±6.65,明显高于参照组的61.74±4.46(P<0.05)。根据SAS及SDS评定量表得出,护理治疗后两组病患的心理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探究组的SAS及SDS评分分别为(36.76±5.43、34.56±4.32),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的(45.12±6.34、43.30±5.31)(P<0.05)。结论 恶性肿瘤症状患者的护理中,应当加设人文关怀护理措施,使患者的不良心理得到改善,进而使护理治疗的效果得到提高,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以84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人文关怀措施的实际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所接收的84例患有恶性肿瘤症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比例为46:38,年龄范围分布在22~67周岁,平均(43.45±5.31)周岁,根据病症类型分类:肝癌12例,乳腺癌18例,肠癌11例,宫颈癌17例,肺癌22例,其他癌症4例。所有患者均已知悉本次研究情况,并在相关的知情书上签字,将84例患者分为参照组与探究组,每组42例病患,比较两组病患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对照分析。

1.2方法

参照组病患接受我院的传统护理措施,主要有遵医嘱进行护理,定期进行病情观察,以及基础的疾病知识宣教等。而探究组病患则在此基础上加设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其一:心理干预,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同时面对家庭经济负担的不断加重,往往会滋生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产生心理障碍,对护理治疗并不会充分配合。护理人员应当及时与病患进行交流,知晓病患内心的情绪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消除他们对疾病的错误理解,同时给予患者合理的关怀尊重,以充分的耐心满足病患最大化的心理需求。其二:家庭干预,医疗负担的不断加重会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此时家属的及时关怀尤为重要。护理人员与家属进行沟通,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亲情关怀对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的重要性,可让家属参与到护理治疗计划的制定中,并与社会支持结合到一处。其三:疼痛护理,恶性肿瘤患者的放疗或化疗对身体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疼痛感受,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阶段就详细告知镇痛泵的使用方式,并且在疼痛超出患者的耐受范围后,协助病患缓解疼痛症状。

1.3观察标准

通过SF-36的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估两组病患的生活质量,分为多个方面,总分在0~100分,呈正相关;通过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两组病患的心理情绪进行评分对比,分数越高表明对象的心理状态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选择SPSS 20.0,资料以(x̄±s)及%表示,分别用t、χ2检验方法。

2、结果

2.1不良心理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不良心理情况比较(x̄±s)

6.png

注:*与同组护理治疗前数据比较,*t=7.357,*P<0.05.

2.2生活质量比较,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比较(x̄±s)

7.png

3、讨论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赖以生存的环境到破坏,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均有明显提升,其中恶性肿瘤症状的发病率在近几年逐年增长,并且趋于年轻化。负面情绪的影响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当采用合理科学的措施使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得到改善。人文关怀的护理措施是以患者为中心进行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根据病患的实际需求给予人道主义的帮助护理,需要从心理、疼痛、家庭及饮食等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以此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加设人文关怀护理措施的探究组病患,其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病患(P<0.05),因此在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人文关怀护理措施是极为重要的,可有效改善病患的不良心理情况,并且提升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邹玉芬, 冯玲, ZOUYu-fen, et al.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7, 24(14):176-178.

[2]胡陆波.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