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对神经内科病人护理工作的效果
摘要: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对神经内科病人护理工作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于2018年2月~2020年1月期间在神经内科治疗的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分析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的风险意识、护理水平、健康教育情、护理责任心、服务态度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促进其病情恢复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建议临床应用。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神经内科病人数量逐渐增加[1],因为神经内科系统疾病具有特殊性,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还需要给予其有效的护理。因为在整个疾病的治疗期间,周期相对较长,致使病人容易出现抵触、厌恶治疗的消极情绪,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恶化[2]。因此,治疗神经内科疾病不只需要持续治疗,更需要护理人员全方面细致的护理措施。为此,本次实验针对本院神经内科的84例病人进行研究,对其中部分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入住本院神经内科的84例病人,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2例)和观察组(n=42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54~74岁之间,平均年龄(62.09±3.21)岁。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21例,年龄52~75岁之间,平均年龄(62.21±3.02)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实验完全知情,并批准实施。纳入标准:病人及其家属阅读并了解本次实验内容,并自愿签署入组同意书;能主动配合实验过程。排除标准:病人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在病人入院时应保持微笑,热情的招待并安置病人,注意语言文明礼貌;需要护理人员提前打扫神经内科病房,保持环境卫生,定时开窗通风、消毒;定时巡视病房,查看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和病情,做好记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1)心理护理:在病人入院时热情接待,并主动带领其参观医院环境、病房、内部设施等;对病人及其家属详细介绍疾病的患病原因、发病因素、治疗方式、相关注意事项等,以减轻病人的恐惧和不安,让病人及其家属正确认识治疗措施对疾病的重要作用。对于长期治疗病人,因为长时间的治疗使其丧失对治疗的信心,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因此需要护理人员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了解其真实心理,并针对性做好开导工作,帮助病人重建治愈信心。(2)生活护理:为了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需要护理人员针对其日常生活进行干预,以不违背护理原则为基础,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定期帮助病人按摩、翻身等,以免因长时间卧床形成压疮,帮助病人进行肢体锻炼,增加其运动功能。(3)特殊护理:因为神经内科病房内的疾病类型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对不同个体采取针对性护理。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软件包处理数据,(x̄±s)代表计量资料平均数并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用频数描述计数资料,χ2:组间比较,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的风险意识、护理水平、健康教育情、护理责任心、服务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项满意度比较(x̄±s)

截图1741576725.png

3讨论

患有神经内科疾病的病人不可只依靠单纯的治疗,同时也需要护理人员对病人实施无微不至的护理措施[3]。伴随近些年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病人对护理的技术和态度均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人性化护理对病人实施全方面的护理措施,主要从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特殊护理等多方面进行。目前医院对病人态度主要以人文关怀为主要思想和观念。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充分证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对风险意识、护理水平、健康教育情况、护理责任心、服务态度方面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较为优秀,(P<0.05)。表示人性化护理已经遍布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细节,并起着重要作用。人性化护理的核心观念是以人为本,对病人采取充分的满足、关怀、体谅态度,不以病人的穷富、阶级地位高低、权利大小而区别对待,全部病人均享有平等的护理服务,可充分体现出个性化护理的价值。

综上所述,对神经内科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较明显,可保证病人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促进疾病恢复的同时,保证高质量的护理工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姚春娟.人性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6):13-14.

[2]朱月娥.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7):53-54.

[3]林碎丽,舒美春,洪显钗.人性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7):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