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核心素养不仅包括学科知识,更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其管理能力和方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特点
(一)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更全面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这意味着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还要重视其能力的培养,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同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同样重要,它们是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道德感的社会公民的基础。班主任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意味着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通过个性化的教育支持,班主任可以帮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从而更全面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这样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有助于培养出一批既有知识又有能力,同时具有良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优秀人才。
(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其视为班级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班主任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和决策过程,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有责任也有权利为班级的发展出谋划策。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多样化的班级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它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层面,更深入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层面。作为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关心他们的情绪变化。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它影响着学生的性格形成、人际交往以及未来的人生道路。班主任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一旦发现这些问题,班主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如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等,及时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确保他们能够在健康、积极的心态下茁壮成长。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策略
(一)制定科学的班级管理计划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制定科学的班级管理计划。这个计划不仅是班级日常运行的指南,更是确保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班级管理计划应明确目标,即希望通过管理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例如,目标可以设定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等。这些目标需要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相契合,确保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计划需要详细列出班级管理的任务。这些任务应该围绕目标展开,包括组织各类学习活动、开展主题班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每一项任务都应具有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某一方面的核心素养。
接下来,计划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这些措施应该具体可行,能够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交流,分享学习方法和心得;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班级管理计划需要设定评价标准,以便对班级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评价标准应该与目标相对应,能够客观反映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的提升情况。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班级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一个积极向上、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他们的品格,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应当积极营造健康、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例如,举办班级运动会、文艺比赛、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力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班主任可以设立班级图书角,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是获取知识和提升素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借阅书籍,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还可以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读书报告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收获,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班主任还可以通过班级装饰、墙面文化等方式来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励志标语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心;在教室角落摆放绿植和艺术品,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提升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班级文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当深刻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成长速度、兴趣爱好、学习方式和潜力都存在差异。因此,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班主任需要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来初步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这包括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与同学的互动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通过观察,班主任可以初步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为后续的教育支持提供基础。班主任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谈话交流。面对面的谈话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尊重,同时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班主任可以询问学生的学习困惑、生活烦恼和兴趣爱好,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主体地位和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制定科学的班级管理计划、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实践策略,提升班级管理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谭华.小学班级管理中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与实践[J].教育科学论坛,2022(15):45-47.
[2]李亚元.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班级管理创新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1(3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