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影响效果研究
摘要: 目的:患者心理状态将影响其康复速度,本文主要探析心理护理对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于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在本院眼科接受白内障手术的4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A组(常规护理干预)与Z组(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每组有患者209例。探析两组患者术后出现角膜水肿、后囊膜破裂情况。结果:相较于A组,Z组患者角膜出现水肿、后囊膜破裂情况几率较低,Z组患者眼内压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提升患者治疗、护理依从度,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以推广价值。

受老化、遗传、免疫异常等因素影响,患者晶状体代谢紊乱,患者晶状体蛋白质混浊进而患上白内障[1]。临床上可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吸除患者晶体内混浊晶状体核、皮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心理因素将影响患者治疗、护理依从度及预后效果,因而临床上十分重视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本次选择418例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患者为例,探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效果

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于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在本院眼科接受白内障手术的4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A组与Z组两组,每组有患者209例。A组分别有100例男性患者、109例女性患者,年龄为60—66岁;Z组分别有103例男性患者、106例女性患者,年龄为61—66岁。两组患者均了解本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无合并葡萄膜炎、角膜炎等眼科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大。

1.2方法

1.2.1A组护理方法

给予A组患者常规护理服务,主要措施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等。

1.2.2Z组护理方法

给予B组患者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即:①护理人员以亲和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通过沟通了解患者一般资料、心理状态,依据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心理干预。通过双方沟通,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缓解患者紧张情绪。②内心情感支持。受病痛影响,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因而护理人员需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③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可为患者播放轻音乐,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及肌肉紧张情况。④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引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保证患者不受负面情绪影响。

1.3观察标准

(1)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分级情况。患者角膜透明无水肿情况,可判定患者角膜水肿等级为0级;患者角膜出现局限性薄雾状水肿情况,但角膜内皮光滑、虹膜纹理清晰,可判定患者角膜水肿等级为1级;患者角膜出现浅灰色水肿情况,且角膜内皮粗糙、虹膜纹理模糊,可判定患者角膜水肿等级为2级;患者角膜出现弥漫性浅灰色水肿情况,且角膜内皮存在龟裂情况、虹膜纹理不清晰,可判定患者角膜水肿等级为3级;患者角膜出现乳白色水肿情况,且结构不清晰,可判定患者角膜水肿等级为4级。

(2)对比两组患者后囊膜破裂几率。

(3)对比两组患者眼内压。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涉及的数据信息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通过(%)表示计数资料,通过(1741593786308954.png)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分级情况

由表1可发现,Z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为0级的多于A组,Z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为1级、2级、3级的均少于A组。由此可见,Z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情况优于A组(P<0.05)。

表1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分级情况

截图1741593915.png

截图1741593933.png

2.2对比两组患者后囊膜破裂几率

由表2可发现,A组、Z组分别有34例与5例患者后囊膜破裂,后囊膜破裂几率分别为16.3%、2.4%。由此可见,Z组患者后囊膜破裂几率较低(P<0.05)。

表2对比两组患者后囊膜破裂几率

截图1741593946.png2.3对比两组患者眼内压

由表3可发现,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眼内压相差不大(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眼内压均有所降低,且Z组患者眼内压更低(P<0.05)。由此可见,Z组患者眼内压缓解程度优于A组(P<0.05)。

表3对比两组患者眼内压

截图1741593957.png3讨论

近年来,我国白内障患者在逐渐增多,临床上大多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方式进行治疗[2]。手术中、术后护理措施不合理将引发并发症,这对患者康复不利[3]。手术过程中、术后完毕后,护理人员不仅要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以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度。本文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研究发现,Z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情况优于A组;Z组患者后囊膜破裂几率较低;Z组患者眼内压缓解程度优于A组(P<0.05)。

总而言之,给予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患者心理护理,可营造良好护患关系、降低患者紧张情绪、降低患者后囊膜破裂几率较低,以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姮,张小英.心理护理应用于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校医,2019, 33(3):214-215.

[2]李华丽,李睛睛.心理护理在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8(13):163-164.

[3]卢静.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患者的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2):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