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检测研究
摘要: 电能计量装置的正确接线对于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具有极高的重要性。错误接线不仅会导致电能损失,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给电力企业和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准确识别和纠正错误接线成为当前电力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首先论述了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配置,基于具体的配置方案,探讨了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检测步骤,旨在为相关检测人员提供实践参考。

引言:

电能计量装置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部分,对于保障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用户的合法权益尤为关键。然而电能计量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常因接线错误导致计量误差,包括相序接错、火线零线接反等问题屡见不鲜,导致电表计量数据不准确,影响电力用户和电力公司之间的利益结算。尤其在我国农村电网改造和城市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错误接线问题尤为突出,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因此,探究基于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检测技术愈加重要。

一、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配置

电能计量装置通常由电能表、电流互感器(CT)、电压互感器(VT)、失压计时仪和二次回路等组成。电能表作为核心部件,通常采用静止式电表,利用电子组件和集成电路来测量消耗的电能。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作用是扩大电能表的量程,电压互感器把高电压变换成低电压,电流互感器将大电流变换成小电流,转换为电表可以处理的水平,减少了仪表的制造规格,隔离高电压、大电流,保证了人员和仪表的安全。二次回路则连接这些设备,负责信号传输,其布线方式和绝缘等级是保证计量精度的基础。在电能计量装置的实际应用中,常见配置包括单相电能表和三相电能表。单相电能表通常用于居民用户和小型商业用户,三相电能表则广泛应用于工业用户和大型商业用户。考虑到我国电网日益普及,遂提出采用两套计量装置的构想,其中一套连接火线,另一套连接零线。火线接入的计量装置能够直接测量通过电路的实时电流,而零线接入的计量装置则主要监测电路的平衡状态。在正常情况下,两套电能表的计量结果应基本一致。然而在接线错误的情况下,由于电流和电压的不匹配,两套电能表的计量结果会出现明显差异。

二、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检测判断步骤

1.确定台区户变关系

台区户变关系正确性影响到台区考核户计量售电量,即会影响台区线损率。可通过三种方法来验证用户与变压器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是检测人员需首先获取电能计量系统中所有用户的详细信息,包括每个用户的地址、电能表编号、安装位置及用电类别。这些数据通常存储在电网公司营销管理系统中,并通过客户综合档案查询模块导出电子表格形式信息。之后,使用安装专用应用程序便携式终端设备(如PDA或智能手机)融合APP,前往现场,对照每户的电能表编号或通信地址,逐一核对实际安装情况。检测人员还可使用融合APP条扫描形码表计资产编码,快速识别和记录电能表编号,通过无线通信网络(4G/5G)实时上传至中央数据库,保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通过智能电能表的通信模块,远程读取电能表的最后通信时间和用电记录。集中器收集所有用户电能表的通信日志,检测人员在系统后台查看每个电能表的最新通信时间及其对应的集中器编号,对比通信时间和用户用电数据,在排除异常后,最终确认台区户变关系;二是现场通过LCT-CT806台区用户识别仪来验证对应关系,先把电压测试线的一端按线色分别接到主机面板端子对应,然后把测试线的另一端对应夹到变压器低压侧JP柜内三相四线出线Ua、Ub、Uc、Un上,按下启动键主机开始发送信号,检测人员到台区下户表处用副机测试线的两个表针插在要核实的电能表火、零线上,副机接收到信号就会识别出主机编号(如与主机编号一致就说明户变关系对应)和电能表所接线路的相别;三是基于宽带载波深化应用(HPLC通信模块配备过零检测电路识别采集数据中不属于该台区的电能表),在计量自动化系统档案维护模块中终端参数编辑区,启用/关闭户变识别功能,输入识别开始时间、允许执行时长,下发参数后,在HPLC应用模块台区户变关系识别,查询识别结果栏可显示属于本台区户表。

2.查验电表相位信息

检测人员在电能计量装置现场,使用VICTOR 4000钳形手持式相位表测试。一是对于三相三线相序判别。将旋转开关旋至“U1 I2”位置,用测试线将A相接入红色插孔,B相同时接入U1及U2的黑色插孔,C相接入U2的红色插孔。这时若测得的相位值为300゚则为正相序;若测得的相位值为60゚,则为负相序;二是对于三相四线相序判别。将旋转开关旋至“U1 I2”位置,用测试线将A相接入红色插孔,B相接入U2的红色插孔,零线同时接入U1及U2的黑色插孔。这时若测得的相位值为120゚则为正相序;若测得的相位值为240゚,则为负相序;三是“U1 I2”的相位测试。测量三相三线制接线时,将相位伏安表的转换开关旋至“U1 I2”位置 ,以Uab 线电压做为参考相量, 将I2区电流夹钳钳住Ia 线(* 花端必须靠电流线来电一侧), 将U1区红表笔插入Ua孔,黑表笔插入Ub孔(电压电流应同相),即可测得Uab与Ia的相位角。测量三相四线制接线时,将相位伏安表的转换开关旋至“U1 I2”位置,以Uan 相电压做为参考相量, 将I2区电流夹钳钳住Ia 线(* 花端必须靠电流线来电一侧), 将U1区红表笔插入Ua 孔,黑表笔插入Un孔(电压电流应同相),即可测得Uan与Ia的相位角。

3.错误接线判断流程

一是测电压,用于判定电压回路是否有断线和极性反接的情况。分别用万用表测量电能表端子2、5、8与地之间的相电压;及2、5、8之间的线电压,从而判断电压有无断相、PT极性是否反接,并且确定接地点。三相三线表具体如下:若U25 =U85=U82=100V ,则无断相,无PT反接;若U25或U85或U82=173V,则有PT极性反接;若U25或U85或U82 <100V, 则有断相;若无断相、无PT反接,电能表那个端子对地电压为0,那个为接地点,即B相;二是测电流,用于判定电流回路是否有断线、短接和极性反接的情况。用钳形表可依次测量电能表端子I1、I7、I1+I7;从而判断出电能表某相元件有无缺电流、电流反接;若I1=I7=I1+I7,则不缺电流、电流无反接;若I1或I7= 0,则有电流缺相;若I1+I7=1.73倍,则有电流极性反接。三是测相序,详情见“相序表的使用”;四测相位角,用于确定所测相量在相量图中的位置关系;五是绘制相量图,根据所测电流、电压、相序和相位角,绘制相量图:首先画出U1、U2、U3相量,它们的长度相等,相位互差120゚;其次分别以三个相电压为参考相量,根据三个相电压与其接入同一元件的相电流之间的测量角度,依次画出三个相电流;最后对照正确接线时的相量图,判断电流极性。

结论:

在电能计量装置的错误接线检测研究中,精确的技术方法可确保电力系统的准确计量和安全运行。通过采用高级仪器进行系统的电压、电流及相位角度测量,检测人员可以有效识别和纠正接线错误,通过实施细致的现场操作,包括电能表的双重配置和比对分析,进一步增强诊断的精确性,从而为电网管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随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能计量装置的检测与维护将持续优化,助力电力行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芮. 低压电能计量接线原理培训板 [J]. 电气开关, 2024, 62 (01): 81-83+87.

[2]何程, 杨红平, 朱贺, 李念, 牟攀, 张森, 常仕亮. 一起35 kV专线用户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的分析与研究 [J]. 电工技术, 2024, (02): 146-148.

[3]吴松. 影响电能表计量误差的主要原因分析 [J]. 科技与创新, 2023, (21): 87-89.

[4]牟攀, 古海林, 常仕亮, 唐洲, 谭涛. 一起电能计量异常事件的分析研究 [J]. 工业计量, 2023, 33 (04): 96-99.