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结合心理矫正疗法治疗儿童多动症的效果研究
DOI: 10.12721/ccn.2023.157079, PDF, 下载: 201  浏览: 1858 
作者: 张瑶
作者单位: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关键词: 中医;心理矫正疗法;儿童多动症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医结合心理矫正疗法治疗儿童多动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20年7月到2021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多动症儿童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中医联合心理矫正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儿童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中医结合心理矫正疗法模式治疗儿童多动症,可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其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存在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及冲动,自控能力较差,以致影响学习[1-3]。临床中主要采取口服西药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多动症状,由于不良反应较多,使患儿依从性变差。因此,为探寻更好治疗方法,我院对儿童多动症实施中医联合心理进行疗效分析,具体方法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到2021年8月我院门诊治疗的68例多动症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男孩21例,女孩13例,年龄在6岁到12岁之间,平均年龄(7.23±2.15)岁,病程6到24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7.58±3.12)个月;研究组男孩28例,女孩6例,年龄在7到1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7.12±2.34)岁,病程时间在6到24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8.45±3.21)个月。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儿童多动症诊断标准;年龄6到12岁。监护人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者;自闭症及智力发育低下者;对中药过敏者。

1.2 方法

(1)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炙甘草、党参、白术、黄芪、当归、大枣、龙眼肉、茯神、酸枣仁、远志、益智仁、石菖蒲。结合心理护理方法,疏导患儿以及家长负面情绪,以积极配合治疗。

(2)研究组:口服中药结合心理疗法治疗(我控制治疗、沙盘游戏)。比如出一道简单题目让患儿解答,要求在回答之前完成以下四个动作:停、停止其他活动、保持安静以及看,最后才开口回答;还将运用于实际环境场景训练患儿控制冲动行为。训练中,动作命令来自患儿内心,一旦动作定形,患儿自控力可提升。在进行自我控制训练中应注意训练顺序,由简单到复杂,时间由短到长,自我命令由少到多。沙盘游戏,每周3次,每次50分钟。两组患儿均治疗3个月,观察效果。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有效+显效)/例数*100%,分数越高表示治疗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临床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达,计数资料采取卡方/(n%)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

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

image.png

3 讨论

儿童多动症是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属中医躁动、健忘、失聪范畴。中医治疗多动症以辩证论治为主,分肝肾阴虚、心脾两虚及痰热内扰三型。中医辩证治疗,可根据患儿个体差异随证加减,且安全无毒副作用[5-7]。本文主要采用中医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儿童多动症,通过心理治疗可提高患儿对自己行为的认知,进而对自己行为做出判断,减少冲动行为[10-12]。心理疗法配合药物治疗可提高患儿学习能力,减少多动症复发概率。

综上所述,将传统中医结合心理疗法治疗儿童多动症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儿童多动症状,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蔡婧晔,邹秋艳,孙丽娜,等. 盐酸托莫西汀联合心理-行为疗法在儿童多动症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3,30(12):86-89.

[2]韩俊林,阮一君,韩新容,等. 盐酸托莫西汀联合心理-行为矫正疗法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分析[J]. 北方药学,2023,20(04):182-184+187.

[3]蒋海涛,费辰宇,蔡瑞,等. 辨证论治儿童多动症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07):203-205.

[4]张晓. 浅谈黄龙颗粒配合心理-行为矫正疗法对儿童多动症的治疗作用分析[J]. 心理月刊,2020,15(09):95.

[5]王文中. 浅谈药物配合心理-行为矫正疗法对儿童多动症的治疗作用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1):221+224.

[6]黄钰. 中医结合心理矫正疗法治疗儿童多动症的效果观察[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0):1517-1520.

[7]冯璐,王琳琳. 中医疗法与心理疗法相结合治疗学前儿童多动症[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09):1766-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