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神经外科是医院内部的重要科室,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使患者的病症问题逐渐缓解,让患者尽快脱离生命危险。通过选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同时增强患者的治疗安全性,令患者拥有更加优质的治疗体验,促进神经外科患者的及早康复。而细节化护理是建立在精细化理念上的新颖护理方法,能够从临床护理工作出发,结合常见的不良事件和并发症问题,对每个护理环节优化与改进,以此提升神经外科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让患者的康复周期也明显缩短。本文详细探讨了该种模式在神经外科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神经外科中抽出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依据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的患者人数均为10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男女比例均为51:49。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31岁和≤65岁,平均年龄为(49.5±1.4)岁。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30岁和≤66岁,平均年龄为(49.9±1.5)岁。两组神经外科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任何明显差异(P>0.05),符合对比研究的标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细节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术前阶段
护理人员在开展手术治疗前,应先根据神经外科患者的病症情况和文化认知程度,借助视频、图片、文字和面对面沟通等形式,向患者详细讲解病症特点、手术流程、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以此提高患者的相关认知水平。同时结合患者的情绪状态,通过讲解成功案例和针对性心理疏导,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尽快消除,让患者以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现状,为接下来的手术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1]。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根据具体的手术流程,做好备皮、灌肠和禁食禁饮等术前准备工作,为后续的临床治疗做足良好的铺垫。
1.2.2 术中阶段
护理人员在手术进行中,应严格落实无菌化操作制度,以此减轻患者的切口感染风险。并根据具体的手术需求,通过体位指导和观察体征等临床措施,做好突发事件的防范工作,保障手术治疗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参考手术流程,对患者采取适当的肢体保护和保暖措施,有效避免各类并发症问题的发生,令患者拥有良好舒适的护理体验。一旦在治疗期间发现患者体征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予以处理,使患者的异常症状尽快消除,让患者的护理安全性进一步提高[2]。
1.2.3 术后阶段
待患者完全清醒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将手术成功的消息告知给患者,消除患者的担忧和顾虑。并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的体征变化和切口状态,避免感染问题的发生,使患者免受额外的疼痛折磨。同时采取定时翻身、更换床单被褥、增加病床防护栏、全方位消毒、清洁打扫地面、铺设防滑垫和固定导管的措施,防止压疮、跌倒、坠床和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令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早好转。通过健康知识宣教工作,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保障神经外科患者顺利安全出院[3]。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根据患者的病症特点、口味偏好和康复进度,采取饮食干预和锻炼指导,增强患者自身的机体免疫力,促进患者的病症问题及早康复。
1.3 观察指标
研究神经外科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细节化护理之间的效果差异,以护理技术评分、护理态度评分、沟通能力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作为主要指标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实验研究过程中,使用SPSS20.0软件,对200例神经外科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专业化的分析。并采用(%)和(x̄±s,分)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予以标识,经过X2和t/X2全面检验后,以(P<0.05)标识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护理技术评分、护理态度评分和沟通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1/100),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00%(9/100)。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2.3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00%(98/100),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3.00%(83/10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00例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质量调查结果(x̄±s,分)
表2 200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不良事件调查情况(%)
3. 讨论
综上所述,对神经外科患者采用细节化护理,主要是通过术前准备、健康宣教、心理疏导、观察体征、体位指导、落实无菌化操作和并发症预防等措施,使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显著提高,让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安全性均明显改善,促进该类患者的早日出院。
参考文献
[1]陈璐,吕琳,季翠玲,常青,傅巧美,陈雁. 神经外科亚专科护理运行模式的建立与效果评价[J]. 中国护理管理,2018,18(07):979-983.
[2]胡逢静,蔡玲,杨亚红,张浩军.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现状及其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08):1267-1271.
[3]胡娜,厉春林,杜晓亮,方继峰,许川,赵恺,张华楸.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方案的制订及实践[J].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06):839-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