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康复治疗几点思考
摘要: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康复治疗进行分和探究。方法:对医院所收治的共76例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将这76个人分成两组每组个38人。其中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的方式,对观察组采用的是综合护理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率相比较之下更高,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满意程度也要高于 对照组。结论:在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其治疗效果会得到较大的提高,对患者的生活治疗达到了改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足程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具体指的是终末支气管远端器官下气道出现异常且扩张的情况,与此同时气道壁被破坏且处于病理状态。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时患者主要呈现的症状为咳嗽、咳痰,严重时甚至会有呼吸困难的情况,最终导致患者出现二氧化碳潴和缺氧的情况。当患有该病时会出现久病不易痊愈并且根治难度大的情况,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基于此文章将会对我院所收治的38名患有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最终结果为治疗效果显著,下面文章将会对该治疗过程进行详细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56~80岁,平均年龄(69.8±6.5)岁,病程11~39年,平均病程(22.5±5.5)年,其中合并慢性支气管炎29例,合并支气管哮喘的7例,合并肺心病的2例。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8.9±5.4)岁,病程12~40年,平均病程(23.5±6.3)年,其中合并慢性支气管炎28例,合并支气管哮喘的6例,合并肺心病的4例。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一般的临床护理。

1.2.2观察组

(1)一般护理

环境和休息:病房和患者所处的环境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需要保证病人在治疗时处于舒适的体位达到休息目的。对室内的额温度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保证室内通过正常;在护理过程中还要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定时、及时的观察,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困难加重的情况。对于患者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抗生素、支气管舒张药和化痰的药物进行必要的服用指导,对患者服用药物后的药效以及出现的副作用进行观察,对病人咳嗽症状进行鼓励式引导,让病人能够做到正确咳痰;在患者中会有一些患者存在呼吸困难情况,针对这种情况的病人则是采取氧气吸入护理方法,采用低流量吸氧的方式。

(2)康复训练

在康复训练可以对患者采取腹式呼吸训练,让患者平躺并且处于全身放松的状态,将双手放在胸部和腹部之上,提示患者要做到用鼻子进行缓慢呼吸,在呼吸过程中尽量让肚子凸起,凸起的标准为手放在腹部时能够清晰的感受到腹部处于凸起状态,当处于凸起状态后再用嘴进行缓慢的呼气,使得腹部肌肉能够得到缓慢的放松,膈肌上抬,手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腹部下降;指引患者进行缩唇呼吸,具体来说就是让患者紧闭嘴只使用鼻子进行吸气,再让患者的嘴部呈现出吹口哨的状态减慢呼气的速度,将吸气和呼气的比例调整在1:2~1:3之间,气流保持在建立唇部15cm~20cm位置,和患者唇部齐平的蜡烛火焰可以达到倾斜状态但是又不至于熄灭的程度即可。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图片2.png

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图片3.png

3.讨论

如今我国正处于老年化比较严重的时期,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水肿的发病人数逐渐增多,使得该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这种疾病一旦发病就是不可逆的气流受限疾病,之所以会患上该疾病其原因是比较多的,究其主要原因为长时间吸烟、肺部感染、大气污染以及长时间处于吸收有害气体的环境导致吸入大量的有害气体,其发病机制分为以下几种,分别包括了呼吸管腔阻塞、支气管壁破坏以及白细胞对蛋白酶的释放等。在这些机制的影响下导致肺组织和肺泡毛细胞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肺部缺少充足的血供应。患病者主要以长期咳嗽咳痰、喘息急促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伴有头痛、食欲下降、体重下降以及情绪抑郁焦躁等症状,而如果呼吸问题严重且一直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将会诱发患者呼吸衰竭,甚至会给患者的生命带来威胁。

基于此对患者的呼吸共进行改善,做好呼吸预防措施,对以上的临床症状进行缓解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康复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采用氧疗、呼吸机锻炼以及心理上的适当引导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对以上治疗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改善。目前来看,发病机制还没有被完全确定,经过对过往经验的不断研究可以发现导致患者患有该病的主要和吸烟、感染以及气候相关。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水肿的患者发病时会伴有较多的并发症且患病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增加了患者治疗的难度,给患者的抵抗力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综合护理模式是被新研发的一种护理模式,特点是以病人为治疗中心,加强对病人的了解,针对病人特点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使得病人的身体健康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通过文章的具体研究可以了解到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法为综合护理干预法,该护理方法和对照组所使用的护理方法相比其有效率会更高,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更高,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4.结语

综合以上所述,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时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其治疗效果会得到提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达到稳定患者满意度的效果。因此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曾琳, 刘晋.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护理及康复治疗探讨[J].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4年1期, 361-361页, 2014.

[2] 陈卫东.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治疗体会[J]. 今日健康, 2015.

[3] 张艳玲.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康复护理措施[J].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